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最强老夫子 > 第二十二章 恳请先生为我等讲学

大明最强老夫子 第二十二章 恳请先生为我等讲学(1/2)

张元明到最后还是答应了于和光,张启辰。

因为他知道,以吕仲的精深学问,今年会试,金榜之上必定有他的名字。

所以,吕仲不跟随他进京是对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以身作则。

才能告诉全天下的读书人,学问高深,才是检验他们为官从政的唯一标准!

于和光,张启辰两人闻言皆是点头,而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

进入学院之后,秀才们便进入了最后的为期二十天的研学。

这二十天之后,便是最终的乡试。

一旦中举,他们便能更进一步,进入京城,参加那百流入海的最后的浪淘沙一般的会试之中。

只有经过会试,金榜题名,他们才能真正的进士及第,享受科举带来的无上光荣。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诸位,由此破题,该当何如?”

提督学院的御史坐在台上看向诸多秀才。

其中一人起身道,“圣人之行藏也,盖能者而徽示之也。”

“凡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何,而始可与之言矣。”

此人话音落下,那御史微微点头道,“很是简洁,但却忘了避讳。”

“颜子之名,需以能者而称。”

“‘盖能者’三字,或可稍议。”

说着,御史再度望向下方,“可还有谁愿意一试?”

又有几人起身作答,但却都有小小瑕疵,那御史总不满意。

吕仲一直未曾出言,八股文的样式,他早已烂熟于心,先前几人的作答,他一眼就能看出其中关键所在。

对此,他丝毫不在意。

只听那御史道,“承题何如?”

立时又有几人起身作答。

谁知那御史兀自不满意,自己做承题讲,告诫当下秀才需以己身答案为标准。

吕仲实在是忍不住,于是起身道,“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而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徽示之也。”

“破题二句,明破行藏而暗破惟我与尔。凡破题无论圣贤与何人之名,均需用代称,故以能者二字代颜渊。”

话到这里,吕仲看了那御史一眼,“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此乃承题第一句,承题之处,三句,四句皆可。承题毋须避讳名字,可直称其名,破承之处皆是答题之人本意,不入口气!”

那御史被吕仲几句话直说的满脸通红,急忙起身道,“谁叫你起身作答了?”

“既来研学,便该知尊师重道,如此自行解答,成何体统!”

那御史甚是恼怒,盯着吕仲一阵大喝。

谁知吕仲若无其事般的道,“学之成矣,无备以患,而不知进退之难也。”

此话一落音,那御史顿时恼羞成怒,“老东西!你竟骂我学而无备!”

“好!你来,你来讲学!”

御史丢掉手中课本吗,退至一旁,等着吕仲上台讲学。

台下数十个秀才均是怔怔的望着吕仲,诸如杨一鸣,王昺等人甚至还甚是期待。

吕仲见状微微一笑,上台道,“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

“迨于有可以自信之也。”

“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

“此意其拖之窹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说到这里,吕仲微微一顿,看向那御史道,“起讲之处,并无定法,可任意伸缩。”

“‘毕生’四句正起,‘迨于’三句反承,‘此意’二句转合,总笼全体,层次分明。”

那御史顿时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时,旁边几个御史讲学的秀才们见得这边状况也都纷纷围了过来,一时间此间秀才竟多达数百人!

其后,吕仲将整篇八股文全部诵读了出来。

从起讲,领题,出题,过接,收结尽皆详细阐释,无一例外,整篇八股文堪称当下科举之典范!

台下秀才们见吕仲脱口而出便是如此精深,且毫无错漏的范文,皆是心神震撼,无不动容。

更有几人盯着吕仲怔怔出神,一时间竟不能自已。

“吕老先生一出口,这御史学究当即现形了,孰高孰低可谓一眼洞之。”

“是啊,吕老先生此范文,可谓信手拈来,先生大才,我等拍马莫及也。”

“今年乡试,这位老先生必定榜首中举!”

台下秀才们纷纷议论,脸上无不是对吕仲的钦佩。

更有甚者,此刻竟已对着吕仲躬身礼拜,“恳请老先生为我等讲学!”

此人话音落下,一时间数百秀才尽皆齐声道,“恳请老先生讲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