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万里山河 > 第二章 潜龙在渊

万里山河 第二章 潜龙在渊(2/3)

认,小王爷变的越发严肃了,虽然他并不认为这是件好事。

        第二日一大早,李佑刚进完早点,赵福全就进来禀告说有两名内廷侍卫前来进见。李佑脑筋一转,便知道是师傅来了,立刻命人备茶伺候,自己则整好衣冠,出门相迎。

        李佑一边恭敬地将两位准师父迎进院子,一边却悄悄地打量着眼前这两位。走在他右后侧是自称张怀智的虬髯大汉,用他后世所学的三角函数关系约略判断一下,这位玄宗朝的大内侍卫副总管起码有一米八的个头,谁说古人个矮,这张怀智望李佑面前一战,整个一座大山啊。而另一个则稍稍堕后,五官长的极是有棱有角,但却有着一头棕色卷发和一双的微蓝的眼睛,显然并非汉人。原来据这人自己介绍说,他名叫阿史那忠节,父亲是东突厥贵族,一向忠于唐廷,而他自幼随父从军征战,因其母是汉人,便获准进长安学习汉族文化典章和兵书战策,之后在开元十四年,也就是四年前,在一次玄宗出巡时,拦住受惊御马而获皇帝赏识,后又因箭法出众,忠心事主,遂被升为大内侍卫,掌掖泉宫宿卫,深得皇帝信任。

        这边不光李佑在打量二人,张怀智也在观察这位据称年少聪慧,身受帝宠的小王爷,见他虽小小年纪,待自己和阿史那忠节礼数周到,且言谈恭谦,浑不似那一般的宗室纨绔子弟。其实大唐承平日久,即使有战争,也是偏处边关,因此,朝内贱武之心日盛,这张经极虽贵为大内侍卫副总管,但见了一众达官显贵,仍不免低了几分,而他原本乃是少林俗家弟子,且是达摩院首座慈晦大师关门之徒,只因家中是关中名门,自小就受教报国卫家,因此他出师不久,就前往朔北,投入军中效力,后来因功累迁至禁军右卫校尉,因武艺高强,且少林于大唐建立有大功,方才入选大内侍卫,之后升为副总管,他自己因此心中素有不平,只是他为人谨慎,不与他人说论罢了,现在见这瑞王小小年纪,却颇能礼贤下士,心中不禁佩服起来。

        因为李佑执意要拜师,而两人又不敢谮越,最后在他一再坚持下,于是三人商定,只在没外人时,李佑称二人为师父,一般场合下,三人仍以常礼相称。

        一番客套之后,貌似粗犷,心思却细腻的张怀智首先开口道:“瑞王…哦…不知徒儿你想学什么呢?”徒弟是叫了,但他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别扭,只得暗暗懊悔先前答应了这般称呼。

        李佑听罢,便道:“师父你既然出身少林,却不知学了哪些绝技?”只因他看武侠书多了,又得知张怀智乃达摩院首座关门弟子,心里想  着那名满天下的少林七十二绝技,便如此问了出来。

        那张怀智一听,倒也奇怪这小孩子还知道少林绝技,不过少林寺名震江湖,坊间传说些故事,也不足为怪。当下就笑说:“这少林功夫最重根基,循序渐进之道,我八岁入少林,至二十五岁师满,虽则习练了一十七载,只是天性鲁钝,也就学了韦陀掌和达摩剑法这两项绝技。只因我少林绝技须以内功为根基,方能有所成,而修习内功费时耗力,不易速成,所以这时间自然就长了。”

        李佑一听,顿时头大,虽然早有“功夫不是轻易练成的”这样的心理准备,但骤听他所讲,却不免更加吃惊,十七年的工夫可不是说说的。不过细想之下,刚才听到他讲那少林内功,登时脑筋一转,便问道:“不知师父练的内功可是少林易筋经?”

        张怀智这次一点废话都没有,言简意赅地答道:“正是。”后又续道:“恩师当年说我颇具小才,就命我习这易筋经,所以内功方面,这易筋经既是我唯一所学,自然要传授于你。”

        就这样,因为李佑知道以后真正要江湖单打独斗的时候是少之又少,习武倒的确是为了防身而为,加之他一向鄙视莽夫间的对决,所以与张怀智商量之后,就决定修练易筋经和达摩剑法。

        言毕,李佑便转向阿史那忠节,因怕冷落了他,所以先前与张怀智说话时,也向他问了些武功方面的事情,加上这阿史那忠节虽是突厥人,天性爽直,但久在这长安龙蛇混杂之地,涵养功夫倒也不错,是以刚才两人一度长篇大论,他倒也并未不耐烦。因见李佑问自己的功夫,便爽快地道:“我这功夫说起来简单的很,左右不过是骑马和箭术而已,你若要学,便随我到禁军校场勤练即可。”他来大唐已久,因此说起汉话来倒颇为流利,而且人虽豪爽,却也不是没脑子的人,说话间悄悄避开了徒弟的称呼,只和李佑平辈而论。

        这话听在李佑耳里,却是极为受用,不为别的,只为他将来是要上战场的,到时千军万马之中,任你武功多么高强,也是无用。而这骑马和箭术倒是关键,既可折服将士,又可保住性命,于是当下就表示一定勤加练习,还望师父细心监督云云,阿史那忠节自然是没口子的答应。

        自此之后,李佑便随这两人,每天不是在校场上跌摸滚打,就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