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宋 第六十三章 以粮为纲(1/2)
对于此时还没有发生的未来之事,杨烈也一时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释清楚。
不过,众人纷纷在第一时间表态,坚定地说:“主公指向哪里,末将等就打向哪里!”杨烈却别有一番心思,心想:“我若是指向汴梁,不知道还有多少将领愿意跟着我?”
杨烈停嘴喝茶的工夫,朱武却说:“诸位可能有所不知,我曾经去过女直诸部……”茶杯定在嘴边,却未放下,杨烈瞪大了眼睛望着朱武。他知道朱广达在胡说八道,这家伙根本没有去过极北之地。
朱武睁着眼睛说瞎话:“那金狗乃是穷凶极恶的蛮族,平生最是喜欢吃人肉,尤其是咱们大宋的女子。那金狗的头目极为残忍,他的最大嗜好就是,剖开孕妇的肚子,挖出还在娘胎里的孩儿,放进油锅里炸了吃……”大帐内传出一阵干呕之声。如果不是军法无情,只怕有人已经拔刀在手,大声吼叫道:“杀金狗!”
杨烈暗暗叹息一声,朱武不过三言两语即挑起了众人的仇恨,而他自己费了许多唇舌却没有收到多大的实效。
看来在这个时代,谣言战术确属武力以外的又一把利器,今后一定要好好利用才行。
杨烈的怒气也宣泄得差不多了,脑子里开始冷静下来。目前二次建军才刚刚开始,龙威军总数不过一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步军,面对草原铁骑巨大的机动力和冲击力,先天性的劣势一览无余。
工匠们制造出来的神臂弓,据花荣的检测,大多无法胜任远距离打击,而且弓手们在数十秒的骑兵冲锋时间内,顶多只够射击两轮。射击速度慢,密度也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挡住上万骑兵的快速冲击。
据李充汇报说,目前大宋境内普遍干旱,粮食价格也一涨再涨,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贯一石。
粮食问题始终是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购粮船航行的距离越来越远,最远已经跑到倭国的本州去买粮食。
流求的十余万人,每月至少需要消耗掉几万石粮食。钱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是流求至今还没有一块来源稳定的粮食基地。看似蒸蒸日上的流求岛内,其实危机四伏。
流求海边的土地大多为盐碱地,种下去的种子比收上来的粮食还要多,产量极其低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北港及中山两城附近的平原地区,属于不毛之地,土地贫瘠,肥力严重不足。农民们种下去的粮食,连填饱自己的肚子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如果不是流求总商会一直免费提供粮食,恐怕这十余万人,已经开始造反了。
杨烈把目光投向李充,指名道姓地问他:“子思,咱们的粮食还可以支撑多久?”
李充苦涩地一笑,回道:“因为有些存粮,再加上最近购买了一批,大致可以撑到年底。”
杨烈一楞,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最近一心扑在练兵上面,而且军营里的粮库也都堆得满满的,所以对于这些并没有太在意。
金狗那里的黑土地倒是很肥沃,可是以他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去开发那块大大的粮仓。
李充介绍说:“幸好咱们一直没有停止购买粮食,否则的话,恐怕连眼前都无法撑过去。”
严峻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大宋境内缺粮,流求本岛缺粮,倭国粮食产量也不高,那么东亚地区还有哪个国家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呢?
杨烈挥手道:“来年再去杀金狗,大家都给我听好了,训练事宜一刻也不能放松。子思及广达留下。”吃饭的问题不解决,北上灭金不过是句笑话罢了。肚子都吃不饱,谁还有精力去拼命打仗?恐怕只有不食人间烟获得神仙才有可能。
三个人你望着我,我看着你,默默地坐在大帐内,久久无人开口说话。
望见李充的鬓角出现的白发,杨烈知道他已经尽力了,于是温和地说:“子思,你也别太过忧心,相信明年必是个丰收年。”
李充却没有杨烈那么乐观,蹙紧了眉头说:“主公,刚才开会时,臣并没有说实话。”杨烈一惊,视线马上集中到李充的脸上。
朱武却插话道:“主公,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