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每天签到一千亿,被老婆曝光了 > 第12章 随侯珠(求收藏!求鲜花!..

每天签到一千亿,被老婆曝光了 第12章 随侯珠(求收藏!求鲜花!..(1/2)

“随侯珠。”

朱一钟声音非常平和。

“那是啥?”

主持人似乎没听说过。

王伟突然凑上前来。

“随侯珠?!”

“朱老,您刚才是说这石头是传说中的随侯珠吗?!”

“根据相关文献推测,可能是。”

“难以置信!真是难以置信!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见到随侯珠,值了!”

王伟脸上露出极度兴奋的表情。

主持人把注意力转移到他身上。

“王老师,能说说关于这随……随侯珠的事情吗?”

“关于随侯珠,确实有一段小故事。”

——

“王老师又要讲小故事啦!”

“小板凳已经准备好,围观围观!”

“吃瓜咯!”

“啤酒饮料矿泉水,瓜子花生八宝粥有要的吗?”

“来,脚让一下!”

“随侯珠?我看过她的小说欸!”

……

“春秋时,隋侯出去游玩。

在一座小山丘看见一条大蛇被砍成两半,然而却没有死。

隋候见了,他当时就怀疑这条蛇是神灵,于是就派人用药把它接上并包扎好。

果不其然,那蛇很快就好了。”

王伟顿了顿。

“插句题外话,蛇被砍断的地方,后来被人们称为‘断蛇丘’。”

故事继续……

“蛇被随侯救治后,过了一年多,那蛇便衔着一颗明珠来报答。

据传说,明珠的直径超过一寸,夜里发光,就象月亮的照射,甚至可以用来作室内明灯。

因此,人们把它称为‘隋侯珠’,也叫做‘灵蛇珠’,又叫做‘明月珠’。”

“好有灵性的小故事,不过……”

主持人想了想,“我怎么觉得这随侯珠,好像跟春秋战国同时期的和氏璧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没错!随侯珠与和氏璧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两大宝物!”

“《淮南子》中说:‘随侯之珠,卞和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说完,王伟把故事补充完整:

“后来,和氏璧和随侯珠都落到了秦始皇的手上。

随着秦朝的土崩瓦解,和氏璧和随侯珠也逐渐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虽然有人说和氏璧被改造成为了传国玉玺,也有人说,和氏璧和传国玉玺是两种宝物。

但是不管怎样,和氏璧,传国玉玺,随侯珠这些名流千古的宝贝,早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怎么也没想到,今天竟然在方先生家看到了随侯珠。

我觉得有点像是在做梦……”

“那么,这个真的是传说中的随侯珠吗?”

主持人转向方青。

“我们来问下当事人吧。”

方青默然点了点头。

主持人又问:“您是从哪里得到这宝物的呢?”

“我说是我签到送的,你信吗?”方青并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

而是淡然道:

“朋友送的。”

——

“有点扯了啊,随侯珠都出来了,等会是不是还要拿出和氏璧?”

“先别急着怀疑,大家还记得刚才那条小白蛇吗?”

“对哦,朱老说随侯珠还叫‘灵蛇珠’……”

“懂了懂了!难怪男嘉宾那条玉米蛇喜欢藏在抽屉里,我猜它应该是在吸收灵蛇珠的灵气。”

“所以也就能解释得通,那条白蛇为什么能够发光,它应该是吸收了随侯珠的灵气。”

“怎么越说越玄乎!我不信!”

“这个节目是真牛掰,到现在为止,我都不能猜出它到底是演员演的,还是真实的……”

渔轮的焦点开始有些涣散。

主持人马上把话题拉回来。

“那么……请问王老师,如何估算这随侯珠的价值呢?”

王伟顿时面露难色。

鉴宝专家朱一钟适时而出。

“虽说随侯珠极其珍贵,但历史中关于随侯珠比较具体点的记载,实在少之又少……”

“古代张衡《西京赋》有辞曰:‘流悬黎之夜光,缀随珠以为烛。’”

“李白也曾有诗称赞:‘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以上,只能笼统的理解随侯珠的价值,想要具体点了解其价值,还是要说回和氏璧……”

朱一钟是个比较有内涵的人。

“刚才王老师也说了,随侯珠与和氏璧并称春秋二宝,‘随珠和璧’,以及‘随和’等词,都是由此演化。”

“和氏璧大家都很了解,但为了表现随侯珠的价值,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和氏璧作为类比。”

“和氏璧是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