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生活面面观 第一卷 381坏消息,好消息(1/4)
正文381坏消息,好消息
正文381坏消息,好消息
褚群打听到具体消息,让自家娘子来与文箐说:“那边食肆一烧光,牢里那闹事的人也翻供了,承认是邓家人指使……”
文箐从郭良那边得到的口讯,也猜到了是邓知弦眼红自己这边生意才故意叫人来使绊子,偏偏是自己这边没中计。当时确实很气愤,没想到不是不报,而是报应的时候等到了现今,这一把火,将邓家姐弟的食肆烧得残垣断壁,可算是出了口大恶气。“如今都这样了,旧事就不要再提了。四叔那日来借钱,我也不好问是谁家的钱竟是这般黑心的算帐?”
褚家娘子一脸愤慨地道:“小姐,你定是猜着了,就是那江家。”
这么一提,又提到了一个月前,褚群的一个月友借了江家的高利贷,却是被江家雇来的那些帮闲打死出了人命,褚群将这事说与文箐听,文箐暗中出了钱又让他去找李家舅舅,直接报到了衙门里。闹得江家最后反而还赔了笔钱。
褚家娘子高声说不平。“可江家就不顾虑徐家那一头了?说来说去,他们同小姐家还是亲戚,也这般逼迫三奶奶那边。房契上明明写的是三爷名下,他会不识得?亲戚间还这般利滚利……小姐,您说,江家这是故意的么?”
周腾认为江家是故意的,想到了当初自己与任家斗,当然也让江家受了损,这次江家挖这么大一个陷阱设一个套,拐带着邓知弦片里钻,最后还不是自家兄弟破财,但是这财破得太大了。于是,让周同在周荣的陪同下,去找江忱评理。
江忱来了个一概不知的姿态。“这放利钱的事,同弟,你三哥是最知情的了,前几年我是吃着亏了,哪还好继续干下去。我是有些钱,却是用来周转用的,于是寄于朋友名下,让他处置了。至于他拿来放贷还是开铺面,可由不得我管了,我只是一年收些利钱而已。”
他推脱得一干二净后,又对周荣道:“世兄,邓知弦那厮是个什么样人物,同弟怎么会糊涂到托付他来打理?就算借钱也大可以明正方顺地来找你我商量啊,不过区区三万贯,只要他开口,我这里但凡有的,怎会不借的?奈何要去借我那朋友的钱?咱们都是多年世交,又是亲戚,如今同弟在难上,说到这份上,我自然也会尽力居中斡旋,且找我那朋友商议,利钱能不能少些……”
周同晓得这是自己送上门去自取其辱,气愤不已。周荣道:“我想江兄多少得给咱们周家一点面子,他不是说他去帮着说情了嘛……”
放贷的厉家本是江家原先的管家,江家将女儿嫁于他,于是委托他打理了放贷生意,自己却将名声摆正,只做船行与当铺的生意,这几年,所赚之钱,已然到了当年沈家的光景。厉家振振有词地道:“当初邓二郎来我家借钱时,可是说得好好的,甚么一个月食肆就能进帐一万贯,这点子小钱自然还得起的。我还为他操心,怕他新开食肆不好还,提议一个月只需还两三千。如此一来,这三万来贯,寻思着不过一年也能还了,我这怎么成了黑心的了?前几个月也没去上贵宅去催讨,反而替周兄一门隐下此事不宣扬,还不就是为了给贵宅面子?要不是瞧你们情份上,邓二郎来我家焉能借到半文钱?至于借契上说的利滚利,乃是这一行的规矩,虽然都是亲里亲戚,便是兄弟俩他是明算帐的,总不能让因邓二郎一人而坏了我的规矩不是?”又言道,“周兄,你们家本来就不需借钱,却偏生找人借钱。你说我要不借便是不给你们家面子,借了你们如今又找我来算帐,我倒是好生为难的。三万贯钞,你们周家自是不在话下,与邓家是姻亲,这又是三郎的妻子开的食肆,三郎怎生不予钱给妻子经营?”
在厉家没讨到半分便宜,反而碰了一壁子灰,受了一肚子奚落与讥笑,周荣陪着周同灰溜溜地回来了。
周腾骂兄弟:“你去那家讨甚么说法?江家早是记恨于我,焉能给你半点便宜的?此时自然是少得不落井下石,他道是从中调停,你就信他?你只把人往好里瞧,哪得一个利字当头,那是半点情分也无的,人家正等着你送上门去讥笑呢,你倒是如了人家的意……早说了你莫要与邓知弦那厮往来,那是个败家的,败光了邓家如今亦来败咱们家,你不听话,现下落得这宅子转眼就是他人的了,过几天且得赶了你我到常熟乡下去住了……气死我了这口气,不出的话,我绝不罢休”
周腾一纸诉状将放利的厉家告上官府,列举了厉家这几年放利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且利钱远高于律法所限,实为不当营生,奸猾之徒,纵容不得,官府需得为民除奸,恳请严加查办。
厉家也不甘示弱,说借钱还债乃是天经地义的事,这借高利,也是当初借债人自愿,并非自己逼迫。周家借的钱不是小数目,任谁有了这大笔钱都可以置产生息过日子,当然利息也就高。邓家食肆为经营不善才走水,周家要赖帐,倚势欺人,周腾曾四处在湖州昆山等地强买田地,仗着朝廷有人在乡坊欺压百姓,着实该上报朝廷加以约束。
这口诛笔伐的官司是打上了。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