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观 第一卷 381坏消息,好消息(3/4)
文箐心知肚明,这其实是周腾嫌弃刘氏管帐不利落,出了这么大纰漏,却是拿韦管家开刀,韦管家这人私心有没有,文箐不敢说,但这么多年没事,怎会这一次就掩盖不住了?只怕是给刘氏做的替罪羔羊。不过想起韦婆子得到这个下场,文箐心里偷偷笑。刘氏落到这个地步,完全没得周腾的心,这母亲当到这份上也算是丢人现眼了。
刘氏的报应显然不止这点,因为,京城中周珑的信儿却是来了。
曹家原预计今年成亲,但周珑那儿,只怕一时半会儿出不了宫喽。说起来,自是因先帝宣德于六月归葬,人心惶惶,宫正竟差点儿犯错,幸得周珑机灵加以补救,却是越发得太皇太后张氏的喜欢,在七月底,竟是连连拔擢,超升为五品宫正了。
长房周正的妻子吕氏亦来信,言及周珑得势,而曹家现下有些骑虎难下,在婚事上多少有点为难。曹二郎不过是生员,今年才去应乡试,是否就中举却是两说。当初周叙看中了人家来日前途,相约为婚。可是周珑升为五品,这是周叙忙了一辈子,才得到这个品级,在寻常人眼里,五品可不是比个七品高出四级那么简单了,自然是十分压人的一个品级。
婚事处于麻烦中。周珑未言及这些,却道太皇太后有言,自己可能会满五年才会被放出宫来。这意味着,还得等两年,那时周珑也就是二十二岁了。这在女官中不算岁数大的,但也着实不小,因为相对来说,曹家郎也是二十七八了,放到别的人家来说,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最关键是曹家老太太那边有意见了,娶这么一大品衔的媳妇进门,不等于是娶个公主一般难受么?
这婚事有些摇摇欲坠的感觉。文箐这么忧心着,而方氏更是又喜又哭。“要那品衔有何用啊?早生嫁人生子,我见得才是喜事啊。”
周珑升官,因庞氏早就有封诰,故而这次周珑却在信中道来日给方氏继续加封。周珑这些话并不是夸张,而是只待太子来年元旦登基,到时自然水到渠成。
如此算来,方氏也随着周珑的品衔,从开始的方孺人到方安人,日后就要与庞氏一样,成了方宜人。这点不知羡煞多少人。
周魏氏听得这消息,目瞪口呆,她自己熬了一辈子,随了周叙,才博得个魏宜人。于是,酸酸地道:“她倒是青云直上,端的是好福气。只是来得也太快了,可是需得谨慎。”
刘氏在病中听得这事,却是雪上加霜,再不出门来,只瞅到那盆栽,斜刺里长出来的那一枝哪是自家儿子,明明是那姓方养的女儿。自己一个不注意,陡地让她得了势。多年来争不过庞氏,哪想到连方氏更加不如,气得咳痰,吐出血来。
方氏却在琢磨这诰命下来,到时要不要进京拜谢。幸而这些年,命妇被召见的事已鲜而少之。
李氏瞅着那信上的白字黑字,烦躁地道:“没想到,生个女儿,竟也得这般福气。恁的是她得了,与咱们倒是无半点干系了。”再听说方氏在盘算这事,便忍不住暗里奚落道:“这诰命还没下来,到时自有分晓了,何必这么急?”事后却是道自家女儿不争气,儿子读书不好,自己想要个诰命安人都是不可能了。于是便按着儿子头,死劲让文笈在功课上多努力,真个是牛不喝不强按头。
周腾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尤其见着周同读了这么多年书,却是半点不会打理家业,于是思虑自己的家业比四弟更多,到时文笈也不会料理,只怕到孙子的份上,便早早败光了。见儿子读书不行,索性就让儿子随自己经商。他与李氏两个按着儿子朝相反的方向走,可怜了文笈,见得文简逍遥自在,就叫苦不迭。
这些话不多言,只说周珑身为女子竟给妾生母讨下封号,这事儿本就极少有,更何况还是连连升职。她在宫中经历的事,需得多少小心与谨慎,大抵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了。文箐是再一次感叹周珑这人平时不显山露水,到了关键时刻,总是出人意料,然后一鸣惊人。
而此时,出人意料的一件事却又再度发生了。孙豪从杭州返苏州的水途上,出事了。除了文箐姐弟格外关注这事外,其他人当时都不没心情来管顾,认为那是孙家郑家的事。但是,最后谁也想不到,孙豪这一出事,却是给周家的债务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关于上部申请结文的事。确实是还有一章半到两章就完结了,以及另有两个番外。
但是一文钱最近发现好多章节有错字,另有几个小小的bug需要返回去查找修改。如果明天申请结文,就不能修改了。而一文钱这几天根本没时间去一章章纠错,正好4.3回老家,带着文稿回去自己慢慢纠错。
所以把最后一章放到十多天后,到时从老家探亲回来,更新最后一章,同时申请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