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梦中醒来,我成了刘协 第二十六章未央宫门前斩张鲁 鲜血..(1/2)
第二十六章未央宫门前斩张鲁鲜血溅宫廷世人惊【求收藏,求花花,求一切】
“杀!”
这冰冷的单字深深的刺痛在张鲁的心里。
张鲁确实世代食汉禄,受皇恩。
相传这张鲁还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十世孙,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擅自称王啊。
对于刘协来说,这种反叛大汉的人,杀无赦。
无论他是否有悔过之心,
无论他是否有开国先祖,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一个自封汉中王的宵小之辈。
张鲁的小腿肚疯狂的抽搐起来,裤裆也被些许的不明液体所浸湿,他跪下的地板上甚至倒影出了大臣们的影子。
“叛贼张鲁!安敢自称汉中王?”
“先帝高祖早有遗旨,异性不得称王!”
“这等反贼,吾欲除之而后快!”
“陈大人说的对!张鲁你个狗贼!先帝待你张家不薄,安敢在我朝危机之时擅自称王!”
“张鲁!你有何面目下去见我大汉二十八先帝?”
“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
面对未央宫上众大臣的责骂,张鲁内心无比悔恨,如果不是因为一时的冲动,他也不敢在长安危机之际称王称霸。
当日也是听信了左右的谗言,说什么李傕郭汜二人率领十万西凉精兵突袭长安,星夜可下长安城,刘协所代表的
汉室朝廷将不复存在,张鲁这才有了对王位的觊觎之心。
令张鲁不曾想到的是,这少年天子竟然诛杀了李傕郭汜,又平叛了西凉之乱,转过头来竟然就攻破了南郑。
如此胆魄的天子,张鲁从未见过,历史中更未出现过。
就连大汉武帝刘彻也是在二十一岁,窦太后去世后才有如此魄力平藩王、逐匈奴。
眼前的天子,更比刘彻强?
张鲁不置可否,似乎他已经没有时间去见证这一刻了。
不,不是似乎,是确定、
张鲁的双腿持续打颤,眼角的泪水像断了链的佛珠滴答滴答落在了地板上。
门外披挂着红衣红甲的御林军接到刘协的号令后,迅速携带着兵器走进了未央宫中。
冰冷的未央宫上没有丝毫的人情味可言,站立的大臣有很多都曾经受过张鲁的钱财。
尤其是董卓之乱时,他们手中的钱财被董卓的西凉军瓜分殆尽,他们也曾靠过张鲁的贿赂来养家糊口。
但是面对天威浩荡,他们不敢有任何的不尊之心,他们心中明白,此时的刘协早已不是往日的刘协,此时的大汉也早已不是桓、灵二帝时期的大汉。
彼时,大汉江山将倾,此时,大汉璀璨将复。
这一天他们也曾期盼过,但他们心中的信心都被董卓的淫威和天下众诸侯的不臣之心所浇灭。
他们也曾绝望,但此时此刻,希望终究代替了希望。
大汉还是那个大汉,
还是那个令异族人胆寒的大汉,
还是那个国泰民安,天下无纷扰的大汉,
他们无法知道的是,那个时候的大汉是天下最强的王朝,
他们更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少年天子,将重复大汉曾经的辉煌。
汉,
何为汉?
《尚书》云:“江汉朝宗于海”“冢导漾,东流于汉,又东,为沧浪之水”。
《诗经·大雅·江汉》云,“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洗洗”。
《诗经·小雅·大东》又云,“维天有汉,鉴亦有光”。
高祖起于沛县,经于汉水,发于南郑,垓下一战定乾坤开国为汉。
“陛下,绕了罪臣吧!”
“陛下,求陛下了!”
……
张鲁带着他的求救声被两个红衣红甲的御林军拖出了大殿之外。
任尔求的声嘶力竭,叛贼终究是叛贼,终究要为自己的反叛付出代价。
“咔嚓!”
手持尚方宝剑的御林军大将刘治亲斩张鲁于未央宫门口。
鲜血飞溅到了未央宫宫门之上。
刘治的这一斩,是在替刘协告诉天下:“凡不臣我大汉者,力斩不赦!”
未央宫门口斩人,这也是大汉开国四百年来未曾有过的事情,刘协这是在拿张鲁的鲜血来警示天下人。
大将刘治将滚动了三四尺的罪人之头一把抓了起来,拎到了大殿之中,俯身跪拜刘协,铿锵有力道:“禀陛下,
张鲁已斩,此为张鲁之头!”
众臣哑然。
刘协端坐于龙椅之上,黑色的龙袍披挂在自己的身上,那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好!”
“刘治!将张鲁的尸体挂于长安城门之上!”
“朕,要让世人明白,这就是不臣我大汉之人!”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