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马俑堆沉睡千年,醒来被直播了 第18章:王羲之给写的门匾!(求一..(1/2)
此时。
有个网友也开始在评论区里说道:
“这个杨宇是我爷爷!那一张照片我还见过!”
“当时他一直说,要帮一个救过他命的小道士找爷爷。”
“但是一直没找到,他还很愧疚呢!”
“再后来我爷爷就把照片给了博物馆,说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人,但之后就没有下文了。”
现在大家再也没有办法质疑,韩亦到底是不是骗子了!
所有的一切迹象都表示,韩亦说的是真的!
他真的活了上千年!
有个工作人员看了直播间的评论区之后,对潜风道长说道:
“道长,这里有个网友说,杨宇就是他爷爷。”
“杨英雄他一直在帮你找人,但是没找到,他心里也很愧疚呢。”
潜风道长一直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他忙问:“那这位杨战士,他现在怎么样了?”
工作人员又看了看评论区,摇摇头说:
“这位网友说他爷爷已经去世好多年了。”
潜风道长唉叹一声:
“英雄一路走好吧。”
韩亦道:“好了,不说这个了,我当时走南闯北的,他找不到我也是情有可原。”
一行人继续往里走。
潜风道长一直在前边带路。
他跑到了一间古香古色的房屋前,说:
“到了,这里就是爷爷的书房了!”
这一间书房算是整个院落里最大的一间房。
这里的房屋,每一间差不多都在四十平米到五十平米之间。
但是这一间书房有一百三十平米左右,占据了整个后院里最大的一块空地。
在这一间房屋的门匾上。
写着四个大字:天禄遗风。
那四个字笔劲雄厚,刚柔并济,看起来甚至有些狂野。
还没有进到屋子里。
大家就被这门匾上的字给吸引住了。
凡是对古代文物有点研究的人,都能够看得出这四个字不简单。
这样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的字体,一定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得出来的!
摄影小哥把镜头转移到了门匾上,也让网友们看个清楚。
“这个字体好狂野啊!”
“这是爷爷自己写的字吗?看起来很不错呀。”
“我怎么觉得这个字体有点熟悉呢?”
“我也觉得,我是做汉字研究和考古的,真的觉得这个字有点熟悉。”
“好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个字体。”
“对对对,就是那个!”
韩亦正准备进门。
张德便拉住他:
“爷爷,这‘天禄遗风’四个字是您自己写的吗?”
韩亦也跟着抬头看了看门匾。
说:“不是我写的,是一个朋友给我写的。”
弹幕上:
“爷爷的朋友可真多!”
“我要是能活上千年,我的朋友也多!”
“如果爷爷说他的朋友是王羲之,我特么直播吃屎!”
“应该不太可能是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爷爷不是说这里的房子是清朝的时候建的吗?”
“那也有可能是n年前王羲之写给他的,他就一直保留到现在了。”
张德当即问出了大众所期待的问题:
“爷爷,那您这个朋友是谁呀?”
韩亦低头想了想,才说:
“叫王逸少,我记得很清楚,他是琅琊临沂人,他还带我去他的家乡玩过呢。”
弹幕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我就说不是王羲之嘛,爷爷哪有那么牛逼!”
“前面说吃屎的那一位不用吃了。”
“咳咳,还是要吃的,因为王逸少就是王羲之。”
“啥,王逸少就是王羲之?”
“对,王羲之,字逸少。他的名叫羲之,逸少是他的字。”
张德也是惊讶到了极点,又追问:
“爷爷,您说的这个王逸少,他是不是王羲之?”
韩亦点头:“对呀,就是王羲之啊,逸少是他的字。”
“我们一般都叫他逸少呢,你们也知道他?那小子写字可有自己的风格了。”
张德:“知道呀!太知道了!谁不知道王羲之啊!”
韩亦:“也是,那时应该是东晋的时候,他在那时就挺出名了。”
孙进方:“爷爷,您是说这门匾上的四个字是王羲之写的?”
韩亦的表情云淡风轻。
和周围这些惊讶得瞠目结舌的专家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淡淡地说道:“就是他写的呀,那小子可狂了,写字也很狂。”
张德:“爷爷,东晋时期的字,您居然能留了这么多年?”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