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我没事,我溜达 > 第四章 天下英雄,入陛下彀中矣

大唐:我没事,我溜达 第四章 天下英雄,入陛下彀中矣(1/2)

“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四书五经外,比如明经、杂文、武举的科目。”

“这样就能为陛下选拔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避免只能选拔出来那种只知读书,不懂管治的书呆子。”

“这样方能做到,天下英雄,入陛下彀中矣。””

长孙冲的这一番话,说的李世民眼前一亮。

“天下英雄,入陛下彀中矣……”

如果按照长孙冲所说的去做,自己不但能收获人才,还能获得天下读书人的感激。

最最重要的是,还能避免门阀士族的形成,稳固大唐李家的统治。

这可谓是一石三鸟!

李世民最近一直头疼科举制度,想要进行改革,却无从下手。

他没想到,今天长孙冲会给他指明了方向。

李世民越看长孙冲越觉得顺眼。

这孩子,出的主意简直绝了!

“你先溜达吧,我还有事。”

李世民丢下长孙冲,兴致冲冲地回到宫中。

他立刻下令,把群臣都召集到殿堂。

“咳,诸位觉得,当今科举制度如何?”

李世民轻咳一声,面色威严地问道。

众人一脸疑惑,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把他们聚集起来,讨论起科举。

还是吏部尚书杜如晦站了出来。

“当今科举制度,沿用前朝,没什么问题。”

“臣也觉得如此。”房玄龄点头附和道。

他们俩被称为房谋杜断,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帮他打理政事。

李世民面色肃然。

“朕却觉得,这科举制度,有大大的问题。”

这话一出口,整个殿堂一片寂静。

房玄龄和杜如晦俩人面面相觑。

“不知陛下觉得,问题何在?”

李世民便把刚才长孙冲所说的弊端,一五一十地全都说了一遍。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怪不得陛下会如此着急,把他们都召集过来。

合着这科举制度,如果再不改革的话,要影响大唐国基啊。

隋朝怎么灭亡的?

虽然史书上都说是隋炀帝昏庸无能和残暴统治。

但跟门阀士族的势力过大,可脱不了关系。

“诸位都想想,看该如何改革科举?”

李世民问道。

众位大臣都陷入苦思冥想。

但李世民突然抛出这么个问题,一时间大家都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李世民见状,又呵呵一笑。

“朕倒是有改革之法,诸位且听上一言。”

他把长孙冲提出的改革方法说了出来。

一时间殿堂又陷入安静,众臣开始思索起来。

“陛下的改革之法,好!”

长孙无忌第一个拱手出列道。

他倒不是拍李世民马屁,而是由衷觉得,李世民提出的改革之法不错。

既能够避免门阀士族实力壮大,又能招募天下英才。

“臣,也觉得不错。”

“臣附议。”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纷纷站了出来。

“陛下,不知此变革之法,是何人提出?臣觉得,应当重重有赏。”

魏征在一旁提议道。

李世民轻咳一声,脸不红气不喘地道,

“是朕想出来的。”

“陛下果真是千古明君!”

“臣等佩服!”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皆是出声夸赞。

如果单纯是几名大臣夸赞,那李世民会觉得对方是在拍自己马屁。

但连魏征这样的老顽固,都表示赞扬。

别提李世民心中有多爽了。

在暗爽的同时,李世民心想,自己的侄子长孙冲,并不单单只是表面上的街溜子。

看来他胸中还是有韬略的。

李世民又和大臣商议一阵,敲定科举改革一事,便吩咐由杜如晦和房玄龄全权负责。

散会之前,李世民忽然又叫住长孙无忌。

“齐国公。”

长孙无忌疑惑地看着李世民。

“陛下有何吩咐?”

“长孙冲很不错,你生了个好儿子!”

李世民称赞几句,随后离去。

“齐国公,没想到令郎如此优秀,连陛下都知道了。”

“恭喜啊,到时候父子二人同朝为官,也是一段佳话。”

其他大臣,纷纷笑着上前恭喜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一脸懵逼。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的问号?

啥情况,昨天陛下才奖赏过长孙冲,怎么今天又当着众位大臣的面,点名表扬他。

这小子到底干啥了?

“哼,只会溜须拍马。”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