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强逆子 033 什么叫世界第一的生产力(7/8)(1/2)
经过李锦年的一番劝说,终于在场的三个人,都接受了一个新的理念,餐桌上不分君臣。
应该一起落座吃饭。
李渊起初是不太同意的,他还想维护自己当皇帝的最后尊严。
虽然这个皇帝当不了几天了。
但是架不住李锦年的威胁,他要是不同意,就把菜全给他撤走,还不许他吃火锅。
李渊只能无奈同意。
他想尝尝火锅是什么味道。
“今天给你们看些你们没见过的东西。”李锦年说道。
之前时间短,还有好多先进的工具,都没来得及给李二他们展示。
现在趁着饭后,带他们去看看。
看看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
“莫诳我!朝廷里那么多拿饷银工匠,都没能改进个筒车,把灌溉效率提高一下。”
李渊摇摇头道。
你说李锦年能做到其他事,他信,但是改良农具,他一万个不信。
因为这靠的就不是天赋了,而是耐心,加上时间的积累,加上田间耕耘的经验,才可能将农具改良,提升效率。
天赋李锦年肯定有,但耐心这东西他肯定没有。
之前封他做皇太孙,他不乐意,因为不想等那么久。
你说他耐心能好到哪儿去?
光一个筒车,从春秋时代发明出来以后,一直到现在一千年了,都没什么改动。
不是不想,实是不能。
李渊摇摇头,这件事他还真不看好李锦年。
“要是你能能行,我就给你表演个口吞铁锹。”李渊在心里嘀咕道。
他这话当然没有说出口,万一被打脸了呢,太不保险了。
李锦年领着三人来到桃源村的田边,此时地里有许多农民正在劳作。
他们看到李锦年过来,热情的打着招呼:“大人,您来啦!”
“大人。今年庄稼的长势非常好,又是一年丰收年啊。”
“今年土豆亩产应该能冲击下八千斤的记录!”
“我觉得我们种的红薯也可以!亩产五千斤没跑。”
村民的对话传到李渊耳中,听得他直咂舌,这些说的是真的吗?
土豆和红薯的亩产量,竟然这么恐怖?!
虽然他没见过这两种农作物。
在他的印象里,大唐一般的农作物亩产量才二三百斤。
这块儿田是被农耕之神施了魔法吗?
他下意识觉得李锦年在吹牛,是找来托演给他看的。
他就是这个毛病,一旦遇到超出自己认知的事情,就觉得别人是在吹牛。
屡次被打脸,屡次不改。
“皇爷爷,看那里,那叫高转筒车,筒车的改良版,能够将水的高度提的很高,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李锦年笑吟吟道。
李渊瞪大双眼,还真有改良的农具!
改良的还是从春秋出现以来,就没能被改动的筒车!!
李渊面色尴尬,他之前是不太信李锦年这里真有改良农具。
这究竟是个什么怪胎啊!
让不让别人活?
“早知道和皇爷爷您打个赌了,谁输了谁吃一把铁锹。”李锦年说道。
李渊面色尴尬,低头不语。
封建时代,农业生产高于一切,大唐就极其重视耕耘,所以才有禁止屠杀耕牛的禁令。
桃源村的这个高转筒车,实在是深得李渊的心。
他甚至想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多些这样的改良农具,大唐的平均生产力一定大幅度提高。
看这桃源村,一个人能同时管好几垄田地,效率贼高,别处的农民几个绑一块儿,都赶不上这里。
什么叫来自后世的技术,什么叫世界第一的生产力!
李渊还巴巴的等着李锦年继续披露农具,结果他介绍完高转筒车后,就站那里不动了,丝毫没有继续的意思。
快要把李渊给气死了。
明知道他关注生产,却不说关键的地方。
真是啥事都干就是不干人事啊。
“大人!和您的朋友站的太累了,今天又是高温天,来吃块儿西瓜!”
一位村民拿来一个切好的西瓜,递给李锦年,李锦年道谢接过,然后分给众人。
西瓜这东西李世民,长孙无忌和秦琼都吃过,在桃源村。
只有李渊不知道西瓜是何物。
“西瓜?又是什么东西?”李渊叨咕道。
他有样学样,按照李锦年的姿势很快就吃完了一块儿西瓜。
“呼……好爽!”李渊第一次吃西瓜,就被这样清甜解渴的水果征服。
甚至还想再来一块儿。
“大人……我有句话,不晓得当讲不当讲。”献瓜的村民吞吞吐吐道,然后眼神闪烁着看向李世民。
“有什么不当讲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