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店街 第二卷 孽海 第七十七章 浮生落照(3)(1/2)
第七十七章 浮生落照(3)
平安寨的北边是个坝子,有一个水汽蒙蒙的小湖,湖边矗立着一个厂房,厂房外围是一圈钢铁管道,善存对七七道:“那就是杨老板的凤兴制盐,外头的管子是用来排蒸汽的,专门从汉阳运来的。这里有了化工厂,你爹爹我的盐今后提炼盐碱,也不用再走大老远的路了。”
七七嗯了一声,对那盐碱厂并没有多少兴趣,却是把目光投向山谷腹地一排密密的房屋。绕过正在施工的公路,朝老路一直往里走,他们直走到寨子里。
平安寨修造于咸丰年间,最多人的时候曾居住几万人。有一些前清盐商的别墅庄园,均为三进四重的大堂院,庭院中多广植丹桂和香樟,年深日久,树冠盘成了伞状,树龄已近几百载,房屋也都是老房子,彩绘璧刻依然鲜艳如初。七七好奇地打量着那些雕梁画栋,有些房子似乎没有人住,只有一些老朽的家丁在外头晒着太阳。穷人们则住在西边,靠着山崖,有一些人住在岩洞里,就用一个竹排子做门,露天支着灶,有的连铁锅都缺着半边。
贫富差距,可见一斑。
七七皱着眉,心想,富人的房子空着无人住,穷人却没房子,住在山洞里。
善存见她郁郁寡欢,轻声道:“以后这里会变一个样子,西场的盐号可能全部都会搬过来。盐场增产,也缺人力,我们就近招工,有些没有生计的人只要能做活儿,总会有口饭吃,也不愁没有屋檐遮雨。”手一扬,指着东边坡下:“那里现在在修着防空洞,是政府出的钱,我们盐场各盐号义务派工人去帮忙,工钱我们垫付。将来打仗,这里地势好,不一定能被波及,即便真打来了,也是躲有可躲,藏有可藏。”
清末,平安寨里住着的富人渐渐均迁入清河市区,人口比当年少了许多。善存突然间得了平安寨由东至北一大块空地连着几排房屋,许多人虽知道孟家手气大,从平安寨那些老朽的地主们手中盘下地来并不算太困难,但至于究竟用这离市区甚远、又算是半个山区的地皮做什么,直到杨霈林的凤兴制盐迁入这里,众人才依稀明白,原来,孟老板是想把这里变成第二个、且是不一样的盐店街。
七七不清楚父亲带自己来见谁,但潜意识中却感觉,这个人也许与父亲拥有的这块地皮有关,可是,自己对父亲从谁手中得到这块地并不感兴趣,那么自己见这个人,有什么意义?
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只觉得有一团挥之不去的迷雾。
善存见七七缓步走着,神情有些凝肃,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坐下来歇一会儿。”他指了指一个茶铺子。
七七微笑道:“不累,走走看看也好。”
“七七,”善存忽然道,“我知道你去要了静渊天海井宣统年的老账,可看出什么名堂来?”
七七心中一跳,眼中光芒一闪,对父亲道:“天海井的账,和杜伯伯给我看过的账有些相似的地方。宣统四年,天海井和杜老板的盐号都曾经从美国进口钢丝绳,只是两家的账簿里都只是说到进货的数量,按照常理,货价、运送货物花费的时间和银两、所经路程,却都没有写在账簿上,只是在旁边不起眼的地方做了个标注,写着雍福号和美孚几个字。我后来得知,他们正是委托一个叫雍福号的运盐号去买的钢丝绳,那么林家的井灶因为这钢丝绳出了事,罪责并不应该全在林家。可是,为什么账簿上却将好多事情故意写的模模糊糊呢?”
善存听着,眼睛半闭着,看着通往前方的长长的道路和路两边鳞次栉比的房屋。
“那么你觉得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有一些事情盐号的主人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包括这个雍福号,我打听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运盐号,宣统元年的时候才开的,没有什么名气。可为什么两家大盐号的东家都要去找它来订货,而且,静渊的祖父不就是因为这次订货的钢丝绳出了事,才被抓进了官府吗?”七七很平静地说着,心跳却渐渐加快,凝视着父亲,把脚步停下:“爹爹,你要让我见的人,究竟是谁?”
