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唐第一主播 > 第五十一章 永不殊用李行周

大唐第一主播 第五十一章 永不殊用李行周(1/3)

    大唐制,若无突发户军国大事的话。

    每月的大朝全向倒是有两次,时间分别是初一、十五。

    每次大朝会时,凡在京六品以上官员俱需排班上朝。

    因中秋佳节给假三日,八月间第二次大朝会的时间就顺移到了八月十七日。

    也即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早晨。

    随着内宦手提静殿鞭打出九声爆鸣,排班完毕竟的文武众官顿时停止了各样议论,大家理理官服官帽之后,便谨按品秩位次鱼贯进入了洛阳宫城内的宣政殿。

    两班站定,复又经当值的殿中御史纠幼之后,便听殿后奏起了丹陛大乐。

    煌煌大乐声中,武后自殿后龙行高步而来,升座临朝。

    武则天方一坐定,文武百官便在魏王、文昌左相武承嗣的率领下舞蹈而拜。

    山呼万岁,其声之大,远传数里,整个宫城都隐约可闻。

    拜舞之后,殿中御史率先而出。

    进奏天下各道什并八百羁縻扑奏进的祥瑞之事。

    武后和悦而听,微微领首。

    殿中御史进奏完毕竟后百官随之朝贺。

    众言祥瑞之出乃天子圣明,顺于天而应于人。

    群臣贺罢,武后出嘉言以勉众官,满朝文武再次拜谢。

    至此,一应例行程序方才走完,大朝会正式开始。

    中秋之后,时令已入深秋,所谓“匈奴草黄马正金山西见烟尘飞……”秋高马时节。

    正是边塞多事之时,先是政事堂几位宰相出班次进奏四方边事。

    继而又有各部主管尚书奏报各道扑租庸调等税赋的征集情况。

    边事无碍,税赋征集一切正常。

    便有户部官员进奏地方道什水旱灾荒之事,其实吧,像这种事情政事堂早已知晓,并在之前已有应对章程呈送内宫。

    此时再当众宣示,允满朝诸官查漏补缺。

    众官再无疑义之后,应对章程便正式明发照行。

    军政、财政、民政诸事进奏廷议完毕竟之后诸主事宰相退回班次。

    随后就有御史台官员进奏巡查御使自天下四方传回京中的章奏,弹幼地方官吏二十一员。

    像这种事情的处置自有定例可循。

    御座之上的武则天只需要循例分派官员查证处断就是。

    随后又有礼部官员奏进地方道州呈报的节妇烈女之事。

    工部官员奏报地方驿路、桥梁的建造修复之事。

    如此林林总总,凡皇城六部及各台、寺、监俱有所奏。

    朝廷直辖三百六十州,除此尚有八百羁縻州。

    帝国实在太大,拉拉杂杂,琐琐碎碎的事情实在太多。

    加之这样的大朝会一月只有两次。

    皇城各衙便是无事的也要尽量找些事情出来奏一奏。

    好歹在天子面前脸摆一摆辛劳,表一表勤勉。

    这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也无甚好说。

    好在事情虽多,却都是有章可循,武则天实际理政却已不下二十年。

    对于国事早已熟于心一一循章处断不提。

    待这些大事小事都料理完毕竟,大朝会已经进行了个多时辰。

    这时政事堂及各衙均已奏事完毕竟。

    下面便是文武百官自由进奏时间所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散班……”

    此时,众官便可不必再像刚才那样谨守衙职司的区分,准予自由奏事。

    武则天刚一宣令百官进言,顿时就有国子监李四维出班奏请废除通科。

    “科考者,抡才大典,为国选才,不可不慎。通科者也,前所未有,豆古不闻,尤当慎之臣窃以为此事不可妄行之……”

    李四维言语刚罢。

    文臣班次中又走出秘书郎崔元庆,手持笏板附奏曰。

    “李监丞所言极是。明岁科举中新增之通科当罢废之。”

    便是陛下御行通科,臣亦以为不能之过切,宜令群臣详议利弊之后,若果能行之再行不晚矣……”

    国子监承乃国子监中之属官。

    秘书郎乃秘书监中之属官。

    有此两人提议之后,顿时引来和声如

    “臣附议!通科之设名为博采众家之所长,实则杂糅拼凑,非驴非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