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四七零章 东平王 可满意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四七零章 东平王 可满意(1/2)

  他大爷的……赵曦想骂人,可这赵允弼真是他大爷。

  搁以前,就是老爹在位时,只要宗亲开口,几乎是整个朝堂的文官,绝对会众口一词的开始喷宗亲。

  可现在呢?这边吕惠卿才开口说:曾知县广发告示,通知上报,何错之有?

  估计吕惠卿还准备继续往下说,比如奏报朝廷之数,又如何可以随意更改?那是对朝廷的蔑视。

  比如说,一县之告示,在该县就代表着朝廷等等。

  可惜,他根本就没机会往下说,就有人打断了。

  而话题,就由曾孝宽的做法开始争辩,然后延伸……

  估计曾孝宽都想不到,他只是对待朝廷公务积极了一些,居然被朝会的争辩,上升到了朝廷诚信,以及以诚为本的学术高度,并且与上古先贤勾连了,甚至还涉及到了君王的言出法随……

  还好政事堂的诸位没掺合……估计不是没话说,而是在等王安石介入,或者就这样看热闹。

  新法出台了,结果还没实行,这麻烦就来了,谁知道新法推行后,这朝堂还会怎样乱?

  官家,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君王怕麻烦…~这是老爹给他们造成的影响吧?

  赵曦看了看陛下混乱的朝会……吵的那个热火朝天,那叫一个热闹。

  该不是都还想吃御膳房的盒饭吧?

  行,你们真行。

  王安石不会参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并不是针对新法的争辩。

  至于弹劾曾公绰……就宗亲的话,不管是官家还是朝堂,没人真当回事。

  可一旦他掺合了,想恶心他和恶心新法的目的就真达到了。

  唉……官家不建议把朝堂清干净了,可这样的朝堂,如何能专心改变国朝的现状?

  韩琦正正经经的站着,眼观鼻,鼻观心,好像朝堂没一点声音一样……

  政事堂没简单的人,就是六部九卿的主官,都一样,都知道这时候不适合把争辩的官阶提高了。

  否则,原本无关紧要的扯淡事,也会牵扯到新法的推行上。

  农田水利法的集议,政事堂没有保密,各有目的,把集议时的情况从各个角度讲述出来了。

  不管立场和角度,有一点是确定的,也就是农田水利法是王介甫倡导,并经官家润色出台的。

  还有就是,官家把农田水利法当回事了,还专门用白话广发天下。

  针对一个知县的争辩,不该由重臣参与,尽管那些下官,话里话外往革新上映射,可重臣们清楚,这事掺合不得。

  好,很好,咱就这样。

  赵曦没关注这些臣工们的争辩,连各位重臣和政事堂的相公都不看,他就看着他的那位大爷…~

  赵允弼想到了有人会在朝堂上帮他,可他没想到会是这样。

  这不是帮他,这是彻底无视他。

  以前,不管是先皇时,还是真宗朝,只要有宗亲开口了,即便有帮宗亲的,也是在宗亲分辩时,偶尔掺合几句。

  赵允弼想的就是那样。只要有人帮他几句,他就有可能拿回那些地来。

  可现在…~朝堂上争辩的,已经跟他所说的没关系了。

  这到底还是不是枪头?

  他本以为,在他挑开这事后,说不定有跟他类似遭遇的文官参与进来,然后就能把地讨回来……

  这~~已经跟他无关了。

  赵允弼感觉被人盯着……可不吗?官家真盯着他,跟看猴子一样。脸上带着笑,可那笑容让赵允弼瘆得慌。

  没劲!赵曦看那大爷躲避自己的眼光,怯生生的低头了……

  还真是为那点地!

  不理了,赵曦也闭目养神了。

  人在争吵时,根本无暇顾及周围的环境,甚至连争吵的对象说什么,都未必全部记得。

  那种状态,只顾着把话从嘴里秃噜出去。

  所以,这时候争辩的臣工,没人注意官家和相公们的神态表情。

  时间过得很快,从卯时朝会开始,诸位臣工们唱完赞歌,然后就开始了这场本不该有的争辩。

  这没一会儿,已经又过去午时了。

  “中正……”

  在赵曦轻声喊王中正时,韩琦的眼皮撩了一下:官家管饭,好像也没比散朝有用,该没完没了的扯淡,还是会扯淡。

  好像挨陛阶近的相公,都侧耳倾听官家是不是又管饭。

  “中正,把殿门关上,让外面的值守,还有內监都撤了……他们没必要听这些,也没必要耗着。”

  喜欢吵吗?我陪着就是。想让再管饭?门都没有!

  赵曦喝自己的茶,连赏赐相公的意思也没有。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