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每天解锁一种基因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3/5)
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过辽河时,有30万5千军人,等到返回辽东城时,只有2700人,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
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遂以失败而告终。
百姓起义
隋炀帝自从开始谋划征讨高句丽,就诏令崤山以东养马以供军役。又征发民夫运粮,储存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到达的都没能返回,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帝自去岁谋讨高丽,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耕地多荒芜。加之饥馑,谷价踊贵,东北边特别严重甚,斗米涨价到数百钱。所运米有粗恶的,命令百姓拿买米补偿之。又征发鹿车夫六十余万,每二人推米三石,道途险远,还不够路上运输人员吃的,到达时,已经没有运输的粮食了,都害怕被治罪而逃跑。加之隋朝官吏贪婪残忍,趁机掠夺百姓、鱼肉百姓,导致百姓困穷,百姓的物资与民力都衰竭了,当顺民就会遭遇承受不了的冻馁,很快就会面临死亡,剽掠反而能活的久一点,于是百姓开始聚集起来反抗。王薄、豆子颃、窦建德等百姓农民起义蜂起,不可胜数,攻陷城邑。隋炀帝命令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抓获就斩杀,但是仍然禁止不了农民起义。
二次征讨
大业九年,隋炀帝御驾亲征高句丽。正月,炀帝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开始召募百姓为骁果,修辽东古城贮备军粮。三月,隋炀帝至辽东,四月二十七日,炀帝渡过辽水,二十九日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趋平壤。隋炀帝命令诸将攻打辽东城,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架设飞楼、撞车、云梯于辽东城下,并挖掘地道配合,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却没有攻下辽东城,隋朝与高句丽都伤亡甚重。
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曾帮助隋炀帝杨广成为太子并登基为帝,立下大功,杨素恃功骄倨,朝宴之时,有时会失臣礼。隋炀帝心中记着却不说,杨素也有察觉。等到杨素死了,隋炀帝对近臣说:“如果杨素不死,那么就要杀了杨素的整个家族。”杨玄感知道这些之后,自认为累世贵显,朝中的文武官员有很多是父亲的故吏,看到朝政日益混乱,而隋炀帝多猜忌,内心不安,于是与诸弟潜谋作乱。杨玄感起事反隋炀帝,对众人起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耳!”众人都很高兴。百姓父老争相送来牛酒,百姓子弟到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有数千人。
攻打辽东城很久却没有攻下,炀帝命造布囊百余万个,里面盛满土,想要堆成一条宽30步、高与城齐的鱼梁大道,使将士沿此道登城;又造八轮楼车,高出城墙,俯射城内。正当攻城准备就绪,辽东城情况危急的时候,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来,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隋军众心汹惧,混乱的失去了部署划分,诸道分散。高句丽守军疑其有诈,不敢出击,第二天才外出,向四面远方侦查,仍然怀疑隋军假冒撤军。两天后,高句丽出动数千士兵追击,因为隋军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经常距离八九十里,快到辽水的时候,知道御营都渡过了,才敢攻打后军。隋朝后军仍然有数万人,高句丽跟随抄击,最后的羸弱数千人被高句丽杀掠。
杨玄感的叛乱被迅速平定。隋炀帝命令大理卿郑善果、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与留守樊子盖追查杨玄感的党与。隋炀帝说:“杨玄感一呼而跟从者十万,更加说明天下的人不应该太多,多了就相聚为盗。不都杀了,就无义惩戒后人。”樊子盖、裴蕴接到隋炀帝这个旨意,于是严刑峻法处理之,杀了三万多人,都籍没其家,被冤杀者占了三分之二,流放了六千余人。杨玄感围东都时,曾开仓赈济百姓。凡是接受过赈济粮食的百姓,也都被隋炀帝坑杀于都城之南。
三次征讨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下诏再次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
三月,隋炀帝到达涿郡,隋军士卒在路上逃亡相继。隋炀帝到临渝宫,祃祭黄帝,斩杀叛军者以衅鼓,仍然无法阻止人们逃亡。
秋,七月,隋炀帝车驾到达怀远镇。这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高句丽也困弊,隋朝来护儿在毕奢城(今辽宁大连金州区)击破一支高句丽军,趁机要向平壤进军,高句丽王高元害怕,于是遣使请降,囚禁并送回斛斯政。隋炀帝非常高兴,遣使召来护儿率军返回。来护儿认为此时正是攻破高句丽的好机会,想继续进攻,不肯奉诏,但是诸将听从隋炀帝的命令,都请返回,来护儿才奉诏退军返回。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