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牙海盗 张居正(1525一1582)(5/6)
,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竞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
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
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
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
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
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
不能不及时注意啊!”
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明神宗就说:“对呀,做君王
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
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
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
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
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
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
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
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
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
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
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
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
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
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
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
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
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
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封建的礼法,他必须离职
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
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
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
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起来,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
监在内宫用各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
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
明穆宗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张居正因为才能出众,得到穆宗的信任。公元1572年,
穆宗死去,太子朱翊钧即位,就是明神宗。穆宗遗命张居正等三个大臣辅政。
明神宗即位后不久,张居正成了首辅。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
样,辅导年才十岁的明神宗。他编了一本有图有文的历史故事书,叫做《帝鉴图说》,每天
给神宗讲解。神宗看到这本书很高兴,兴致勃勃地听张居正讲解。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
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
不能不及时注意啊!”
明神宗连忙点头称是。
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明神宗就说:“对呀,做君王
的应该把贤臣当作宝贝,珠玉有什么用呢?”
张居正见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很高兴地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
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
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
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那个时候,沿海的倭寇虽然已经解决,但北方的鞑靼贵族还不时侵入内地,成为明王朝
的很大威胁。张居正把抗倭名将戚继光调到北方,镇守蓟州(在今河北北部),戚继光从山
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上修筑了三千多座堡垒。戚家军号令严明,武器精良,多次击败鞑靼的
进攻。鞑靼首领俺答表示愿意和好,要求通商。张居正奏明朝廷,封俺答为顺义王,一面和
鞑靼通商往来,一面在边境练兵屯田,加强防备。以后二三十年明朝和鞑靼之间就长期没有
发生战争。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也安定多了。
当时,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任命专
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
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原来,由于朝政**,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
来越穷。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经过清查,查出了一批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
这一来,使一些豪强地主受到了抑制,国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
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
多少减轻一点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花了十年努力,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十分**的明朝政治有了转机。国家的粮
仓存粮充足,足够支用十年。但是这些改革自然触犯了一些豪门贵族的利益。他们表面不得
不服从,背地里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在张居正执政的第五年,他的年老的父亲死在江陵老家,按照封建的礼法,他必须离职
守孝三年。但是张居正怕他一离开,正在进行的改革受到影响。在明神宗和一些大臣的挽留
下,他让他儿子奔丧,自己留在京城任职。这一来,就有不少人抓住张居正父死不奔丧的
事,大做文章,纷纷向明神宗上书弹劾,有人甚至在大街揭贴告白攻击张居正,闹得满城风
雨。后来,明神宗不得不下令,再反对张居正留任的一律处死,攻击才平息下来。
张居正的权实在太集中了,明神宗渐渐长大起来,反而闲得没事干,就有一批亲近的太
监在内宫用各种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yb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