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人亦醉---宋 > 第一卷 蝴蝶 第八十一章 薪火

人亦醉---宋 第一卷 蝴蝶 第八十一章 薪火(1/3)

        生活在前进,是因为希望在前进。

        ---特罗耶波尔斯基《白比姆黑耳朵》

        天色蔚蓝耀眼,带着那种即将变成火红的橙黄,就象金属过于接近炉火时一样。

        额头上的绷带还没有拆下,苏瑛歪在一张藤椅上,一件宽大的袍褂盖在身上,苍白的脸上游动着几丝生命的血红。

        空气颤抖着、闪着光,寨子里的狗都停止了叫唤,只有一群一群的小蠓虫欣赏着太阳的酷热,蜻蜓在空中闪闪的飞旋着。

        苏瑛把手微微一举,朱长荀把蒲扇放了下来,又凑近了,轻轻的扶着苏瑛的手,放好了。

        “这风都是热的。窑赖儿,快把西瓜分与各位头领。”

        韩猛只穿了个短褂,一阵猛啃,那片西瓜只剩下块皮了。

        “这倒是沾了三弟的福了,今儿这稀罕物倒是又甜又沙,解渴的紧。”  韩猛抹了一把嘴,“呸、呸”几声,从嘴里吐了不少西瓜子。

        “哥哥受用,便多用些。”  苏瑛一摆手,朱长荀稍微楞了一下,赶忙着把摆在苏瑛面前的一片西瓜送到了韩猛面前。

        “不用了。这物件,只怕吃惯了,日后没处寻它,岂不叫俺烦闷。”  韩猛低头挥了挥手,嘴里却还在“咋咋”有声。

        “西瓜”一词本非汉语,而源自女真语(参《汉语外来词词典》),该种植物本来也非中国所有,而出产于西亚。在五代北宋时引入西域,再移种到契丹。在唐朝文献中,从未见有关西瓜的记载,最早的记录是北宋胡峤《陷虏记》,他于公元953年在契丹境内第一次看到西瓜,说它大小像中原的冬瓜,但味道很甜。

        所以现在,西瓜还是为数不多的“驳来品”,中原地区还没有广泛种植。直到南宋的时候,才能“年年处处食西瓜”。南处的探子费劲巴力的弄了几个,若不是苏瑛坚持拿一个出来,恐怕全都要被朱长荀藏了私了。

        “三弟这身子,仿佛有些不足之症。”曹林用手绢抹着嘴角,把吐出的瓜子放在了盘子里,“过几日,让你嫂子去医务配些丸药,时常也用些。”

        自那天夜里,苏瑛醒来以后,曹林就象一个铅缀一般倒在床上,一连睡了两天,直到今天下午才醒来,原本死黑的脸上也仿佛恢复了些红润。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嫂子素日里本来就忙碌,切莫在填麻烦了。”  苏瑛淡淡的笑了笑,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几天里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三哥一人之躯,关系我义军安危,平日也该荣养讲究些。”关七的小眼睛眯缝着,紫黑色的脸膛上,几道奏纹欢快的跳跃着。

        成功的化解完天井沟的危机后,关七更加挂念苏瑛的生死,打发了随从军士回五龙山、牛道梁报信后,又带着何毕匆匆赶来。

        “此一番,多得四弟周旋。若非四弟几番涉险,我等休矣。”  苏瑛稍稍喘息了一下,哑着嗓子说道,却又引得一阵咳嗽。

        朱长荀连忙把早已准备好的汤药递了过来,苏瑛却倔强的一摆手,“才吃了不久,莫拿我当个药罐子。”

        关七从座中站起身来,微笑着接过朱长荀手中的药碗,双手递到苏瑛面前,“此次虽是天意让三哥转回来,到底是血肉之躯,就是为兄弟们着想,哥哥也该保重。”

        那一大碗酱色的汤药,上面仿佛还有些白沫,苏瑛看着就有点犯晕。无奈关七亲自捧到手边,也只好咬牙一股脑灌了下去。

        “三弟放心,这药若是有半点的差迟,那郎中一家子也不得活命了,窑赖儿方才也尝过的。”韩猛用蒲扇大的手掌扇了扇风,又拿起一个梨子嚼了。

        “医得病,医不得命。”  苏瑛邹着眉头把药碗放在桌案上,“若非小弟命大,十个郎中也被大哥砍了。”

        “不过是吓唬他,要他好生尽力巴结差使。俺兄弟上膺天命,哪里就是说走就走的!”  韩猛自嘲般的笑了笑,又说道:“这砀山犁真的是名不虚传啊。”

        “也难为大哥费心了。”  苏瑛略带尴尬的笑了笑,他没想到韩猛这粗鲁汉子也有如此心细的时候。

        “费心的不止大哥,”  关七取了块手巾,放在了苏瑛手里,“洒家不过是接了二哥的密函,依计行事而已。”

        “虽有妙计,然四弟深入不测之地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