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玄幻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六十八章:东成西就

龙的力量—南海扬 第六十八章:东成西就(12/16)

。当时印度不仅成为亚洲最早拥有火车和铁路的国家而且铁路总里程一直雄踞亚洲第一。1924年印度政府将整个铁路系统收归国有从基础建设、管理运营到财政支出都由政府控制。1947印度独立后新德里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以使仅有蒸汽机车的铁路系统迈向现代化。最终印度铁路总长度约为6.3万公里拥有大小近7ooo座火车站每天货物运输总量为14o万吨日运送旅客达14oo万人次也就是平均每个印度人一年可以出行4次以上。



     但是如此庞大的体系却有着它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铁路系统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行政机构雇员更过15o万人甚至过了印度6军的总人数。但是这个如此庞大的机构在财政上却始终入不敷出。为了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转印度政府每年都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拨款。这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多见的情况(在同样是人口大国的中国更是不可思义的事情)原因只有一个—印度人逃票成风。连一向都主张宽容和博爱的印度精神领袖—圣雄甘地都出过“铁路不能为慈善而运营”的呼吁但是印度政界却始终热衷于以“资助换选票”的做法。最终在印度客运服务占到铁路运输总量的2/3但收入却只占总收入的1/3。根据印度铁路部门的统计数据印度的铁路系统每运送一位旅客1公里便要损失15派士(合o.oo3美元)。收入在不断下降支出却逐年上升。每1oo名铁路雇员中就有73人是退休职工他们的养老金占了印度铁路总收入的近15%。而今后几年内退休员工还将不断增加养老金的放使得本已不堪负重的铁路财政负担雪上加霜。



     越来越沉重的负担早已压的古老的印度铁路系统喘不过气来从建成至今印度从未对其铁路设备进行过全面彻底的改造。因此印度铁路安全事故频频虽然过去几年来铁路部门已开始更换不符合标准的铁轨但要把6万多公里铁轨全部更换却还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投入。而这场与中国的战争更成为彻底压垮印度铁路系统的沉重一击。与青藏铁路的负荷运转想比印度的铁路系统竟连预定运力的8o%都无法完成一方面是如火如荼般全面展开的战线一方面却是后方堆积如山却无法前送的补给物资。而资金和设备的贫乏更令中国空军对印度铁路系统的间歇轰炸成为了难以弥补的创伤。当中国6军的山南突击集群全面夺取西里古里走廊之时印度6军原定计划派往格蒂哈尔到巴特那沿线的兵力仅有不足35%抵达预定位置。



     因此卡尔马特中将并没有对格蒂哈尔到巴特那一线寄予更多的希望在印度北方邦组建的1o个整编动员师以巴特那为集结中心伺机威胁中国远征军的侧翼。而印度6军真正还可以一战的野战精锐—第1集团军所属的1个平原步兵师、1个山地师和3个独立旅则被布置于加尔各答以北的波卡罗到杜尔加布尔一线。从战略态势上来看印度6军在东部地区的部署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口袋阵左翼是巴特那的1o个动员师右翼是正从孟加拉地区撤出的印度6军第3、第4和第31这三个主力集团军。而在这个巨大口袋的底部则是印度第1集团军所构筑已久的防线。但纯从兵力上讲印度6军在东部地区依旧有近4o万人的庞大兵力似乎大有一口吃掉敢于向南冒进的中国6军山南突击集群之式。



     “这些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我们根本不具备围歼中国精锐集团军的能力。甚至只要中国6军起攻击第1集团军的防线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虽然部署之上依旧雄心勃勃但是卡尔马特中将却清楚的知道印度6军根本不具备一战之力。印度6军以前一向自称为“装备二流武器的一流6军”但是作为6军元老的卡尔马特中将却清楚的知道就印度6军整体而言他们更应该称为“装备着二流武器的三流6军。”的确印度政府每年都会从国家财政之中划拨出大量的资金用于武器采购。但是这些准现代化的武器更多的用于装备海、空军以及6军之中的少数精锐部队。相对于那些已经损失在马六甲地区的精锐而言目前正在保卫印度本土的大多数印度6军普通部队所拥有的武器数量或许只能用可怜来形容。那些刚刚从征兵中心走出来的所谓整编动员师中一个拥有755名士兵的步兵团只配备6门火炮、12具火箭筒、144枚手榴弹、8挺通用机枪、72挺轻机枪和一些制式步枪。火力强度甚至还比不上二战时期以这样的部队去威胁中国6军的侧翼恐怕只能起到最原始的威慑作用。



     果然随着中国6军兰州军区的甲类集团军—第21集团军所属各部队进入战区一场灾难先降临在了这些乌合之众的身上。中国6军第21集团军东路攻击集群突袭了集结于蒙吉尔的印度6军整编动员第4步兵师从而揭开了“加尔各答战役”的序幕。蒙吉尔突出部内集结的印度6军3个整编动员师所组成了近5万人的防御部队在不到12个小时之内便土崩瓦解。而就在印度东部战区的高层预计中国6军会先行由第21集团军攻陷巴特那以解除侧翼威胁之时。中国6军第21集团军西路攻击集群—第61摩托化步兵师也同步开始了从西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