善存的白发在风中微微飞扬着,他轻声道:“七七,当年把你嫁给静渊,我是有一份私心在里头。我以为有些事情能两全其美,可是到如今也不得不承认,我害了你。你的婚事是我为你安排的一个命运,如今你要和静渊离婚,这是你在为你自己的今后做选择,我心疼你,也只能尊重你的选择。这十年你是一路苦过来的,好日子屈指可数,爹爹已经老了,想趁现在活着,尽力让你过你想要的生活,弥补我的这个错。”
“爹爹……”
善存轻轻叹息一声,“今后的人生还很漫长,我不希望的女儿带着包袱过下去。”
远处巷口走来一个老者,身着素服。
七七犹疑地看了父亲一眼,再把目光转向那位缓缓行来的老者。
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平安寨的北边是个坝子,有一个水汽蒙蒙的小湖,湖边矗立着一个厂房,厂房外围是一圈钢铁管道,善存对七七道:“那就是杨老板的凤兴制盐,外头的管子是用来排蒸汽的,专门从汉阳运来的。这里有了化工厂,你爹爹我的盐今后提炼盐碱,也不用再走大老远的路了。”
七七嗯了一声,对那盐碱厂并没有多少兴趣,却是把目光投向山谷腹地一排密密的房屋。绕过正在施工的公路,朝老路一直往里走,他们直走到寨子里。
平安寨修造于咸丰年间,最多人的时候曾居住几万人。有一些前清盐商的别墅庄园,均为三进四重的大堂院,庭院中多广植丹桂和香樟,年深日久,树冠盘成了伞状,树龄已近几百载,房屋也都是老房子,彩绘璧刻依然鲜艳如初。七七好奇地打量着那些雕梁画栋,有些房子似乎没有人住,只有一些老朽的家丁在外头晒着太阳。穷人们则住在西边,靠着山崖,有一些人住在岩洞里,就用一个竹排子做门,露天支着灶,有的连铁锅都缺着半边。
贫富差距,可见一斑。
七七皱着眉,心想,富人的房子空着无人住,穷人却没房子,住在山洞里。
善存见她郁郁寡欢,轻声道:“以后这里会变一个样子,西场的盐号可能全部都会搬过来。盐场增产,也缺人力,我们就近招工,有些没有生计的人只要能做活儿,总会有口饭吃,也不愁没有屋檐遮雨。”手一扬,指着东边坡下:“那里现在在修着防空洞,是政府出的钱,我们盐场各盐号义务派工人去帮忙,工钱我们垫付。将来打仗,这里地势好,不一定能被波及,即便真打来了,也是躲有可躲,藏有可藏。”
清末,平安寨里住着的富人渐渐均迁入清河市区,人口比当年少了许多。善存突然间得了平安寨由东至北一大块空地连着几排房屋,许多人虽知道孟家手气大,从平安寨那些老朽的地主们手中盘下地来并不算太困难,但至于究竟用这离市区甚远、又算是半个山区的地皮做什么,直到杨霈林的凤兴制盐迁入这里,众人才依稀明白,原来,孟老板是想把这里变成第二个、且是不一样的盐店街。
七七不清楚父亲带自己来见谁,但潜意识中却感觉,这个人也许与父亲拥有的这块地皮有关,可是,自己对父亲从谁手中得到这块地并不感兴趣,那么自己见这个人,有什么意义?
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只觉得有一团挥之不去的迷雾。
善存见七七缓步走着,神情有些凝肃,问道:“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坐下来歇一会儿。”他指了指一个茶铺子。
七七微笑道:“不累,走走看看也好。”
“七七,”善存忽然道,“我知道你去要了静渊天海井宣统年的老账,可看出什么名堂来?”
七七心中一跳,眼中光芒一闪,对父亲道:“天海井的账,和杜伯伯给我看过的账有些相似的地方。宣统四年,天海井和杜老板的盐号都曾经从美国进口钢丝绳,只是两家的账簿里都只是说到进货的数量,按照常理,货价、运送货物花费的时间和银两、所经路程,却都没有写在账簿上,只是在旁边不起眼的地方做了个标注,写着雍福号和美孚几个字。我后来得知,他们正是委托一个叫雍福号的运盐号去买的钢丝绳,那么林家的井灶因为这钢丝绳出了事,罪责并不应该全在林家。可是,为什么账簿上却将好多事情故意写的模模糊糊呢?”
善存听着,眼睛半闭着,看着通往前方的长长的道路和路两边鳞次栉比的房屋。
“那么你觉得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有一些事情盐号的主人并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包括这个雍福号,我打听过,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运盐号,宣统元年的时候才开的,没有什么名气。可为什么两家大盐号的东家都要去找它来订货,而且,静渊的祖父不就是因为这次订货的钢丝绳出了事,才被抓进了官府吗?”七七很平静地说着,心跳却渐渐加快,凝视着父亲,把脚步停下:“爹爹,你要让我见的人,究竟是谁?”
善存的白发在风中微微飞扬着,他轻声道:“七七,当年把你嫁给静渊,我是有一份私心在里头。我以为有些事情能两全其美,可是到如今也不得不承认,我害了你。你的婚事是我为你安排的一个命运,如今你要和静渊离婚,这是你在为你自己的今后做选择,我心疼你,也只能尊重你的选择。这十年你是一路苦过来的,好日子屈指可数,爹爹已经老了,想趁现在活着,尽力让你过你想要的生活,弥补我的这个错。”
“爹爹……”
善存轻轻叹息一声,“今后的人生还很漫长,我不希望的女儿带着包袱过下去。”
远处巷口走来一个老者,身着素服。
七七犹疑地看了父亲一眼,再把目光转向那位缓缓行来的老者。
善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