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同人 > 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 第二十七章 发行“古票”

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第二十七章 发行“古票”(1/2)

一分钱也能难倒英雄汉。

尽管有系统,可以也无法平白无故获取那么多的白银黄金呀。

自己老丈人乔公,虽然是江东数一数二的大富商。

但随着周瑜的狠心盘剥、敲骨吸髓。

老丈人已经从江东前二首富,排名掉到一千多位去了。

周瑜实在不好意思再吃软饭。

虽然自己凭着这张千古仅有的容貌,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软饭硬吃。

在万般无奈中,周瑜甚至想要发行银票。

毕竟这玩意就是一张纸,自己随便从系统中学一点防伪技术就可以了。

但是比较悲催的是,发行银票的前提是老百姓愿意相信你有实力。

可是我不发行银票,我怎么增强实力。

所以就成了死结。

或许挨一挨,过一个月就是秋收。

自己的一万亩杂交水稻要收割,到时候能解燃眉之急。

正在皱眉思考中,大乔从身后走来,把头靠在周瑜肩膀上。

说:“官人,是为了开运河的费用发愁吗?”

果然是心有灵犀。

周瑜便把自己的困境和大乔说了。

同时又把自己要发行银票的想法也拿出来讨论一下。

大乔扑哧一笑:

“周郎,我以为我爹已经是天底下最精明的商人了。没想到你更厉害,想要干这种无本的买卖。”

周瑜只好哂笑。

大乔突发奇想:“也许不是不行。但是方案还要改一改。”

大乔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首先向全天下昭告,自己将举国债。以江东的赋税田地作抵押。向所有人借贷。

利息为每天为千分之一。

每月为千分之四十。

每年为千分之五百。

未到期要取则只能取回本金。

每借出一份发一张凭证,凭证由周瑜做防伪标志。

十两银子起借。

周瑜想,这个法子挺好。

东汉并没有钱庄,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家,资产都是转化成房产、田产、牛羊、古董之类的保值品。

从没有人想过还能存钱涨利息。

大乔不愧是乔公带着做生意的好材料。

但是为了扩大影响力,周瑜直接下令利息提高十倍。并且改为:

“每天为百分之一。

每月为百分之四十。

每两个月为百分之十八。

每三个月为百分之一百二。

每十两银子为一股。

并且只收利息,本金继续存的话,利息提高一倍。”

告示已贴出去,举国沸腾。

大家首先讨论的竟然是“周瑜不会算数”。

这周瑜是不是傻,每月的为百分之二十,两个月居然变少了。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不会算数吗?

周瑜暗暗发笑,古人心眼太实诚了,自己这一招可是跟《经济学人》期刊学的。

做生意要学会差别定价。

比如经济学人自己的年刊定价:

“电子版800元。

纸质版1200元。

电子版加上纸质版1201元。”

这样的定价策略,并不是算错了成本。

而是为了让大众嘲弄自己的同时,宣传自己。

并且引诱大家去订合刊版本。

让别人买了你的东西以后还觉得自己赚了。(老马花藤了。)

果然,周瑜的告示发出去后,引发的天下文人的嘲弄:

“我就说周瑜那个小白脸,是绣花枕头。脑袋不灵光。”

“本来借钱就是骗人的买卖。这个骗子自己还是个傻子。”

“这事绝对办不成。办成了我把脑袋拧下来送到周府当夜壶。”

……

就在天下文人和老百姓的嘲弄中,周瑜免费在整个九州做了一次口口相传的大广告。

陆续开始有人来存钱了。

开始的是陆家的公子哥,只是图个乐。

但是当陆家公子第二天从连本带利提出一万零一百两时。

观众们开始松动了,眼红了,想点子了。

大家陆续开始存钱。

最重要的是当存钱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大家竟然都离奇地愿意选择存一个月、三个月。

几乎没人愿意存一天。

而且为了双倍利息,百姓们都不愿意取回本金。

周瑜劝他们拿回本金,他们也不愿意。

后来来存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周瑜甚至不得不每天定量发售债券。

老百姓可是抢破了头也一定要买上周瑜的债券,买到就是赚到啊。

竟然有百姓,卷着铺盖卷,从半夜就在周府门口睡着等排队买。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