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要娶公主 第一章 千金酿(1/2)
大唐。
贞观二年,二月中旬。
长安城,太极宫,两仪殿内。
大殿深处,忙碌了一天的大唐皇帝看着窗外深沉的夜色,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哈欠。
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在他眼中一闪而过。
他太忙了。
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世家与平民,大唐与诸夷……
身为九五之尊的他,必须要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务中寻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平衡点。既要让帝国维持一个整体,又要让其稳步向前。
因此,仅仅只是一年的皇帝生涯,便让这位正值壮年,曾经在战场上睥睨纵横的天策上将,生出了不少白发。
精力也是大不如前。
“呵呵,如果是一年之前,朕可以一直批到明天天亮的。”
刚过而立之年的皇帝低下头,看了看桌子上的奏章,无奈地摇了摇头。
站在皇帝身边的宦官则是适时的为皇帝递上了一杯热水:
“陛下,先歇歇吧。”
“奏章还有的是,批不完的。身子要紧啊。”
太监可不会去管天下间的这些俗事。
他只知道,自己一切的权势都来自于皇帝。
因此,他必须要保证皇帝的身体不出现任何意外才行。
“杨妃娘娘弄了一些鲜花饼来,如今正与皇后娘娘一同享用。陛下何不移步甘露殿?”
太监贴心的提议道。
皇后与杨妃,是后宫中最尊贵的两位女子。
稳住她们,等于稳住了整个后宫。
这可是一件难得的好事。
而李世民则是显得有些犹豫。
与心爱女子一同分享美食,自然是一件人生趣事。
但如果是和两个心爱女子共同分享的话……唔,算了算了。
那种如同修罗地狱一般的场景,这位大唐皇帝可不想经历第二次。
不过,他对那所谓的鲜花饼倒是蛮好奇的。
“算了,她们两个女人的事,就让她们自己去聊吧。”
“朕就不在旁边瞎掺和了。”
“不过那个鲜花饼是什么怪玩意?从哪里弄来的?”
按理来说,身为大唐皇帝的他,什么千奇百怪的玩意都应该见过才对。
可是还从未听说过“鲜花饼”这种奇怪的东西。
听名字,好像是一种小吃?
“是汉王殿下送来的。”
“听说是外面的一种小食,已经风靡长安城。但宫中还没有,特地给杨妃娘娘带来尝鲜的。”
作为太监头子,宫中一切事物都不可能瞒得过这位大太监的耳目。
也就是所谓的“内相”。
李世民则是有些疑惑:
“风靡长安?”
“朕如何不知?”
“陛下,您已经一年没有出宫了。”
太监的回应,让李世民瞬间沉默。
是了,自从当上这皇帝之后,他就再没有出过这皇宫了。
都说皇帝享有四海,可是这深宫大院却又像是一座坚固无比的监牢,将他这个九五之尊深深困在这里,一困便是一辈子。
不过,李世民转念又一想,自嘲的笑了笑:
“朕是天子,朕若想走,又有谁能拦得住朕?”
三十岁的李世民,不管再怎么假装成熟,但总归还是有一些少年心性。
也可以说,是帝王意气。
“摆驾,出宫!”
“今天,朕倒要尝尝这风靡整座长安城的鲜花饼。究竟是怎么一个好吃法!”
“要是不好吃的话,朕砸了他的店!”
……
有唐一朝,对坊市的管理制度都十分的严格。
坊是坊,市是市。居民区只能住人,商业区只能做买卖。
而且,除此之外,唐朝还有十分严格的宵禁制度。
从晚上七点开始,到第二天早上五点结束。除生子,寻医,丧事,或者是因公办差之外,绝对不能在大街上行走。
不过,很显然的,李世民是个例外。
身为皇帝的他,可从来不在这律法的管束之中。
“陛下,这个店家可是个能人。”
“他从一年前接手了这座濒临倒闭的酒楼,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让它变得红火了起来。”
冷清的大街上,提着一盏灯笼的大太监跟在李世民的身后,为他讲述着这位店家的“神奇事迹”。
“我听说他好像是拜一位高人为师,学会了好多种烹饪手法。他做的那些小吃不仅色香味俱全,其外形更是连见都没见过,连宿国公都连连叫好。”
太监说到这里,下意识地停顿了一下,稍稍抬起眼,看了看李世民的反应。
而不出他预料的是,当李世民听到“宿国公”这三个字之后,亦是展颜一笑: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