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直播求助!我被困老公炼丹炉里了 > 第三十三章 我们文始道,是正道(..

直播求助!我被困老公炼丹炉里了 第三十三章 我们文始道,是正道(..(1/2)

丹炉山上有一险峰。

走过那狭长恐怖的玻璃桥后便来到了此处。

但玻璃桥的终点不在山巅,而是在半山腰的悬崖之上。

来到这座险峰之后,沿着盘山路向上爬,再过一座铁索吊桥。

这才是真正的险峰之巅。

来到这里,山景的画风忽然就变了。

那铁索吊桥之外,是商业感颇为强烈的景区,到处都是游客拍照参观。

这之内,则像是脱离了世俗,宛如那桃花源般,令人沉醉。

此处。

在外看似险峰。

身在其中,却觉得比想象中的宽阔得多。

和外头的景区截然不同。

险峰之上小径都没那么明显,俨然一片未经开发原始森林的模样。

满山高大常绿乔木,具有天地鬼斧神工之美誉的喀斯特地貌,到处都是水源,延绵不绝。

若是有心人细细留意,那山间溪水旁,甚至能看到仙鹤栖居于此。

不过此处已经到了丹炉峰极少有人来打扰之处,所以才能保持如此俊秀青翠的模样。

小道士自从上山学道之后,最爱的便是在山间走动。

没事来溪水边上看着鱼儿游荡,在森林里深呼吸,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

其实对于他们修道之人的心境稳固非常有利。

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的寺庙道观基本都会建在深山之中,远离世俗,尘念才会减少。

不过今天。

小道士显然没有了继续看风景的心思,一路上又是呼喊又是奔跑,惊起了不少鸟兽。

一路飞奔到了一座断崖边上。

小道士这才停下来大口呼气。

“掌教!出大事了!”

断崖边,宁思真人正独对棋盘,仔细揣摩着这残局的解法。

对于他这种修道到了一定境界的人,已经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而看这残局倒是一种磨练心境的好办法。

可今日,自己那小徒弟竟如此大声呼喊,惊扰了自己的思绪。

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遍的棋局几乎是在瞬间便奔溃了。

一时间,宁思真人的眉头狠狠拧了起来。

“如此毛躁,成何体统!”

这丹炉山上的道观,名为文始观。

而他师徒二人正是在这文始观之中修行,自称为“文始道”。

文始道又有很多别名,例如隐仙派、犹龙派、楼观派、内丹派等。在界内名字众多。

不过他们文始派却是丹道界公认的大道。

其实这一点从他们自称为“文始道”而非“文始派”就足以可见。

这就是真传与外行的区别。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古人对于命名一事可是非常讲究的。

就连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就重点讲到了道和名的重要性。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历朝历代以来,任何一个道门的命名,都要带一个“道”字为自己证明。

以示自己是正宗、是真道、正道、嫡传。

例如天师道、太平道、全真道等等。

都是以一个“道”字,正道嫡传来自居的。

带了一个“道”字。

即我是真道、正道、大宗、嫡传黄老道。

我是根、我是本。

你们都是分支、别派、小宗、旁门。

你们是枝、你们是叶。

所以都是自称为“道”,而称呼其他派别为“派”,即便称对方为“道”,也不称呼对方的正名,而称呼他的俗名,以示蔑视。

历史记载,文始道源于老子。

练外丹修内丹。

但因秉承祖师教义,无门无派,故而所知人甚少!

故名“隐仙”,密、隐,而不知也。

但是就算如此,宁思真人还是格外看重所谓正门正道。

时刻都给徒弟灌输着本源的知识,恪守训诫。

见自家徒弟大呼小叫着跑来,半点以往自己教导的清静都无。

这丹炉山才开放了几年啊,这小徒弟从下山去搞宣传之后,心性真的是越来越不静了。

一时之间,宁思真人也是有点无奈。

开始怀疑起自己这过去的十数年来,是不是教了个榆木脑袋出来。

“詹言,你要知道。我们文始道,是正道,传自老子门下。虽然知者甚少,但我们也要以祖训傍身。”

“文始道的道义是什么?”

宁思真人淡定道。

他是铁了心要把自己这个小徒弟给纠正回来。

“贵本重神,澹然无为,清静自守,渡任虚无,遂物因应!”

詹言小道士非常熟练地把自家训诫背了下来。

从他自幼进入道观的第一天起,师父就教他背这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