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神 帮乞丐皇帝挖到第一桶金(1/2)
1351年的华夏,天灾人祸交加,元朝官场腐败,黄河泛滥的这六年,丞相脱脱主张治理黄河,以防水灾激发民变。哪知元朝地方官员向上吃掉中央拨款,治理黄河让百姓出钱,逼得老百姓怨声载道。
韩山童就是其中一员,指挥工友在疏通河道时,挖掘出了一只眼的石人,朱十月巧用“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传言,怂恿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起义军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这一举动犹如平地春雷,震撼中原大地。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以红巾军为好号纷纷相应:徐寿辉起兵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兵徐州;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濠州。而这其中,以刘福通最为勇猛,在第一年,攻占南河省南部各个城镇,麾下猛将如云,有部队二十万。元朝剿匪部队多次进攻,却由于刘福通骁勇善战,多次击退围剿部队,为全华夏的义军稳住阵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道白光闪过,朱十月被传送到一个破庙前,破庙大门前有个牌匾皇觉寺。
寺庙很破,但是前来拜佛求平安的香火却络绎不绝,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期,老百姓只要求能平平安安活下来,就是最大的确幸了。
如何找到朱元璋,是朱十月现在最大的难题,正值思考间,一枚美丽女子翩翩走进寺庙,拜佛求签。
女子拜佛时左顾右盼,看似拜佛,实则寻人。一名小僧向女子施了一眼色,女子到寺庙后院菜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件,交与那小僧后,贴到耳边说了几句话,然后转身匆匆离开。
莫非这和尚是假和尚?朱十月心想,这和尚行迹十分可疑,要紧紧跟着。
果不其然,小僧躲在茅厕里,小声的念着信。信曰:
吾第重八亲启。(朱元璋小时候叫朱重八)曾记否,发小与我共患难,黄觉寺内过粮食关,我与你同生共死,富贵不忘。如今,我汤和在濠州效力于郭子兴,麾下精兵强将无数。黄觉寺胡虏眼线极多,不是久留之地。送信人马秀英乃女中豪杰,你速与她来濠州,与我共成一番事业。
朱十月偷听完信件,原来送信女人就是未来朱元璋的皇后,结发妻子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这个小僧应该就是朱元璋本人。
朱元璋念完那信后,立即撕毁丢进茅厕,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慢走了出来。朱元璋在思考,到底加不加入义军,如果一旦失败,按照当时的罪罚可是要杀头的,不光自己,还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三年前因为饥荒,黄觉寺没粮食施舍,自己走南闯北乞讨大半个南河省,现在情况刚刚转好,又要我去流浪。说实话,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还受到老和尚斥责,自己也不是很开心。一个在外流浪的人,只想求安稳,尤其像朱元璋这样没什么大志向的小老百姓,只要能够老婆孩子热炕头,自己有块地种就很满足了。刚才那女人确实挺香的,说话轻声细语,肤白貌美,朱元璋不由的开始幻想。
朱十月需要让朱元璋现在像历史记载的那样,投奔汤和所在的郭子兴势力,但是现在他丝毫没有想要去的意思。
朱十月灵机一动,对着正处于幻想中的朱元璋大吼道朱重八,你要谋反吗!我这就禀报县官,让你满门抄斩。
一听见有人告密,朱元璋吓得大叫,嘴里重复着别别别,立即往寺庙外跑,他知道马秀英就在庙前等着他。
朱十月站在庙楼上,乐滋滋的看着朱元璋和他未来的老婆骑着马向南去了,心里盘算着下一步计划。
却说朱元璋来到郭子兴的大营,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每每出征,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元帅,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不久,朱元璋在部队中的好名声传播开来。郭子兴也把他视作心腹知己,有重要事情总是和朱元璋商量。虽然在当时所有的义军中,郭子兴是势力最弱的一方,但是地处四支义军的中间,没有元军的威胁,能够安安稳稳的拓展势力。曾经没有志向,生活颓废的要饭和尚摇身一变成了一方势力的上将,朱元璋同时慢慢显现出自己的野心。
见郭子兴占领濠州后,每日不思进取,在后宫整日饮酒做乐,荒淫无度。加上徐州城义军被元军围剿攻破,徐州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残余的部将彭大和赵均用率兵到了濠州投靠郭子兴。这样一来,郭子兴更加骄横,认为各地的义士都来投靠自己,华夏义军中,自己就是中心。一个普通人在被一群马屁精围着的时候难免有些飘飘然,郭子兴也不例外,逐渐的疏远朱元璋,重用阿谀奉承之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朱十月见此情况,得想办法让朱元璋得到卧龙凤雏般谋士的指点,他拼命回想学过的历史书,朱元璋有两个谋士中,有一个叫李善长的人。于是乎,朱十月拿起了笔,分别修书两封,一封一李善长的口吻,向朱元璋献计趁滁阳的元朝守兵支援徐州平反,城防空虚。当引兵千余人,闪电攻取滁阳,吸引全国各路英雄豪杰,以成霸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