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淑媛 第一卷 第252章 推波助澜(五)(1/2)
收费章节(8点)
第252章推波助澜(五)
小皇子没有保住。
太后听得这一消息,手中的佛珠顿时掉在地上,双唇微颤,哆嗦着说不出一句话。易姑姑早有准备,将备好的茶水端上来递到太后唇边。“太后吃口茶压压惊。事已至此,还望太后莫要生气,以身子为重,您可是刘家几百口的指望啊。”
这一句话让盛怒中的太后清醒过来。是啊,还有刘家呢永宁宫那位对她恨之入骨,她在慈宁宫一日还能压住,她若不在了,那位肯定会对刘家下手。
她长叹一声,语气中尽是悲愤,“功亏于溃啊——”
易姑姑听着眼角微酸,这宫中没有太后,哪里还有她的位置?
将茶水饮尽,太后歪在弥勒榻上,望着西侧,目光落在随夜风翻飞的纱帘上。许久,她道:“服侍哀家躺下。”
这****,太后辗转反侧,亲自值夜的易姑姑也是****没合眼,她清楚,太后在想弥补的法子。
隔日,太后由于惊怒和伤心,旧疾复发,卧病不起。
皇上到慈宁宫探病时,慈宁宫一片静谧,宫人内侍形色匆匆。见这样,他将仪仗留在慈宁宫外,由娄公公陪着去了正殿。
听见脚步声,回头见是皇上,易姑姑面露惊讶,慌忙行礼。
皇上摆手示意她免礼,问道:“母后身子好些了吗?”
“回皇上,与前段最坏时差不多。”易姑姑泫然欲泣,跪在了地上,“调养半年,太后的病本来好得差不多了,谁知可昨日怒火攻心,又****伤心未眠,好不容易调养好的病又反复了……”
“易芸,你说多了。”斜靠在大迎枕上的太后徐徐睁开眼,看向已然转过身来看她的皇上,“莫听她胡说,哀家不过有些受凉,还撑得住。易芸,给皇上搬一张锦杌过来。”待皇上在床前坐下,她慈爱的目光在皇上脸上扫了一圈,“倒是皇上,似乎有些憔悴了。北疆战事渐稳,福建倭患也去了,皇上为国事日益操劳的心本该歇一歇了,谁知后宫中又不得安宁。”
“是儿子让母后操心了。”皇上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脸色。
“后宫不得干政,国事上哀家帮不上皇上,唯有日夜诚心礼佛,求佛祖赐福于我大周。”太后看定了皇上,神色坚决,“可后宫的事情属于家事,哀家身为慈宁宫之主,却还是说得上话的。皇上膝下子嗣单薄,哀家日盼夜盼,就想着后宫哪位妃嫔能怀上龙脉,以壮皇家血脉。今年后宫接二连三传出喜讯,哀家着实高兴了一回,就是滕氏与皇后之间的前因后果,哀家也睁只眼闭只眼只当不知道。一来,是这种事情传出去有损皇家体面,二来,还是看在他们腹中孩子的份上。谁知她们不理会哀家的苦心,昨日又兴风作浪,哀家日盼夜盼的皇孙就这样没了……哀家再不出面整肃后宫,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一颗晶莹的泪珠慢慢的从太后保养得宜的右颊滑落。
皇上看着,剑眉紧蹙,“母后身子不好,何苦操这份心。这些事情,自有儿子去理会就是了。母后也说北疆战事平稳,福建倭患已除,儿子近来得闲,后宫这点小事还腾得出手来料理。”
“既是皇上体恤哀家****病榻,那哀家也就不往身上揽事了。”太后淡淡地叹了口气,“哀家许是老了,总想起从前的事情,学儿伏在哀家腿边央哀家给他说故事的情形就好像在哀家眼前一样……哀家这病,不知道还能挨得了多久,所以,哀家想求皇上让学儿留在京城陪哀家,等哀家闭眼之后,皇上再让他去荆州吧。”
“母后自有天佑,养些日子就会好起来,且莫要说些丧气的话。”皇上低声道,“再说,儿子让他去荆州,是想让他修身养性,也是替他打算。母后一心想他好,想必不会拦着罢?母后若是病中寂寞,可随时让思儿和用儿来陪您。”
皇上拒绝得毫无余地,她根本无法往下说。太后神色微僵,好一会儿才重新开口,“哀家知晓了,皇上国事繁忙,去忙吧。”
皇上依言起身,施礼之后往外走,行了两步,又止了步。
“母后的儿子的养育扶持之恩,儿子铭记于心。若刘家子孙安于做个闲散功勋,儿子向您保证,刘家的富贵荣华不会散。对了,舒雅年纪也不小了,母亲帮着看看刘家可有合适的子侄,挑一个出来交给礼部。”
太后难掩面上的惊讶,直到外面传来易姑姑恭送皇上的声音,她嘴角才缓缓露出一抹笑容。
易姑姑回来,一脸喜色,“太后,舒雅大公主深得皇上宠爱,有了舒雅大公主,这下您可以放心刘家了。”
“若不是哀家让哥哥在皇上登基后急流勇退,只在朝堂上领一份无关紧要的官职,皇上又怎会给哀家今日的允诺?也不知道这份允诺是皇上感激哀家和刘家当年的扶持,还是给刘家多年来安守本分的奖励。”说到最后,笑容渐渐幻成无奈,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是只能做到保全刘家。
从慈宁宫出来,皇上又去了永宁宫,也与先前一样,没让人通禀。
皇贵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第252章推波助澜(五)
小皇子没有保住。
太后听得这一消息,手中的佛珠顿时掉在地上,双唇微颤,哆嗦着说不出一句话。易姑姑早有准备,将备好的茶水端上来递到太后唇边。“太后吃口茶压压惊。事已至此,还望太后莫要生气,以身子为重,您可是刘家几百口的指望啊。”
这一句话让盛怒中的太后清醒过来。是啊,还有刘家呢永宁宫那位对她恨之入骨,她在慈宁宫一日还能压住,她若不在了,那位肯定会对刘家下手。
她长叹一声,语气中尽是悲愤,“功亏于溃啊——”
易姑姑听着眼角微酸,这宫中没有太后,哪里还有她的位置?
