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开局撞上曹老板 第五十六章 孙坚抵达 (求鲜花求收..
听到苏墨所说,皇甫嵩和朱儁二人开始沉思起来,没过多久,皇甫嵩出声道:
“子固所言甚是,昨日我等只想着比较哪一条计策更好,却忽视了三条计策并不冲突,可以一并施行!”
不过,皇甫嵩说完之后,便一转话头:
“只是此时情况有变,方才哨骑来报,原本驻扎在召陵城外的波才部,今早全部迁进了召陵城内,此时想让你过去见波才的话,怕是有些难了!”
说着,又自身后的案上拿出一卷竹简,摊开来递给苏墨和曹操看。
苏墨和曹操上前接过后,一起观看起来。汉朝的隶书相对来说和后世的繁体字没差太多,苏墨倒是不至于一字不识,大部分的字都能认识,个别不认识的字结合上下文也能大概猜出来是什么意思。
“X文台?”苏墨和曹操看完之后,一同出声道。
原来是孙坚此时已经快要到达召陵了,知道汝南黄巾贼首彭脱此时正驻扎在召陵城,于是孙坚潜伏在召陵后方,派人前来和朱儁请示。
毕竟孙坚是朱儁举荐的,所以归属朱儁管辖,但是当前大军主帅是皇甫嵩,所以,朱儁收到消息之后就来找他一起商量。
皇甫嵩刚看完孙坚传来的书信,苏墨和曹操二人便来了。于是有了刚才的那一幕。
苏墨看着书信,忽然心中想起来一个计策,将竹简还于皇甫嵩,然后出声问道:
“不知二位将军,对孙司马可有安排?”
皇甫嵩和朱儁倒是没什么架子,也不端着,此事毕竟他俩也是刚刚知晓,心中尚无良策,也没有假模假样地假装考察下属。
二人很是直接地摇了摇头,表示还没有什么想法,而朱儁则是多问了一句:
“你们二人向来机智多谋,可由良策?”
听到朱儁的问话,苏墨看向一旁的曹操,只见曹操也看向了自己,苏墨便笑道:
“孟德兄,可是有何妙计?”
曹操听到苏墨这么说,知道苏墨是借此挤兑一下自己,他也不恼,知道苏墨这样是亲近的表现,所以也回了一个假笑,然后面朝皇甫嵩二人,说道
“操有一计,此前彭脱大败,队伍四散,可命孙司马(孙坚此时的官职)扮作黄巾军,以此前败军为名,诈入召陵城,只是如此便让孙司马深入敌境,极其凶险,稍有不慎便会葬身于敌手,望将军慎重考虑!”
皇甫嵩二人听完之后,反应略有不同,皇甫嵩微眯着眼,轻抚胡须,仿佛在思考着其中的利弊,而朱儁便是直接多了,脾气相比皇甫嵩要更加火爆一些的他,听到后直接就断然否决:
“此事不可,X文台此人,生性刚猛勇烈,善于正面破敌,此种狡诈之事,恐非其所长,如若此事败露,恐遭不测,须从长计议!”
原本曹操也是急中生智,一时之间想出来的谋划自然不是很完善,所以此时遭到朱儁的反对也没说什么,毕竟朱儁说的正是他自己所顾虑的。
孙坚此人的大名,曹操也有所耳闻,十几年前妖贼许昌(人名许昌,不是后来那个城市名)谋反,在会稽句章起兵,自称阳明皇帝。
许昌连同他的儿子许诏一起,煽动周围的几个县的人一起举事,参与的人数达到数万人,而此时的孙坚世居吴郡富春,并且担任吴郡郡司马。
孙坚在得知此事之后,便招募乡勇千余人,和州郡其他部队一起,剿灭了许昌的叛乱,勇力得此闻名。
那时候还是熹平元年(即公元172年,距黄巾起义12年),曹操尚未及冠,但是听闻此事仍然心生向往,因此对孙坚有很深的印象。
所以,此时说出的这个计策曹操自己也不是很赞同,毕竟让这样一位自己非常欣赏的英雄深入险境,曹操也是于心不忍的。
之所以说出来,也不过是方才苏墨所激,曹操自认才智高绝,自然不会一言不发,而且这个计策并不是一定不可行,可以以此为基础,稍加修改一下,也不失为良谋。
只不过,这种事如果放在平时,曹操自己就接着做下去了,但是,现在曹操不太想做了。
他认为后面的事情,可以交给苏墨去完成了,于是曹操回过头看向苏墨,也是笑着说道:
“子固,你怎么看,此计可行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