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大明门 > 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响登闻鼓

大明门 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响登闻鼓(1/2)

    奉天殿。

    每日的早朝都在奉天殿举行,今天也不例外。

    文武百官很快就找到了各自的位置,只有四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进入奉天殿,五品以下的都在殿前整齐列好的队伍。

    奉天殿里也有规制,东边从上往下站着六部都察院堂上官、十三道掌印御史、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应天府、翰林院、春坊、光禄寺、钦天监、尚宝司、太医院、五军断事及京县官,西边站着五军都督、锦衣卫指挥、各卫掌印指挥、给事中和中书舍人。

    位置是绝不可能错的,因为写着品级的百官朝牌,按照顺序排列在丹墀左右的木栅上,有些牌子颜色都陈旧而剥落了,那不但不是贬损,反倒是极大的荣耀,代表着这位大臣在奉天殿呆了多年,依然屹立不倒。

    若是在别的朝代,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洪武一朝,却是极其艰难。

    按照常规,皇帝卯时便会出现在奉天殿的御案前,但今天却不知道怎么回事,眼看朝阳都快照到了外头红色的宫墙上,三层金台之上的山字型蟠龙宝座还是空荡荡的。

    这可是少见的事,这些年来,皇帝朱元璋一直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每日举行朝会,风雨无阻。

    今天这是怎么了?

    起初众大臣尚能保持安静,但慢慢地,就越来越不安了。

    勋贵们的目光都射向领头的蓝玉,但凉国公面无表情。在蓝玉身后,刚刚从北边班师回朝的定远侯王弼和武定侯郭英对视一眼,也默不做声。

    文官那一边,以六部尚书为首,都察院、通政使、大理寺、翰林院、六科、五寺、詹事府等人都在议论纷纷,外边广场上的侍卫、宫人也都伸长脖子,探头探脑。

    景川侯曹震拿手肘碰了碰旁边的怀远侯曹兴,低声道:“圣上可不是被气着了吧?听说昨天晚上安庆公主大闹武英殿……”

    曹兴用手掩嘴:“求是去求了,没听说闹吧?”

    “闹?听说安庆公主差点拿剑杀了蒋瓛。”旁边的大都督府佥事张温凑了过来:“欧阳伦这出大戏怕是还有的唱!”

    曹震正待再说,忽闻传声太监大声喊道:“陛下驾到——百官跪迎——”

    宦官开始鸣鞭净道,所有人都停止说话,将目光集中老皇帝身上。

    老皇帝身着皮弁服,头戴镶珠嵌玉的乌纱皮弁帽,着一袭绛色纱衣,同色蔽膝,白玉佩革带,腰间垂着绯白大带,在虎子的扶持下在高高的龙椅上坐稳。

    自老皇帝坐上御座之后,奉天殿里所有的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抬头看向他。

    他的两手放在蒙着黄袱的扶手上,如龙隐云雾一般静静地俯视着下方的群臣,

    下方臣工的表情、行动他都尽收眼底,无一遗漏。

    他那目光好似没有尽头一般,不仅俯视殿内,仿佛还同时俯视着天下苍生。

    他的脸上毫无表情,但那厚薄适中的嘴唇,和那目光中偶尔流露出来的如同刀锋般的光芒,无不在显示着帝王之威。

    这便是威震四海的洪武皇帝,即便到了晚年,还是那执棰拊以鞭笞天下的布衣天子!

    值日的太监开始唱词,殿内的文武百官、殿外的侍卫和宫人,顿时黑鸦鸦跪了一地。

    数千人同声齐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老皇帝微微摆手道。

    这四个字老皇帝说得中气十足,声调虽然不高,但是奉天殿独特的构造,让他的声音清楚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就像他在耳边与你讲话一般。

    殿外再次鸣鞭,朝会正式开始。

    刑部尚书杨靖出班,正待开口说话,忽闻“咚咚咚”一片鼓声乱响,殿内众大臣包括老皇帝皆惊。

    老皇帝侧目一视旁边的虎子,虎子立时躬身回禀:“陛下,当是午门外的登闻鼓被人敲响了。”

    老皇帝恍然,这洪亮的鼓声对他和一众大臣来说实在太过陌生,因为自打立国,老皇帝将这登闻鼓立在午门后,这鼓还从来没有被敲响过。

    这时在登闻鼓旁边值日的严御史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奉天殿门口,他抬头看了一眼长长的大殿当头,龙椅上的老皇帝已经站了起来,在等待自己的报告,当即不敢怠慢,一溜小跑,这才跑到了御座前边跪下禀报。

    “启……启……启禀陛下……呼……呼……,一个叫青文胜……青文胜的巡检税吏在敲响了登闻鼓,数……数击之后,即以头触柱,目前……目前伤势严重。”

    “小小税吏如此敲响登闻鼓,想必是有天大的冤情,走,咱要亲自过去看看!”老皇帝从御座上立起身来,急急走下丹陛,往外便走。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