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开局长乐流落荒岛 > 第十章 高谈阔论,科举需改(求收藏)

大唐:开局长乐流落荒岛 第十章 高谈阔论,科举需改(求收藏)(1/2)

荒岛之上。

四人各自忙碌,竟也无半点违和!

在萧晓眼中。

三人不过小妹妹一般的存在罢了。

至于她们口中奇奇怪怪的言语,萧晓也早已接受。

社会上那些有各自圈子的人,哪个不是痴迷无比?

例如汉服圈子,恨不得睡觉都穿着。

这样看来,似乎几人的奇言怪语,也是能接受的嘛!

而在三人眼中,萧晓更是奇怪。

虽然所知者甚多,那些大大小小,大唐有的,没有的物件和知识,都已然惊为天人。

可是她们总会觉得哪里有些不正常。

不过也就仅限于疑惑罢了。

连一朝公主、三品骁骑将军都不放在眼中!

还动辄便是冷眼相向,指挥干活的人...

这天下间,还真就找不出第二个了!

利用石板做菜的萧晓早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不出多久,便有热腾腾的饭菜上桌,令人垂涎欲滴。

四人围坐。

不用多想,萧晓便知道三人会问什么无聊问题了。

李丽质无非就是问些关于治国安家、锦绣文章之事。

李霜月则是询问关于三军将帅、外戚蛮夷之事。

两人看起来倒也真像是一文一武的搭配

至于小辣椒,吃饭时多是安静听着。

然而萧晓只当是玩笑话,多以所学历史知识和自身看法阐述。

往往听的两人神采飞扬,意犹未尽。

萧晓所不知道的一件事。

便是大唐有才子佳人无数。

自大唐承袭前朝科举一制,对其重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时间大唐上下,寒士名流便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而这些缓慢渗透大唐体制,成为中流砥柱的朝政要员们,好像诸子百家,争相齐鸣。

好事者有书武将风评榜者,自然便有文士风评榜!

而囊括四海的文士风评榜,居首一位,便在萧晓面前。

李丽质曾在十岁时以一首“文海赋”遍传四海,声名鹊起!

文武两榜首,皆在面前。

而李丽质又尤以细节处理最为,查漏补缺的功夫于大唐堪称无敌!

有律法严明,后宫不得干政。

然而,李丽质便是例外。

生来便是八面玲珑心的李丽质,天生通晓律法,处理许多政务,得心应手!

今日,便有李丽质率先开口:

“兄长以为,当下科举一制可算良策?”

看似询问,实则炫耀!

大唐承袭前隋科举,这便是做的最得人心之事!

李丽质说此话,不过是显摆显摆罢了。

否则,先前自她口中所言的大唐政务。

在萧晓口中皆是针砭无数,她自然有些不服气!

萧晓剔了剔牙,漫不经心的道:

“科举?不就是高考这玩意儿吗?”

李丽质秀眉微蹙。

却听萧晓继续道:

“这玩意儿好自然是好,没得说,不过嘛...”

“你知道考试背后的代价吗?”

李丽质一脸疑惑。

科举制度,难道不是鲤鱼跃龙门的好事吗?

生来便是帝王之家的她,多是以典籍知晓民间事,至于什么感同身受,是半毛钱关系没有。

萧晓继续说道:

“科举制度,的确给了贫穷百姓机会,但是却也造就了一副畸形思想!”

“那些寒门子弟,欲通过科举制度跃龙门者,何其多?”

“然而真正做到的,却百不存一!”

“而且,这还不算!”

“科举之风盛行,渔轮遍及四海。”

“就比如说大唐时期,举国上下,重农抑商,士子极多。”

“然后呢?”

“便是造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畸形!”

“读书应当存浩然正气,先修身,再立命!”

“而不是所谓的以象牙塔为目标,只为官场攀爬为目标!”

“一国之内,若要民富国强,可不是读书人一人的事!”

“就说那唐朝,没有边关数十万大军镇守,中原哪来的太平盛世?”

“没有西去、东流之路,哪来的大唐繁华?!”

“所以啊,不管是什么时候,皆是有两面性的。”

“科举制度,得改!”

萧晓滔滔不绝,神色淡然。

落在两人二中,犹如雷鸣!

三言两语的话,轻飘飘就阐述关系。

其实李丽质也早早发现科举制度只不过雏形已有,可是却无神韵。

科举制度让那些本就迂腐得好像榆木的脑袋们更是死板。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