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人亦醉---宋 > 第一卷 蝴蝶 第一百零七章 保甲

人亦醉---宋 第一卷 蝴蝶 第一百零七章 保甲(1/3)

        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历史的事实是由矛盾的陈述中清理出来的,。。。。。。

        ----马克思《致恩格斯》

        “熙宁三年十二月,王荆公实行保甲法。”冯家大院后院的小石桌前,苏瑛一直盯着手中的文卷,随意挥挥手示意几个人座下。他从来不喜欢在办公室里一本正经的议事方式,因为那样人们被正式严肃的场合压抑着,说话也不自觉的谨慎了,很多心中想表达的想法也就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你们都比我知晓的多,都说说。”苏瑛一扭头,冲着朱长荀笑道:“窑赖儿,那些西瓜你还打算藏到什么时候,再不吃就要蒌了,不中吃了。”

        长荀的嘴叫略略撇了撇,行至门首,回身望了望苏瑛还在说话,终于一撩门帘走了。

        “据我看来,荆公当年施行此法,意思有两层。其一,在于严管地方,防范百姓造乱其二么,是想使兵民合一,与国朝募兵制相辅相成,既育兵于民,又能节省养兵之费。”曹林拈着胡子,若有所思的说道。

        “曹抚军说的精要,细致的做法我来说说。”程升化见是个话缝,适时的把握住“聪明”和“愚笨”之间的关系,兴致勃勃的说道:“王荆公当年令相邻十户为一小保,设一保长;十个小保为一大保,设一大保长;十个大保为一都保,设都副保正各一。只是在熙宁八年改为每五户为一小保,每五小保为一大保,每十大保为一都保。每户两丁抽一,唤做保丁,教练习武,巡查值夜,维护地方。同保内若有犯法者,知情不报,保伍连坐。若收留三人以上‘盗贼’者达三日以上,本保相邻虽不知情,亦须治罪。保甲后来转隶兵部,受枢密院勾管,又设‘团教法’节制。”

        “奉贤,”苏瑛一手指着升化,一边笑道:“你究竟是比那些书呆子留心时务,这前朝的掌故也知道的多。”

        “教导过奖了,这不过是些粗浅的见识罢了。”升化脸上一松,嘴角流露出些自得的笑容。

        “如今我义军地方数百里,多少政务、军务都要落到百姓的头上,没个制度也不成体统。诸位以为王荆公此法可否实行?”苏瑛这才落了座,轻叹一声,把文卷随手往石案上一撂。

        一众人等并没有马上回答,都底头默默想着,毕竟这样的大事考虑得应当细致、细致再细致。

        曹林在座中想了半晌,最后却是对着升化一笑,道:“升化你勾管地方,最是清楚这里的详情,你却说说。”

        “依卑职看来,”升化悄然的眼神盯着地面,嘴唇上的两撇小胡子却兴奋的望上翘着,“方今天下离乱,纲纪废弛,俱都因人心不稳。所谓‘乱世用重典’,荆公此法不但可行,还应加重处罚的分量。教导前些日子遇险,可见我义军治理地方太过宽仁,以至宵小之徒险险得手。而今又当大举,无如严令,只怕倒时人心不好收拾。”

        曹林眨巴眨巴眼,升化这一番话说的不无道理。由于经济社会长期的发展,骄奢淫逸之风,到了赵宋这个时期已然不可小视,可是这又听请来又似乎违背了苏瑛当初“宽仁”的宗旨。他又想了一会,还是左右拿捏不住,只是说道:“升化所说,似有道理。然严刑峻法,非是我义军宗旨,似乎还有未尽之意。。。。。。”

        “二哥说的透彻,”苏瑛用眼角略略扫了一眼升化,咳了一声,淡淡的说了声:“祖龙削平六国,严刑苛法,以为可保万世,孰不料却二世而终。殷鉴在前,义军再也不可重蹈覆辙。”

        升化尴尬的干笑一声:“还是教导和曹抚军说的是。我义军行汤武之事,吊民伐罪,怎能效前秦旧法。。。。。”

        “其实升化说的也不无道理,”曹林看着升化窘迫的样子,心里也不落忍的。除了杨辉的工场、作坊以外,义军的整个后勤系统几乎都在他的管辖之中,而升化办事尤为得力。曹林自己的多少想法都是靠升化大胆而细致的行动得以实现的,他也不愿意自己的爱将在苏瑛面前吃瘪,“虽说这里的乡民天性淳朴,但十个手指还不一般齐整,保不齐的就有些刁滑之徒。我义军又是初定地方,这法严些自然也不为过的。”

        “严是严,苛是苛,”苏瑛摆摆手,又说道:“子曰‘苛政猛于虎’,二哥必定是记着的。秦法苛刻,一夫做难而七庙灰;诸葛武侯治川法度严整,至今仍香火不绝。可见‘严’和‘苛’是有区分的,关口是我等如何把握这个分寸。”

        苏瑛一番引经据典,把几人说的没了脾气。许久,曹林才说道:“教导的话鞭辟入里,只是这分寸把握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