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拯救朱允炆 > 第四十六章 监国殿下口谕

大明:拯救朱允炆 第四十六章 监国殿下口谕(1/2)

咚咚....

请进。

苏秉文推开房门进来介绍着:“杨兄,这是奉监国殿下圣谕的任公公。”

杨亦之放下手里的书,拱手行礼道:“见过任公公。”

任长牧仔细打量着杨亦之。陡然道:“你就是杨亦之?”

正是。

杂家奉监国殿下令,来见见你。

杨亦之微微颔首。

你我之言,杂家都会禀报给殿下,一切要三思而言,你可明白?

亦之明白。

任长牧正了正身子,缓缓念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词可是你所作?”

这是杨亦之盗窃的词,不由有些害臊,轻声回道:“这是夕日写给离别的同窗好友。”

苏秉文眼里一亮,恭维道:“杨兄,这词意境不低啊。”

世子说笑了。

任长牧打断道:“那可有下文?”

惭愧,惭愧,一时还未想出。

也罢。

任长牧失望的表情一闪而过,道:“杨小郎君且听好。江山社稷因以何为重?何为轻?”

杨亦之正色道:“江山社稷应以民为重,财阀士族为轻。”

哦?

杨亦之的回答让任长牧有些诧异。

杨亦之接着道:“亦之认为,朝廷颁发的政策并未惠及于百姓。”

咳咳咳。

苏秉文吓得咳嗽出了声,心惊肉跳道:“杨兄休要胡言乱语。”

杨亦之义正言辞:“在下久居民间,只是对民间百姓世态来作论述。”

任长牧不动声色道:“何以见得?”

秀才、举人免赋税权福泽了财阀士族,百姓却深受其害,许多大门阀只要族中一人中举,族人便将田地挂于他名下。

如同明初颁布的生猪令一样,人口众多,家业庞大的士族,钻了免赋税的空子。假以时日,我大明举人遍布四海;那朝廷赋税金额岂不是有减无添。久而久之,百姓负担会越来越重。

亦之认为此为我大明一大弊。

任长牧咂嘴道:“朝政可不是杂家能谈论的,此事自会禀报监国殿下,由殿下来做定论。”

苏秉文有些替杨亦之着急,连忙道:“公公,他年少无知,大放厥词,公公切勿听信啊。”

任长牧呵呵笑道:“杂家只负责转告,其他一概管不着。。”

接着正色道:“传监国殿下圣谕。”

杨亦之站了起来行礼。

杨亦之才华出众,与苏千户立功一事,本宫甚感欣慰。秋闱在际,望汝勤勉笃行,金榜题名。

多谢监国殿下。

杂家话已带到,还有要事在身。世子、杨小郎君就此告辞。

任长牧拱了拱手便出了房门。

公公慢走。

苏秉文见任长牧走后,担心道:“杨兄,你刚才胡说什么?嫌命活太长了?”

杨亦之猜测朱允炆是有心考自己,故此这样说。

表面却摇了摇头道:“世子殿下为在下担心,亦之倍感荣幸。不过监国殿下是仁慈、宽宏大量之君,不会在乎这些的,您放心吧。”

人心好似井底之月...哎,你..。

苏秉文欲言欲止叹道。

.......

哟牛三,你瞧,今儿张榜了。

真的假的?这好久没见着了,不会又闹匪了吧?

不知道。走,看看去。

两人好不容易挤进人群,见上面贴着一张画像,一旁写着字。

牛三不识字,对刚贴好画纸的捕快道:“捕头,这上面贴的啥啊?”

捕快润了润嗓子道:“各位乡亲父老静静。今儿贴的是海捕令,案犯是林虫儿,是名邪教妖人,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现赏黄金百两缉拿归案。各位百姓若有见着的,上报衙门,重重有赏。”

看画像,这贼人眉清目秀干的却是丧尽天良之事。

这谁知道啊,人心隔肚皮呢!

听说黑白无常也是眉清目秀呢。

一时围观的群众叽叽喳喳。

外围有着一双阴鹫眼神的胡须男,轻轻拉低了草帽,悄然走开了。

清水镇杨府。

杨子文想着不由头痛,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道:“老李头让你办得事如何了?”

回二公子,我从道上打听到一个武艺出类拔萃的打手,但是那人好像犯过事儿,屁股不太干净。

杨子文想了想否决道:“算了,你重新找找,实在不行去武馆雇佣一些。”

知道了。

去吧,去吧。

杨子文有些烦躁,朝老李头摆了摆手。

次日一早。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