沉睡五千年:却被考古队直播发掘 第二章 神秘山洞(1/2)
顺着柳飞云所指的方向,丁毅看向了那个洞口。
只见这个洞口虽然被灌木遮挡,但是洞口上方悬挂着一个很小的八卦镜,洞口的两边则有一副石刻对联。
上联书:当年拈花我不笑
下联书:今入玄门法自然
横批:万法因缘
“丁教授,这什么意思啊?怎么这深山老林里面还会有这样的石刻对联?”
张小凡显然看不懂洞口的对联,于是有些诧异的朝丁毅问道。
“哎呀,这可是大发现啊。哈哈!”
看到了对联之后的丁毅,没有回答张小凡的话,而是快走几步,直接来到了洞口旁边,仔细的打量起了这幅对联。
“咦,丁教授怎么了?师妹,你知道这对联是什么意思吗?我怎么感觉这个对联不是很对称哎。”
张小凡见丁毅没有搭理自己,又转头朝自己的小学妹问道。
他们两人同时临安市临安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不过柳飞云平日里就喜欢研究各种典籍,因此在考古专业的水平上,是要明显高过张小凡一筹的,所以张小凡才会转过来问她。
“这个对联的意思我大概知道一点点,但是也不太理解。”
柳飞云也来到了洞口前,端详起了这幅对联。
“还是我来告诉你吧,小凡,这副对联不是出自一般人之手啊。你看着刻字笔锋,似有明初一代刻工手法。”
仔细端详了对联之后的丁毅感叹了一句说道。
“不是出自一般人之手?”
张小凡和柳飞云同时诧异起来。
“嗯,飞云你的功底比小凡要深厚一些,应该知道上联的意思,你来说说上联吧。”
“好的,丁教授,上联其实讲了一个佛教的典故,相传当年佛祖成佛之后,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邀请佛祖释迦讲经说法,佛祖来到之后,面对台下弟子,却并未说法,而是拈起了一朵金婆罗花,闭口不言。”
“台下弟子皆不解其意,面面相觑,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理解了佛祖的深意,面带微笑。后来佛祖就告诉众人,只有迦叶尊者了解了自己的意思,所以把正法衣钵传承给他。但是丁教授,这是拈花一笑的故事,这对联上为什么叫做拈花不笑呢?”
解释完了上联的柳飞云立刻又朝丁毅教授发问道。
“你们知不知道元末明初的时候,我华夏大地出现了一位道教祖师?”
丁毅教授朝柳飞云笑着点了点头之后又发问道。
“道教祖师?道教祖师那么多?您说的是哪一位啊?而且这对联好像没看出来和道教有什么关联啊?”
张小凡还是不能理解丁毅的意思,又发问道。
“哎,真是朽木不可雕也,谁说这对联和道教没有关系了?我们做考古的,不仅仅要精通历史,还要对华夏的文化有一个深度的了解,明白了吗?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而法自然则是指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明白了吗?”
见张小凡确实有些孤陋寡闻,丁毅有些失望,但是紧接着还是和他讲解了一下下联的来历。
“丁教授,我想我知道你说的这个人是谁了!”
等丁毅讲解完了下联之后,柳飞云突然灵光一闪,似乎想到了写对联的人到底是什么人。
“哦?飞云,你说说看。”
“道教一代宗师,张三丰。因为传说当中元末明初确实有一个人就是先当和尚,后来转做了道士的,这个人就是张三丰。”
“嗯,不错,张三丰,又叫张君宝,道教武当派、三丰派开山祖师,是世上少见的得道真仙,明朝历代皇帝,对张三丰都推崇有加,比如鼎鼎大名的明成祖朱棣,就曾经敕封张三丰为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明英宗则赐封通微显化真人。”
“哦,要是这样的话,这幅对联就好理解了,拈花不笑就是虽然进了佛教但是并没有证道,后来法自然就是进入道教之后证道了,是这个意思吗?丁教授。”
“嗯,正是,不错啊,飞云,你还算有悟性。”
丁毅笑了笑,看着柳飞云点了点头。
“不对啊,丁教授,张三丰不是在武当山吗?怎么会跑到这个地方来写对联呢?”
张小凡听了丁毅和柳飞云的谈论之后,大概知道了这副对联的意思,但是他一听到武当派就想到了武当山,顿时发出了疑问。
“这个就要讲到张三丰真人的历史了,张三丰真人得道之后,喜欢四处云游,而且又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他大部分的时候都不在武当山,之所以武当派能如此知名,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当年明成祖朱棣从他父亲口中得知了张三丰这个得道真人之后,便十分推崇,几次三番派使者寻访,但是没有一次能够遇到的,因此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才在武当山大修宫殿,以期待能感动张三丰,得见一面。这下你明白为什么我说张三丰来到这里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