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秦:朕乃始皇高祖 > 第十三章 尸佼归心,官拜客卿!(..

大秦:朕乃始皇高祖 第十三章 尸佼归心,官拜客卿!(..(1/2)

“庶民尸佼拜见君上!”

在内侍的引领下,只见一位端着木盘文书的老人步入了殿中,举着木盘向秦驷行礼。

“先生请起!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乃秦驷之幸!”

秦驷自席上走下,双手将尸佼扶起,高声赞道。

秦驷这一番礼遇,让尸佼有些失措。

他一直在商鞅背后为商鞅出谋划策,商鞅几次想要将他推荐给先君秦穆公也被他拒绝了。

按理来说,新君应该不知道他才是啊!

而他一介门客庶民,身为国君也不该对他如此礼遇!

想到自己之前在宫门外目睹的那一番感人至深的场景,尸佼内心不由触动。

这位年轻的新君,是真的礼贤下士啊!

连声再拜,“君上大贤,庶民惭愧,如何能得君上如此大礼!”

“君上,此乃商地户籍、图册,今庶民替商君奉还给君上!”

商鞅死了,也没有子嗣,商地自然要收归秦国,户籍、土地、地域的文书、图册,便是收归的象征。

至于商鞅的印信,早在商鞅的遗体入殓的时候,就被为商鞅清理随身遗物的内侍呈送到秦驷手上了。

秦驷接过尸佼手上的木盘,转手就交给了随侍的内侍,看都没看一眼,直径就看着尸佼问道。

“商君变法,先生曾为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久闻先生大才,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教秦驷治国?”

秦驷的举动,更让尸佼好感不止。

轻视户籍、土地而询问他尸佼治国之道,这不正是新君重视他、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进一步体现!

怪不得商鞅愿意为他赴死!

而且这新君竟然知道是他在商鞅背后为商鞅谋划!

只怕自己的事情,应该也是商鞅暗中向这位新君透露的吧!

可尸佼哪里知道秦驷对他的了解并不是来自商鞅,而是来自脑海中的图书馆,来自大秦之后两千多年后世的记载。

尸佼自谦一声,“区区薄才,岂敢在君上面前卖弄!”

“先生过谦了,先生不妨且试言之,秦驷悉听便是!”

秦驷知道古代人好虚礼,喜欢自谦,便邀请尸佼到席上,两人对案而坐,命人上酒水点心。

“如此,庶民僭越了!”

尸佼拱手一礼,然后言道。

“舜云:从道必吉,反道必凶,如影如响。庶民以为:凡治之道,莫如因智,智之道,莫如因贤。用贤,则多功矣。举士不论才,而以贵势为仪,则管仲、伊尹不为臣矣......”

“先生之言,深得寡人之心,寡人亦以为当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以出身尊卑贵贱,而以才能品行相定......”

“民为邦本,天子忘民则灭,诸侯忘民则亡,君上承先君伟业,绝不能忘民,当爱惜民力,重视民生......”

“先生之言,寡人深以为然,寡人以为: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尸佼重视民生、善修国政,主张兼爱百姓、务利天下,倡导劝学、强调教化,同时尚贤任能、以法治国。

而这些都是秦驷发自内心认同的,以他脑中的知识积累,尸佼说什么,他都也接得上来,有来有往,言语中还基本上是引经据典。

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秦驷就是引用荀子的。

而听到这句话的尸佼,更是激动不已,高声赞拜。

“君上大贤!尸佼深感敬佩!大秦得有君上如此贤君,实乃大秦万幸!”

因为他也同样形象地把百姓比喻成水。

他说过,“民者,水也”,也说过“鱼失水则死,水矢鱼犹为水也”。

可是秦驷这句精辟的言语,对君主与百姓关系的理解,比他理解得到位、阐述得更透彻。

他如何能不激动!

这就是遇到了知己啊!

而能把君主与百姓的关系理解得这么透彻,这绝对是明君啊!

“先生过誉了!先生大才,寡人亦深感敬佩!”

尸佼的赞誉,让秦驷脸红不已。

“秦驷不才,粗有守护基业之心,若先生不弃,寡人愿以客卿之位相请先生,请先生共匡大秦!”

秦驷紧盯着尸佼,庄重地邀请道。

他之前所有的动作,就是为了现在这一步的水到渠成。

尸佼本来就有心在秦国入仕。

之前商鞅想将他举荐给秦孝公,他之所以没答应,是因为他亲眼看到商鞅主持变法得罪了太多人,也知道商鞅是拿着自己的性命在走钢丝。

他没有商鞅与秦孝公之间的深情厚义,可不想成为变法的牺牲品。

事实也正如他所料,秦孝公一死,那些守旧贵族们就想要杀商鞅了。

商鞅以身殉法,新君趁势横扫守旧贵族,让他看到了这位新君果敢的才能与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