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最强老夫子 > 第七十二章 提高国民素质(4/15更..

大明最强老夫子 第七十二章 提高国民素质(4/15更..(1/2)

虽然吕家人丁兴旺,可是要抗衡整个朝廷中的乱党,那无疑还是人手不足。

人不够怎么办?

那自然是招人手了。

“招人手?那咱们岂不是当真成结党了?”

吕谨禹有些诧异,不太明白吕仲的意思。

吕仲笑了笑道,“结党与否在陛下看来已然无关紧要,他想要的乃是我们能帮他结束当前朝廷的乱局。”

“至于我们自己,招进来的人手只要能在渔轮上帮我们造势即可,朝中一应职权,我们决计不能给到他们手中。”

只要声音足够大,那就能够为吕家形成一众人多势众,而且民意顺从的现象。

一旦有了这种现象,那吕仲便可以大展拳脚了。

吕谨禹问到,“爷爷打算怎么招人?”

吕仲闻言,不由白了他一眼,心道,怎么招人?难道贴个招聘广告?

“当然是兴建书院,用老子的声望来招人。”

吕仲的想法是,现如今他在京城中的声望已经达到足以何于慎行,赵志皋等人分庭抗礼的地步,那他自然可以用自己的声望来招贤纳才。

而招贤纳才,自然是用讲学这个方式比较简单方便。

讲学需要书院,吕家书院,这个名字不错。

一思及此,吕仲当即道,“明日你们便将这件事安排下去,争取一个月之内将书院弄好。”

可吕谨冲却道,“爷爷,咱们这么干,是不是太明目张胆了一点?这不是摆明了要和朝中其他党派做对么?”

谁知吕仲淡淡道,“就这么干,怕个啥?老子就不信他们敢说什么,敢做什么。”

“再说了,咱们也不是当真要和他们做对,陛下可从未说过要开始肃清党争,咱们这么做,只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

“对,就是提高国民素质!”

吕谨禹,吕谨冲闻言均是眼前飞过一阵乌鸦。

不过他们对吕仲的话倒是很赞同,毕竟万历皇帝从未说过要开始清理党争问题。

朝中那些个党派顶多会以为吕家在不断的扩大势力,他们最多就这方面对吕家进行弹劾,阻挠,并不会上升到党争问题。

不要不涉及党争,那万历皇帝就不会对吕家怎么样。

吕仲笑着看向两人,“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

兴建学院,招收学生,讲学传道,这是东林党的那一套。

东林党,头目便是顾宪成。

而在朝廷之中张卫便是这东林党的渔轮支持者。

顾宪成在扬州修复了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人在其中讲学,大肆讽刺议论朝政,抨击官吏结党营私,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取利益。

实际上,他们乃是大地主,大商人在朝廷渔轮上的代言人。

他们只知道朝政对于大地主,大商人的压制,却对大明民不聊生的惨状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等行为极力阻挠,可谓罪大恶极!

而昆党,浙党,则是强烈反对东林党渔轮的大党派。

只是他们在反对东林党之时,双方就朝政问题也争论不休,所以才造成了当下的局面。

吕仲兴建书院,招贤纳才,其意义在于扩大他自己的影响力,制造渔轮来使吕家在对抗其他党派的过程中不会落在下风。

要知道,人言可畏。

一个人说的话没人注意,十个人一起说同一句话也没人注意,那一百个人,一千个人呢?

当所有人都开始说同样的话的时候,为政者,当权者难道还能视而不见?

渔轮,渔轮,最重要的便是要形成一股潮流,一股不得不让旁人注意,甚至是警惕的潮流。

当然,吕仲自是不会如顾宪成那般,让自己的学生妄议朝政。

他需要的是这些学生能够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严肃且客官的看待当下朝局。

如此一来,方能为吕仲制造最大化的渔轮支持。

......

第二日,张元明奉旨前来。

事实上也只有他知道自己是奉旨前来。

刚一进门,便瞧得整个吕府上下忙碌不已,张元明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忙往里进。

当他进得内院之事,却正好看到吕仲躺在摇椅上晒着太阳。

“吕老今日未去内阁么?”

“哦,差点忘了,中书的官玺书印等尚未拿来,吕老即便去了内阁,也没人会认您是内阁大学士。”

张元明自己便是内阁学士,怎么会不知道进入内阁其中的条条框框呢。

吕仲摆手示意请坐,而后问到,“今日怎么这么早就便来了,可是陛下又有什么口谕要大人传达?”

吕仲心里跟个明镜似的,由脚指头都能想到张元明此来乃是皇帝授意。

“吕老目光如炬,明察秋毫,下官佩服。”

张元明坐下之后,看着吕仲道,“看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