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强老夫子 第一百三十四章 国本问题(1/2)
皇帝将王崇安排进内阁,说白了就是在防止吕仲在内阁之中一手遮天。
而吕仲将六扇门收为己用,其实也就是在正面回应皇帝。
现在皇帝还需要吕仲来肃清党争,所以此刻皇帝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太明目张胆,对吕仲也是相当客气。
可是一旦吕仲肃清了党争,朝中只剩下吕家一党了呢?
到那时候皇帝还会这么客气么?
所以吕仲需要回应皇帝,需要给皇帝一些暗示。
那就是我可以帮你肃清党争,甚至可以容忍你的各种猜疑,但你也别得寸进尺。
吕仲将六扇门收为己用,其实就是在告诉皇帝,你可以在我身边安插你的亲信,但我也可以将你的亲信收为己用。
吕谨禹,吕谨冲闻言均是点头,并未继续往下说。但两人脸上的担忧之色却很明显,这让吕言杰,吕言鸿看得一清二楚。
吕言杰问到,“父亲,您在担心什么?”
吕谨禹道,“爷爷此举的确能够予以陛下以回应。”
“这也的确是一个好方法,让陛下对我吕家不要有太多猜疑。”
“可我们的陛下经过张居正一事,对内阁中人向来比较忌惮。”
“我担心的是,一旦爷爷在朝中大刀阔斧的进行革新,陛下则会扶植起福王,到时候爷爷难免要与陛下正面抗衡。”
福王一直都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他的确是皇帝扶植起来的,可是他究竟想干什么,想得到什么,事实上没几个人知晓。
当然,身为亲王的他,最迫切想得到的,莫过于皇帝宝座。
但他要如何得到这至尊之位,又会与皇帝之间产生什么样的矛盾,这种矛盾会不会影响吕仲在朝中肃清党争一事。
这很需要研究。
于是,众人从当下形势一番分析,而后来到了国本问题之上。
万历皇帝多年未曾立下太子,事实上也正是一直在给福王机会。
福王经过这几年在朝中参政,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自然不是朱常洛可以比拟的。
但也正是如此,所以朝中大臣对太子一事相当关心。
大部分朝臣都希望万历皇帝能够遵照祖训,立嫡立长,也就是立朱常洛为太子。
只有小部分朝臣们与福王关系颇近,一直在游说万历皇帝立福王。
可是这一小部分朝臣实在太少了,根本无法支撑起整个大局。
换句话说,福王在朝中根本没有什么支持者,他的最大支持者只有万历皇帝。
但万历皇帝又受困与满朝文武的反对,所以迟迟没有立福王为太子。
由此,这里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的情况。
那就是福王明知自己比朱常洛更具备登上王者宝座的特质,在面对这么多的朝臣反对之时,难道他就甘心眼睁睁看着这些人这么反对自己入主东宫?
他不会,他肯定会想尽办法来对付这些朝臣。
正如之前他支持吕仲肃清党争一般,其实福王真正的打算是利用吕仲来肃清朝中那些反对他登上皇位的人。
只是这个过程会相当的漫长。
而且吕仲也并未表态会支持他登上皇位。
所以当吕仲肃清了党争,福王为了登上皇位,难道他会对吕仲一家独大的局面视而不见?
再有,他一旦为了登上皇位,那必定会与朱常洛产生剧烈的矛盾。
这种矛盾会蔓延至他和万历皇帝之间,而到时候会不会影响吕仲在朝中革新政务呢?
事实上,当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朝中几个党派之上时,真正影响到国本问题的,实则只是福王与朱常洛。
万历皇帝所担心的国本,只是朝中大员一旦锐减,政府机构可能会陷入停摆。
这还无法影响到真正的国本。
故而,福王是否能够支持吕仲,而吕仲又是否支持福王,乃是两个很关键的问题。
只听吕仲道,“你这个问题很尖锐,但也很实际。”
他顿了顿,似思索了片刻,而后才道,“如果福王当真有魄力,有能力,那他成为太子,只是早晚的事。”
“可如果他只是一味的争权夺利,那他注定登不了皇位。”
“这一点,我们毋须考虑。”
吕仲并未表态他究竟支不支持福王。
在他看来,皇帝这个位置,只要是能够一心为国为民者,朱常洛与福王皆可。
他所支持的,只是将来的新君能够为大明做些实事,而不是为了得到皇位而去争夺皇位。
那样的话,无论是朱常洛还是福王,他都不会支持。
他相信在这一点上,万历皇帝考虑得比自己清楚,所以他根本不用担心福王觊觎皇位,会做出什么出格之举。
“至于福王能否支持我们肃清党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福王只要不傻,那他就必须支持。”
“实际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