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开局撞上曹老板 第五十一章 曹操的转变(求鲜花求..
听到苏墨的这番话,曹操开始思考起来其中的缘由,不一会儿,曹操便想到了其中的关键,抬头看着苏墨:
“青州黄巾么?”
见曹操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苏墨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是极,青州作为人口大洲,黄巾之患不下于豫兖二州,而且青州官员皆为庸碌之辈,其匪患恐怕还要远超此地,以墨估计,估计要达到两三百万之多!”
“嘶!”听到苏墨的推算之后,曹操倒吸了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看着苏墨,仿佛不敢相信一般。
苏墨看到曹操的这个反应,自然也不奇怪,于是接着说道:
“基本与这个数量相差无几,所以孟德兄要做好准备,而这波才,便是我们收服这些青州黄巾最重要的一个关键部署!”
曹操听到这里的时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观点,毕竟波才自己就是一方渠帅,黄巾军中除了张角三兄弟之外,其他三十六方渠帅基本就是整个黄巾军的最高长官了。
所以,如果到时候波才在自己这边,对于收服那些青州黄巾有着莫大的好处。
也因此,曹操对于苏墨收服波才的计划有了兴趣,对着苏墨说道:
“既如此,之前的谋划就需要稍加修改了!”
看到曹操明白了自己的意思,苏墨给他点了个赞:
“孟德兄真知灼见!”
对于苏墨的夸赞,曹操到并没有表示很在意,反而问道:
“依子固之见,当如何修改?”
“昨日那三策并行即可!”
听到苏墨的回答,曹操刚开始还有些奇怪地看了苏墨一眼,但是随后又思考了一下,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首先由曹操单方面派人联系波才,然后皇甫嵩派人射入离间之信,最后坐山观虎斗,然后趁彭脱不备,让波才作为内应,接应皇甫嵩等人。
如此便可大破贼军,同时也可以解除皇甫嵩和波才两人之间的戒心,也会让皇甫嵩对于黄巾的杀心大大降低,有利于苏墨帮助曹操掠夺人口。最后也即是本次计划最终也是最重要的目标——波才本人。
这个计划可行性度高就在于先削弱了波才的力量,让他背叛官军的成本无限制的增加,毕竟他的力量越小,为了生存,他就越需要投靠强大的一方。
现在能让他投靠的之后官军和彭脱,那么选择谁更有前途,便是一目了然了,毕竟本身波才对于苏墨还是有一部分信任基础的,毕竟是苏墨亲手放走了他。
所以,波才极大概率是会真心投靠官军,或者说曹操,更甚至说是投靠苏墨了,这样的话,作为内应,波才是不需要有太大的力量的,只需要能给官军打开城门。
这样的话,凭借两支部队的战斗力差距以及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斩杀彭脱甚至是活捉彭脱都不是不可能的,如此汝南黄巾便一战而定。
想清楚其中关键的曹操,眼神越来越亮,最后哈哈大笑。
“哈哈哈,此计甚妙!此计甚妙!!!子固之才,十倍于操,真乃当世之子房也!!!”
苏墨原本看着曹操欢喜的模样,心中也是蛮开心的,但是听到曹操说“当世之子房”的时候,苏墨心跳似乎是慢了一拍,脸色也稍稍有些变化。
苏墨自然不傻,他知道“子房”是什么概念,原本历史上担得起曹操这个评价的是王佐之才——荀彧。
不过当时曹操说的是“吾之子房”,而现在对自己说的是“当世”二字,虽然略有区别,但是根本上都差不多。
子房是汉初三杰中的谋圣——张良的字,一般是不会随便给别人这样的评价的,像司马昭评价钟会,李世民评价魏征,朱元璋评价刘基等等。
除了是对被评的对象表示了高度肯定,同时也显露出了评价者自己的野心,毕竟张良是汉高祖刘邦帐下的谋士,对方是张良岂不是自比高祖?
所以此时苏墨心里略微有些突突,虽然他想让曹操丢掉汉朝这个概念,然后慢慢地给他灌输民族的概念,从而建立起“谁执政不重要,重要的是为民族振兴服务”这种概念。
之后,再慢慢改变曹操心中对于皇权的认识,这些东西之前苏墨都有过铺垫,所以曹操之后渐渐对汉帝国不再留恋的态度转变苏墨是有心理准备的。
但是不代表他能接受曹操如此突然的一次变化,苏墨不想让曹操当汉高祖,也不想让他成为后世历史上的那个魏武帝,他不想这个他热爱的民族后来再次陷入封建轮回的怪圈。
PS:求鲜花求收藏求评价各种求!!!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fei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