将茶水饮尽,太后歪在弥勒榻上,望着西侧,目光落在随夜风翻飞的纱帘上。许久,她道:“服侍哀家躺下。”
这****,太后辗转反侧,亲自值夜的易姑姑也是****没合眼,她清楚,太后在想弥补的法子。
隔日,太后由于惊怒和伤心,旧疾复发,卧病不起。
皇上到慈宁宫探病时,慈宁宫一片静谧,宫人内侍形色匆匆。见这样,他将仪仗留在慈宁宫外,由娄公公陪着去了正殿。
听见脚步声,回头见是皇上,易姑姑面露惊讶,慌忙行礼。
皇上摆手示意她免礼,问道:“母后身子好些了吗?”
“回皇上,与前段最坏时差不多。”易姑姑泫然欲泣,跪在了地上,“调养半年,太后的病本来好得差不多了,谁知可昨日怒火攻心,又****伤心未眠,好不容易调养好的病又反复了……”
“易芸,你说多了。”斜靠在大迎枕上的太后徐徐睁开眼,看向已然转过身来看她的皇上,“莫听她胡说,哀家不过有些受凉,还撑得住。易芸,给皇上搬一张锦杌过来。”待皇上在床前坐下,她慈爱的目光在皇上脸上扫了一圈,“倒是皇上,似乎有些憔悴了。北疆战事渐稳,福建倭患也去了,皇上为国事日益操劳的心本该歇一歇了,谁知后宫中又不得安宁。”
“是儿子让母后操心了。”皇上低着头,让人看不清脸色。
“后宫不得干政,国事上哀家帮不上皇上,唯有日夜诚心礼佛,求佛祖赐福于我大周。”太后看定了皇上,神色坚决,“可后宫的事情属于家事,哀家身为慈宁宫之主,却还是说得上话的。皇上膝下子嗣单薄,哀家日盼夜盼,就想着后宫哪位妃嫔能怀上龙脉,以壮皇家血脉。今年后宫接二连三传出喜讯,哀家着实高兴了一回,就是滕氏与皇后之间的前因后果,哀家也睁只眼闭只眼只当不知道。一来,是这种事情传出去有损皇家体面,二来,还是看在他们腹中孩子的份上。谁知她们不理会哀家的苦心,昨日又兴风作浪,哀家日盼夜盼的皇孙就这样没了……哀家再不出面整肃后宫,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一颗晶莹的泪珠慢慢的从太后保养得宜的右颊滑落。
皇上看着,剑眉紧蹙,“母后身子不好,何苦操这份心。这些事情,自有儿子去理会就是了。母后也说北疆战事平稳,福建倭患已除,儿子近来得闲,后宫这点小事还腾得出手来料理。”
“既是皇上体恤哀家****病榻,那哀家也就不往身上揽事了。”太后淡淡地叹了口气,“哀家许是老了,总想起从前的事情,学儿伏在哀家腿边央哀家给他说故事的情形就好像在哀家眼前一样……哀家这病,不知道还能挨得了多久,所以,哀家想求皇上让学儿留在京城陪哀家,等哀家闭眼之后,皇上再让他去荆州吧。”
“母后自有天佑,养些日子就会好起来,且莫要说些丧气的话。”皇上低声道,“再说,儿子让他去荆州,是想让他修身养性,也是替他打算。母后一心想他好,想必不会拦着罢?母后若是病中寂寞,可随时让思儿和用儿来陪您。”
皇上拒绝得毫无余地,她根本无法往下说。太后神色微僵,好一会儿才重新开口,“哀家知晓了,皇上国事繁忙,去忙吧。”
皇上依言起身,施礼之后往外走,行了两步,又止了步。
“母后的儿子的养育扶持之恩,儿子铭记于心。若刘家子孙安于做个闲散功勋,儿子向您保证,刘家的富贵荣华不会散。对了,舒雅年纪也不小了,母亲帮着看看刘家可有合适的子侄,挑一个出来交给礼部。”
太后难掩面上的惊讶,直到外面传来易姑姑恭送皇上的声音,她嘴角才缓缓露出一抹笑容。
易姑姑回来,一脸喜色,“太后,舒雅大公主深得皇上宠爱,有了舒雅大公主,这下您可以放心刘家了。”
“若不是哀家让哥哥在皇上登基后急流勇退,只在朝堂上领一份无关紧要的官职,皇上又怎会给哀家今日的允诺?也不知道这份允诺是皇上感激哀家和刘家当年的扶持,还是给刘家多年来安守本分的奖励。”说到最后,笑容渐渐幻成无奈,苦心经营这么多年,到头来还是只能做到保全刘家。
从慈宁宫出来,皇上又去了永宁宫,也与先前一样,没让人通禀。
皇贵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