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中华式生活 > 一百三十、成名

中华式生活 一百三十、成名(1/2)

    港岛管弦乐团上场的时候,观众席上的观众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波,一波大声高谈阔论,博览古今;另一波鸦雀无声只是严肃的盯着舞台上的众人。

    程扬知道,纯子的表现把其他所有节目都已经压制下去了,虽然说不论胜负,但实际上的胜负还是很明显的,没人能不在乎这个。

    等待管弦乐团的成员们准备完毕,程扬正正衣领,大步流星走上那凸起的指挥台,纯子还在一边给他小声说了一句“加油”。

    其他工作人员虽然没说,但是眼神和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程扬和他的《梁祝》已经是全村人民最后的希望。

    “交响乐?什么鬼?”

    “展示国家文化底蕴精粹的交流会居然弄交响乐?这人是谁?”

    “输了输了,准备好被嘲讽吧。”

    “可惜了,缪斯的孔雀舞明明那么好...”

    “那个霓虹女人太厉害了,不得不服。”

    “.....”

    程扬上台的时候,台下已经是议论纷纷,一些老艺术家还好,能沉得住气,另一些年轻一派的艺术工作者大多已经炸开了花。

    虽然有一些“消息灵通之人”在拼命解释这首歌到底有多强,但是就好像被大海淹没的水滴,没有翻起风浪。

    霓虹那边的人倒是没有出现那种大声嘲讽的铁憨憨,但是平静的脸上都露出不屑和得意的神色,在他们看来胜券在握。

    程扬此刻已经屏蔽了所有的外来干扰,眼里只有指挥棒和乐团的成员们,虽然短短的磨合并不能达到心意相通、如指臂使,但是双方都知道此时此刻,想要做什么。

    这是华夏人民诞生自骨子里的默契。

    程扬微微一笑,然后瞬间严肃起来,挥动指挥棒。

    弦乐组中的提琴和竖琴同时响起,然后立马进入到管乐组的长笛。悠扬的音乐声组合起来,仅仅一刹那就镇住了在场的所有人。

    双簧管响起,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缓缓铺开出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来。

    这个时候,现场的嘈杂已经消失不见大家都是懂行的人,要是听不出这是一首什么水平的曲子那就太可笑了。

    “这是....”

    “好曲啊!一开始的意境就不简单。”

    “乐器组合也没有纰漏,国际上哪位大家的作品?”

    “笨!这么明显的华夏元素显然是国内的音乐家写的。”

    “谁那么厉害?”

    “.....”

    音乐随着指挥和乐谱换换推进,小提琴们开始奏出关于爱情的主题,大提琴浑厚圆润的声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

    当乐团乐器全部响起,梁祝二人从真挚友谊加深到互相倾慕爱情的过程跃然纸上。

    “嘶!”

    “这个指挥看上去年纪不大,功力不浅啊!”

    “交响乐光光是曲好是不够的,指挥也很重要,看来这个指挥已经把这首歌吃透了,有自己的理解了啊!”

    “我刚刚看了一下节目单,上面说《梁祝》写作者和指挥是同一个人!”

    “怎么可能?开玩笑的吧?”

    “.....”

    接下来是一段连接上下的曲调,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是一段自由的华彩,这一段正是最考验指挥功力的地方。

    也正是这个时候,两国元首悄然而至,观众席们的人纷纷站起欢迎,但是没有影响到台上的表演。

    各自有人悄悄和元首们汇报了此刻的情况,霓虹元首看台上程扬的眼神多了一丝别样的东西;华夏元首则是露出欣赏,点点头对身边的人小声说了一句“小伙子不错”。

    随着副部慢慢结束,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出了矛盾害羞种种不一的情绪。

    曲至中段,“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三个情节轮番上演。

    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人们强大压力的“抗婚”;以大小提琴对答,两人楼台相会时缠绵凄苦的“楼台会”;最后这段“哭灵、控诉、投坟”则是经典中的经典,小提琴散板独奏和乐团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是经典的京剧导板和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

    随着锣鼓齐鸣,整个《梁祝》达到最大的gāo cháo。

    最后的“化蝶”好像又回到了最开始一样。

    乐曲渐弱,程扬停手。

    震天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