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冰火大明 > 1.1 得国最正的开国皇帝

冰火大明 1.1 得国最正的开国皇帝(2/2)

勃然大怒,立即要依法将三人处斩。胡大海的都事(秘书长)王恺见要斩他老板的少爷,慌忙找到朱元璋,力陈不可。其实王恺也未必完全是出于私心,他劝得确实很有道理。当时的形势是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三家争夺南方义军的统一,朱元璋实力略强,但又地处南京江淮一代,处于江浙的张士诚、湖北的陈友谅两家夹击之下,形势还没有彻底明朗,胡大海这种级别的战将并非只有在朱元璋这儿才找得到工作。此时胡大海正带着主力部队去攻打张士诚,你偏偏把他儿子给宰了,且不说他极有可能会带着大军投敌,就算不投敌也难免动摇他的军心。更深入一点讲,当时朱元璋离开南京大本营,来到胡大海主管的婺州前线,而胡大海带着主力在绍兴作战,无论他投敌还是溃败了,张士诚都会向婺州扑来,朱元璋跑都来不及跑。也不知到时候遍布婺州的胡大海部将会不会把朱元璋捆起来进献给张士诚,所以此时杀胡大海的儿子显然并不明智。事实上有一个不错的折衷办法——先把胡三舍收监,等胡大海打完这一仗回来,再行论罪。是的,一般人都会这样考虑。

但朱元璋不是一般人。

朱元璋只说了一句:“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不但要立斩胡三舍,而且还是亲自拔刀斩了!

严惩违法乱纪的贪腐行为,不为任何外部因素所扰!要反腐,就要有这样的气度!

事实上,朱元璋的这种决心气魄这也不能简单地以什么雄才大略、心胸气度来解释,而是他确有更长远的打算。贪腐对国家,对政权,并非冲击性的伤害,而是一种侵蚀性的慢性病。很多王朝先天带病,但世间本无尽善尽美,对于很多封建统治者而言,带点贪腐这种小毛病,问题并不大。更何况,贪腐最直接的受害者是百姓,又不是统治者自身。有些统治者恰恰还要放纵一点贪腐,以换取权贵的支持。所以很多人也认为,对于极低程度的贪腐,最高统治者完全能够容忍。

我们不妨从更阴暗一点的角度来揣度,不仅是老朱,其实小胡也有更长远的打算——分析测试一下未来的皇帝。

当时离明朝建立还有十年,很多人已经能够大致预料,朱元璋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皇帝,胡三舍也将成为开国勋贵。开国勋贵们提着脑袋打江山是图啥?可能有些人是确实为了更崇高的目标,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带着打下花花江山供自己享用的思想,比如胡三舍。那未来的老朱皇帝会容忍开国勋贵们开捞到何种程度?这个就需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小胡就从贪污少许军粮试起,如果老朱容忍了,那下一步可能就是贪污大量军粮,再下一步是贪污军饷,再下一步是盗卖军资……走到某一步朱元璋受不了,问责下来,这便可以判断他大致的容忍边界了。有了这些实验数据作支撑,才好为明朝建立后大规模开展贪腐活动时到底捞到什么程度提供依据。客观地说,胡三舍这个实验方案既符合科学方法,也符合自古以来官场惯例,而且仅就这一步来说实验还挺成功,得到了很明确的实验结果——尽管这或许并非他想要的理想结果,但至少是一个很明确、足以形成论断的结果。如果当时有SCI,绝对可以发一篇高影响因子的cover article——当然,第一作者的名字要打上一个框。

稍微有点意外的是实验结果出得太快,第一步就大大突破了朱元璋的容忍边界,还搭上了一条小命。而当那些抱着和胡三舍类似心理的人看到他这篇SCI,一定非常震撼,当然这也正是朱元璋想要的效果。他冒着被胡大海叛变的巨大风险,亲手斩杀只有轻度贪腐行为的胡三舍,向所有开国勋贵亮明了态度——我的容忍度就是零容忍!我不怕我的大将扰乱军心,我不怕他临阵叛降,我不怕他反戈一击,我甚至都不给他一个机会求情,就在他率领大军拼杀在前线时宰了他的亲儿子!只因他儿子沾上一个贪字,这就是我对违法乱纪行为的态度,这就是未来大明王朝对贪官污吏将要采取的态度!

当然,贪官是没有被吓退的,即使面对朱元璋这样史所罕见的对手,他们仍会做困兽之斗。事实上,明朝毕竟接手了元代的官僚体系,其腐朽程度同样史所罕见。明朝建立后,贪官污吏开始逐渐冒头,明太祖残酷镇压,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明初四大案”,牵连者恐在十万以上,甚至牵连到民间大户,可以说是拿着新王朝统治根基做赌注的刮骨疗毒。这场对决,实则比徐达、常遇春摧枯拉朽般推平元军的战争更要激烈百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猜您还喜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