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穿三国之客蜀 回师长安(1/2)
彼时李严大军驻扎在了豫州颍川郡许昌,马谡与楚翰带军驻扎在了荆州南阳郡宛县,此时正带人来洛阳与诸葛亮会师,商议下一步该如何动作,至于李四良,在他带着陈斐回到军营的第三天便遣了姜维前来与诸葛亮谈判。
李四良虽对土地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却不能寒了僚属们的建功立业之心,所以这次与诸葛亮的谈判底线则是楚军是不会自司州撤军的,如今司州河南尹一郡有半数之地在楚军手中,在姜维来谈判之前,诸葛恪已然带大军北上意欲把河内郡揽下,诸葛亮听了也暗自皱眉不已,这个结果是他预料之中的,弄不好魏延与邓芝的大军还会与诸葛恪相遇。
至于追缴曹氏余孽,也由诸葛恪一路军来完成,希望诸葛亮给他的属下打个招呼两家的军队见了莫要内斗,待曹贼余孽受缚,再论军功来分冀州之地。
至于幽州,楚汉双方都未曾提起,看来李四良意欲一人独吞,诸葛亮则又意在幽州,然幽州之地与青州隔海挨着,与蜀军却隔了冀州,弄不好幽州之地会落入李四良手中。[ ]
然事已至此,诸葛亮也是无能为力,他不可能越过冀州直达幽州,况且司州还有李四良大军阻隔,如今两家算作盟友关系,现在最为关键的是谁能捉到曹睿。
定下了结盟的基调,楚军答应了将军队自洛阳撤兵,驻扎在偃师,亦是与洛阳相隔不过百余里,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与一干蜀臣都看出了李四良不会轻易退出司州之地,那么以洛阳为都城这一计划便要流产了,总不能把都城放在敌人眼皮底下吧,这样一来,国内对于迁都长安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诸葛亮与相府的随军掾吏也认为是时候该布置迁都一事了。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蜀道艰难,信息多有不便,迁都长安也方便统筹全局。
诸葛亮的中军就此在洛阳驻扎了下来等待李严与马谡的成功会师,建兴九年三月中,李严与马谡的大军前后脚来到了洛阳。李严在这次北伐战役中立下的功劳也是不少,荆州与豫州之地他是主力,也算没有弱了他托孤之臣的名声。
在洛阳会师之后,诸葛亮为了便于管理,撤销了原司州(这其中主要是长安作为都城,洛阳最多是陪都,原是中央直辖的司州便应该以长安为中心),将包括长安在内的雍州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以及原司州的河东郡、弘农郡、河南尹部分包括洛阳在内划分为一州定名为新司州,原司州平阳郡划为并州之地,自然,这其中也有诸葛亮身兼司隶校尉一职的因素在内。[ ]
李严得知了诸葛亮有意回返长安主持中枢,便跃跃欲试要出军北上取追击曹睿,两定都城之功他李严一个没抢到,当然想去抢曹睿这个功劳,然却被诸葛亮安排镇守在了洛阳,美其名曰是为了防楚军。虽然给他迁了侯爵晋封为南阳侯,可这玩意是虚名,压根没有什么封地食户,当然还迁了他的官职由前将军迁为骠骑将军,然在李严看来这不过是对自己的一个安抚罢了。。于是李严又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像当年他镇守在与吴国为邻的永安一样,今番又被迫镇守在了洛阳,而不到百余里外,虎视眈眈的楚军可不是当年的吴军。据说李严得知此事后气的在家大骂诸葛亮诸葛村夫,这个称呼还是在两军阵前被魏军给叫响的,如今听到仅次于诸葛亮地位的李严破口大骂,一时间在蜀中官僚之间风传,而诸葛亮却视而不闻。
留李严镇守洛阳,他便欲回师长安主持迁都一事,又遣了马谡与楚翰增兵冀州,伺机夺取幽州之地,安排布置完毕这些已然是建兴九年五月,他带大军回到长安的路上又因抚民耽搁许多时间,到长安时已经是八月份。
自去年春开始,诸葛亮便留诸葛乔在长安监督修葺工程,如今过去一年多,长安气象一新,在原有宫殿旧址上建造了新的皇宫,虽规模并不大,然比起原益州牧官邸改造的皇宫已然扩建不少,新的丞相府也修建完毕。
彼时的长安几乎是焕然一新,最吸引人眼球的并不是恢弘的皇宫与丞相府的修建,而是长安大大小小的街道竟然全部没用青石大板铺地,而是用的长安百姓不认识的沥青铺就,彼时车官城的许多科研副产品已经运用到了日常生活,而这沥青则是四川盛产的天然沥青,自遥远的四川盆地运输而来,并非没有功业沥青,而是天然沥青的危害较少,长安作为都城,选材自然要最好的。
诸葛亮到长安时虽然新的丞相府与皇宫已然落成,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