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祯!绝不亡国 第六章 盘根错节
“钱兄,这次嘉定伯自己送上门来,以小皇帝的脾气,肯定会护短,是不是能发动东林书院大肆宣传一下?”
温体仁道。
钱谦益笑道:“已经派人安排了,只要小皇帝敢徇私枉法,那些儒生吐沫星就能淹死人。”
“哈哈哈,还是钱兄想的周到。”
一大早,周奎住着拐杖来到养心殿,哭哭啼啼的样子,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这老头,听说前几天还去了万花楼,今天是来故意恶心自己!
“国丈这是受了什么委屈?”
“陛下,你可要为老臣做主啊。”
演,接着演。
一个靠摆摊的算命先生,一步登天成了国丈,不知思君报国,大肆敛财不说,还纵容门下欺行霸市,如今竟然闹出人命,真以为朕不敢治你的罪!
心里厌恶至极,朱由检依旧面色不改道:“国丈请起来说话。”
“陛下可要给老臣做主啊。
我那不争气的侄儿,与人发生争执,不曾想失手打死了人,现在被关进顺天府牢房。
老臣本想着,大明朝都是咱们家的,便派人去找顺天府尹要人,谁知被赶出来了。”
赶出来就对了,这个顺天府尹官声不错,应该可以重用。
朱由检暗暗记下刘宗升的名字,“国有国法,朕相信顺天府不会无辜拿人,国丈回去想想你这几年都做了什么。”
周奎心中一惊,天子这是怎么了,平日对皇后家的事情还算上心,今天为何如此反常?
见朱由检脸色不对,他不敢在胡搅蛮缠,告退后立马去了坤宁宫。
见了周皇后又是一阵哭诉,皇后拿自己的老爹能怎么办,不情愿的找到朱由检。
“皇后是来求情的?”
“陛下想哪里去了,臣妾可不敢插手国事,就是好几天没看到你,心里挂念,特地过来看看。”
两人闲聊了一会,朱由检面带愧色道:“这次朕不能在纵容嘉定伯府,还请皇后见谅。”
周皇后肩膀微微一颤道:“你我夫妻一体,陛下真以为我是来求情的?”
“皇后的心思朕明白,只是觉的愧对了你。”
“陛下的处境臣妾怎能不明白,今天要是放过了周威,正好让东林党抓住把柄,他们掌握着天下渔轮,到时候还不知道怎么编排陛下。”
“有佳人如此,夫复何求,只是苦了皇后了!”
“能和陛下白首偕老,臣妾不苦。”
送走周皇后,刚刚的谈话倒是提醒了自己,渔轮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正确引导百姓。
东林党有东林书院,背后有江南财阀支持,周边又聚拢一批儒生,随意评击国事。
总之大明朝的每一项政令,在他们眼里都是错的。
书生空谈误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像大明朝这般明目张胆评判皇家的真的很少见。
这也多亏了东林党有意引导,就像后世的自媒体,想要抹黑谁,只要振臂一呼,就有一大群键盘侠蜂拥而至。
如今的大明朝千疮百孔,崇祯的政令根本出不了皇宫,相要按自己的方法变革何其难也。
大家可不要忘了,亲自跑到江南敛财的正德皇帝莫名其妙因为“水太凉”挂了,打压东林党的天启皇帝也是因为“水太凉”挂了,最后江南士绅还搞臭了弘光皇帝的名声。
可见朱由检要面对的江南财阀,比李自成更加可怕。
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没有税收,在强大的王朝也会慢慢没落。
历经几朝谈论的开海禁,之所以不能执行,也和这些人脱不要开关系。
试想一下,每年靠着走私就能获得大笔银子,谁会把这条财路分享给别人。
朱由检用力揉揉额头,有洪承畴在陕西坐镇,局势应该不会失控。
多拖一年,也就意味着自己能多活一年,只要顺天府不沦陷,总有翻身的机会。
前世朱由检坐拥百万雄师,到北京城破,竟然没有一个人来勤王,这才导致吊死在煤山上。
在抵抗农民军的同时,各地军阀势利逐渐形成,他们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了私念,这也是崇祯帝不敢轻易相信外人的原因。
镇压叛贼,抵抗满清,从江南财阀手里抢回经济大权,那一样都不是轻易能完成的。
朱峰来到世界,第一次感觉到心累。
————————
新书求支持,鲜花,收藏,评价票,谢谢各位大佬。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