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学宗师 第三十二章 千古绝唱(1/2)
与孟唐边说边笑,校长遂将目光投向纸上,入目便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七个大字。
还未看及正文,校长就将目光再次看向孟唐,问:“孟老师你这念奴娇是什么意思,是词牌名?还是属于题目?”
孟唐闻言,这才想起这个世界并没有‘念奴娇’这个词牌,不过他心中也不慌,酝酿了片刻,缓缓对校长回道:“校长,这念奴娇是词牌,后边的赤壁怀古才是正文的题目。”
“哦?那孟老师,你这个词牌是如何来的,能够和我详细说说?”品读诗词,首先是要将题目词牌的意思给弄懂了,不然读着总感觉会有大意未明不知所云的纠结。
不过,前世地球的词牌名大多都与诗词的正文无关,这个世界也差之不多,有着相通之处。
孟唐道:“是这样的,昨日我回去的时候,无意之间听见了一些古典的音律,所以触景生情,一时想到了唐代的一位歌姬,名叫念奴。传说唐代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她通晓音律,在玄宗时期的造诣无人能及,我也是一时兴起便取念奴为词牌名,意在赞美她的演技。这点校长您不用过于纠结,正文的意思还是在后面的‘赤壁怀古’四字!”
这个世界的规则,从唐代初期就发生了变化,但不知是上天故意为之还是怎的,原本历史上的诸多名人都存在,但唯独做过诗词的文人却是消失得一干二净,连影子也没有。
同样随之而来的,便有《念奴娇》、《蝶恋花》、《忆江南》、《菩萨蛮》……这些词牌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但随着历史上文学大家的消匿,它们也只存在于另一个世界的尽头。
听了孟唐的解释,校长对其又是高看了一眼,没想到他竟是还有着对音律方面的爱好,想来既然能够触景生情,必然也是通晓不少。不过校长倒是会意错了,孟唐自然对于音律一窍不通,方才所言全是为了蒙混过关而编造的谎言罢了。
目光又转向纸上的文字,校长开始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整首词,正好百字,为仄体正格。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
但饶是全词不过百字,却硬生生让校长花了近十分钟的时间才堪堪阅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好好好,写得好!”读完之后,校长嘴里不断念叨着开头三句,一时之间竟是沉浸在此词的意境中难以自拔。
又是盏茶时间之后,校长回神,继而神色振奋地看向孟唐,心潮激荡,连说都不太利索了:“孟……孟老师,这首词真的是你在昨日即兴完成的?”
孟唐闻言,自然知道校长的意思,不过他却明白不宜太过锋芒毕露,才华得有,但不能超越了人类所能认知的极限,所以他这样说:“校长,这首赤壁怀古的确是我昨日刚刚写出来的,下午的时候不是还和你通过电话吗,本来是想要当即给你看看的,但你去拒绝了。不过,这首词却不是即兴创作的,以前早就有了类似的想法,昨日创出,也只是将其完善一番罢了。”
“纵然不是即兴创作的,那也十分了不起,孟老师你的这首词实在写得太好了。首先是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以及对千古以来无数风流人物的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你自己的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不过孟老师,你似乎是没有多大年纪啊,难得你有这番感触,可叹啊。”校长对这首词做了简单的点评。
孟唐讪笑一声,其实校长最后所言,正是整首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