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只缘感君一回顾 老宅院里的女人(5/6)
对不起,莺莺。请原谅我一时的糊涂。相信我,我是爱你的。虽然相爱的道路悠远漫长,但我还是决定坚持下去。不管前面的路还有多远,不管路途中的荆棘会怎样为难我们,我都会一直陪伴着你走下去。哪怕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秒钟,我也会始终守在你的身边。我会陪你爬上那高高的大雁塔,为你采来天边那朵最美丽、最纯洁的云彩;我会扶着你柔嫩的腰肢共游曲江,为你捧起最清冽的那一泓池水。
远处,梨园的曲声透过宫墙传到宫外,一直传到靖安坊深处,传到元氏老宅的绣楼上。那夜,他一直守在后院的辛夷树下,替二姐等待着那个再也没有出现过的少年情郎,也在替莺莺等着自己的回归。“他是不会再回来了。”二姐忧郁的声音在他心头默默徘徊,宛如莺莺害怕他一去不回。在普救寺的那些个漆黑的夜里,他只有在看到莺莺疲惫的身影走入夜幕中,才能放下心来。每个夜里,他都在西厢焦急地盼她逶迤而来,可每次托起她飘香的粉腮,内心却又无法平静了。他不知道这样做到底是错是对,莺莺还是个未谙世事的少女,如果自己不能给她幸福,她会不会也像二姐那样,为了等一个本不该等的人而毅然削去青丝,从此青灯木鱼伴天明呢?
不!莺莺!我爱你!我不会辜负你的!你本是我的表妹,也是出身官宦人家的千金之躯,这样的婚姻门当户对,元氏家族的人没有理由阻止我们的结合。元稹轻轻抚着莺莺的额头,在心底默默安慰着自己,莺莺,请你相信我,回到长安,我一定会把咱俩的事禀明母亲大人。她老人家生着一颗金子般纯净和善的心,如果她知道你我是如此的相爱,她一定会笑着接纳你成为元家的儿媳。噢,莺莺,还需要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吗?你在我心里是怎样的位置,难道还不能从我看你的眼神里读出来吗?表哥?不,请别再叫我表哥,叫我微之。元稹眼眸里闪着晶莹的泪花,他紧紧捏住莺莺纤弱无骨的玉手,放到自己蹦跳不停的心口,生怕一松手,她便要缥缈而去。透过烛光,他从莺莺迷茫的眼神里看到了她也在等待,也在期许。天色微明,等红娘接莺莺离开西厢的那一刹那,他看到她久久徘徊在门前,不忍离去的模样,心宛若硌到碎石子上,被硌得生疼生疼。
“小九,如果你爱她,就去找她;如果你还惦念着父亲大人的遗言,就放弃她,不要再拖泥带水,让两个人都痛苦。”二姐凄婉的声音再次回响在他耳畔,他的心陡地一下又被某种神秘的东西紧紧攫住了。到底是去找她还是绝情地弃她而去?他不知道。已经是冬天了,莺莺早就该收到那封绝情的信笺了,她现在的心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的痛?
那一夜,他披风戴雪,坐在辛夷树下一壶接一壶地喝着酒。他想把自己灌醉,可为什么他的心里分分秒秒都还藏着她的影子?雨很大,却浇不灭他内心深深的绝望。他爱莺莺,可母亲大人却对这门婚事有不同的看法。母亲郑氏和莺莺的母亲本是同族姐妹,算起来,莺莺还是她的姨甥女,可她对亲上加亲的婚事并未提起多大的兴致,只是提醒儿子时刻牢记父亲的临终遗言,像崔氏这样亦已式微的家族,如果跟他们结亲,又如何能帮助元氏家族光耀门楣呢?郑氏盯着儿子轻轻叹了口气,抿一口茶,什么也不说,该怎么办就由他自己掂量吧。
元稹知道,母亲虽然没有坚决反对自己和莺莺的婚事,但心底却是一万个不同意不情愿。郑氏一直希望儿子能够攀结一门好亲事,而莺莺那样的门庭又如何能在仕途上助儿子一臂之力呢?
莺莺!教我如何安置你才好呢?母亲大人对我寄予了太多的期望,我不能让她老人家失望,可你知道我有多么的爱你,这世上我想娶的人只有你一个,但我真的不想伤了母亲大人的心。我……我可以不在乎性命,可却不能让母亲大人下半辈子都活在忧郁愁苦之中。莺莺,你教我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他记起小时候,母亲大人一直跟他叮咛的一句话,她说:“九儿,你一定会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臣的。只要你肯用功读书,只要你肯努力上进,就一定能完成你父亲的心愿。”心愿?他满眼噙了泪,为什么他的爱情要被这样的心愿牢牢禁锢,难道要光宗耀祖,就必须抛弃自己最最心爱的人吗?他愤懑地扔掉手中的酒壶,仰天大恸。他恨,他怨。他再次跌坐地上,朗朗吟起那首寄给莺莺的《菊花》诗来: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