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陆游:愿我如星君如月 > 第二章 寂寞沈园

陆游:愿我如星君如月 第二章 寂寞沈园(1/4)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沈园之二》

一缕幽怨的箫声,斜斜地掠过花格木窗,渲染了我意犹未尽的情愫,如水长流。恍惚里,我聆听着西施用哀恸捣碎流云的脚步声,仿佛看到唐琬的泪水缀在白莲之上,瞬间凝成陆游的小窗留月。

窗外,乌篷船载着多情的红男绿女,穿过时间的长河,缓缓泊到兰亭鹅池里,采一束天光云影,迅即晾干成王羲之恣意洒脱的墨韵,明媚了古往今来所有的世界。远处,石拱桥连接着她弯弯的情结,摘一抹白鹅飘然的舞姿,嗅着不知从哪家作坊逸出的女儿红酒香,沉浸于水乡的绰约风情里,水袖的翩跹,走不出的仍是她那伞蒙蒙细雨。

在这秋雨阑珊的季节,我忽地想起了他的《钗头凤》,一种淡淡幽幽的美丽便从字里行间浸溢而出。或许,是古人的情绪浸染所致吧,我也莫名地感伤起来。不是因为秋雨的凉,不是因为秋雨的愁,只是一种倦倦的思、轻轻的怨,没来由地,自沉寂已久的心底瞬间铺天盖地地袭来。

记不清曾几何时,我也是如此地倚楼听风看花落;记不清有多少的前尘往事,一如前世的梦幻落在了无人问津的角落。一直以来,我是心灵寂寞的守更者,习惯在文字里放纵自己的灵魂,寄托淡淡的不羁和无奈的期盼;一直以来,我是自我世界最孤傲的舞者,习惯了和自己的只影跳着世上最美也是最古老的舞蹈。

八月,秋雨来了,湿了一地的落红,便想去目睹这江南烟雨的朦胧,看她温柔而多情的烂漫,看她在风中尽情地飘洒。只是一夜之间,残夏的酷热便消逝得无影无踪,有丝丝的凉意涌上心头,袭上体肤;又是一夜之间,便见得叶落纷飞,满地凋残,转瞬就平添了几许飘零与凄凉。

狂风扫落叶,卷起的是生与死的眷恋,那滴滴的伤残终于在彼此的凝望中变作了蛹化的飞蛾,用自己最绚烂的姿势扑向熊熊燃烧的火焰,给世人带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美。生命轮回,重生的艰辛和新生的惊喜,是无与伦比的执着和坚强,只是,人生又曾如此几何?

秋雨是多情的,正因为此,才有了古人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是伤感的,正因为此,才有了古人的“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雨,尚未停歇,心思却如妁红的枫叶悠然盛开,无限温柔地绽放在风中,妖冶地燃烧着她的无边风情。那时那刻,我在落英缤纷的绮丽与萧瑟中望穿了秋水,一直在等待伊人从秦时明月汉时风中走来,一直在等待伊人奏响唐人的琴瑟宋人的洞箫。于是,便随着晶莹剔透的心事,和那总流连在天幕间的悲情人儿,一起走进那凝结了千载缠绵与悲怆的沈园。

十指紧扣,我用一曲流水清音,轻轻弹出一幕烟雨江南,只聆听这细雨中的轻语呢喃,任清泪在思念后滴落成渊,任文字在心间曼舞成花。东风破,皓月明,烟雨潇潇,似闻当年离索声,又哪里去找寻那年的依依倩影?沈园虽为私人花园,与陆游、与唐琬,并无直接关联,但后人却已将她看成陆游的园,看成唐琬的园,看成爱情至上的园,怎不让人在流连徘徊时生出丝丝悲恸?一阕《钗头凤》,引来的是无数有情之人络绎不绝地前来凭吊千百年前的古老爱情。然而,当每个身临其境的人用自己那颗敏感的心感受着他们的心伤时,倾尽所有却不能留住他们华美的一瞥。只能任所有的梦,都在这滚滚红尘中浮浮沉沉,来了又去,去了又来。

到绍兴的第二天,我们去游览了沈园。那一日,沈园的天,阴沉沉的,风吹在脸上有丝丝寒意。远处,淡淡的古乐缓缓地飘来,悠悠扬扬,虽说一听就知道是电子乐器演奏的,我的心却依旧感动着。要知道,唐琬逝去后,哪里又能寻得那抚琴的红酥手呢?

低低的琴声,带来的是几分冰凉的忧思,几分潮湿的惆怅。是啊,这里是沈园啊,如果没有《钗头凤》,如果没有那出爱情悲剧,沈园似乎也就没了灵气,亦不会拥有有别于其他江南园林的那份闲暇和从容。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早已跨越了时空的界限,长年累月地留滞在沈园;而那两阕感人肺腑的《钗头凤》,业已随着陆游与唐琬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萦绕在沈园的每个角落,依旧在八百年的风雨里哀哀地唱着,在南宋的历史画卷中摄人心魄地展现着。

整个沈园并不大,亦不甚壮观,园内水榭如云、花木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