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十二岁,有架歼星舰 第3章 立威第一步(1/2)
皇子突然到访军营,引起来的轰动不小。
李恪是李世民的儿子,不是嫡长子,却也是年纪较大的几个之一了。
太子李承乾与李恪年纪相仿,在很多年以后,李恪一直是李承乾东宫太子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殿下怎么来了?”一个正在打饭的矮小士兵轻声道。
一旁稍微健壮点的士兵道:“谁知道啊,估计是来看望我们的吧。”
“唉,你们听说了吗?突厥的大军快要到了,足足有二十万人马。”矮小士兵提起此事,低着头,带着几分恐惧的神色。
健壮点的士兵没有开口,他的神情出卖了他此时的想法。
命只有一条。
绝对的实力差距,谁不会怕呢。
这些人士兵见过前线溃败下来的唐军,在凉州之前,已经有几十座城池被突厥大军攻陷了。
前线溃败的唐军丢盔弃甲,神色仓皇,或许没到惊弓之鸟,草木皆兵的地步,但却是深深惧怕突厥大军。
凉州守军与突厥大军相比,差距太大,让人看不到希望……
李恪到了军营,什么话都没说。
他明白,慷慨激昂的演讲,改变不了什么,让人死战,可不是一个年轻皇子身份能压住的。
便是贞观年间的老将,经历过无数战场,统领大军也不是靠演讲,更不是靠鼓动,乃是身体力行的让人看到希望,从来树立起自己的权威。
要改变众人的想法,必须做出来!
李恪拿起一副碗筷,站直一队士兵后面,排队打饭。
他这么一做,前方的唐军将士哪里敢继续排在前面,纷纷要让开位置。
“诸位将士,不必如此,你们继续排队打饭。”李恪沉声道。
众多将士面面相觑,不知道李恪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时间竟站在原地,没人行动了。
李恪微微皱眉,“继续打饭,吃饭,这是本殿下的命令!”
军令不可违,诚然李恪的命令不是军令,但绝非此间的唐军士兵能违抗的。
于是乎,队列回归到刚才的模样,真要是找些不同的话,那就是所有的队列都更整齐了,大家都生怕触到李恪的霉头。
李恪注意到种种现象,若有所思。
李唐皇室为了保证权威,给皇权加上了神秘色,带着天家的威严。
一方面,这让李唐皇室的江山变得更加稳固,让有些迷信的平头百姓畏惧;另一方面,却让将士与天家保持距离。
孤家寡人,实至名归啊!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恪一直如此。
到了吃饭的时间,他便与士兵们一块吃饭,到了睡觉的时间,他便与士兵们一块睡觉。
倘若军令要求将士训练,李恪也绝对不逃,这架势与一个寻常的小兵没有一点不同。
…………
太守府,书房。
沈毅半卧在软塌上,揉着太阳穴。
这几日面临的种种,几乎让他心力交瘁。
突厥大军快要到了,唐军放出去的斥候,有些超时很久都没回来,恐怕是被突厥人发现并除掉了。
太守,作为地方权力最高之人,和平时,沈毅能处理的很好,他本就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然而乱局显现,沈毅便感到极为吃力。
长安的信使这几日都没过来,怕是泾阳防线的建立迫在眉睫,朝廷分身乏术。
沈毅清楚,凉州城被朝廷放弃了。
是的,放弃了。
泾阳是长安的盾牌,而凉州只是一块肉,一块勾引突厥来吃,拖延时间的肉。
肉包子打狗,一般是回不来的,突厥不是够,突厥是凶狠的狼。
凉州面临的只有死局!
刺史鲍永昌可以慷慨赴死,不代表他沈毅就得慷慨赴死。
再说了,突厥如此强大,真要是投了突厥,倒戈卸甲,以礼来降,或许能某个不错的差事。
退一万步来说,就是没有差事,也能做一辈子富家翁。
怎么看,也比死了要好。
至于华夷之辩,大唐乃文明之国,突厥乃野蛮之邦,沈毅觉得,命都没了,说啥都没意义了。
“呼……该怎么办……”沈毅长叹。
“大人,小殿下还在军营,这几日雷打不动。”书房外走进来一中年家臣。
大唐地方豪族颇多,有些家族从小抚养家仆,或者说家臣,这类人往往忠心耿耿,深得主家信任。
沈毅坐起身来,沉声道:“小殿下倒是有毅力,我原以为他撑不过几天呢。”
中年家臣道:“那小殿下颇有决心,看样子还能坚持很久。”
沈毅摇了摇头。
坚持很久?
他轻叹:“小殿下是没见过战场的血腥,若真让他上了战场,怕是再也不愿去军营喽!”
那家臣道:“大人,依您之见,该如何处……安排小殿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