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新史 第一节 朝堂大戏(一)(2/3)
监察到底,为何对他们之失职置而不顾?若不是你们失职,就是你们与其同流!”
陈玠辩解道:“皇上!臣并非视而不见,一直都有尽督察之责,五月末时,已然将事委告知阁部!”
张四维一听,怎么又圈到我身上!五月底时,内阁虽说还是以张居正为首辅,但实际上别人都说是他张四维在主持的,恨的就是当时自己太过不自信,什么事都去找张居正决定。这事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把这事报给病中的张居正定夺了。
张四维只好出来反驳道:“启奏皇上,陈大人确实是上有一本,书及此事,但臣已然将本转给张阁老府上!具闻!此事张阁老已与病中严令刑部及吏部督查!”
球就这样被踢了出来,等着刑部接招了!我也奇怪,这刑部与吏部被几人来来回回提来提去,怎么也没见这两部的尚书跳出来说解一下呢?难道他们都没人来?应该不会!这尚书不来,侍郎也总会有的吧?再说了!我只不过是随口问上一问,大家要是都不回话,我也就把我的决定给说出来了!没想到你们却拿着踢来踢去,让我踢一脚的机会都没有!再看看站在平台一侧的冯保,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笃定的很呢!就像是在看一出妙趣横生的戏曲般!这死老太监,你明知我昨晚已经做出了决定,虽说现在张居正死了,你推的潘晟是没能入阁,在半路就给人堵了回去,可这朝中我就不信会没你一个亲信之人?你怎么就不提醒一下他们呢?真不明白这老太监在想些什么?
我还在想着呢,下面这时走出一人。
“臣刑部严清擢启奏皇上,张阁老将本转至刑部时,已近六月,臣一接到上谕就着手对此事彻查,但东厂南镇抚司(凡属触犯皇帝的案件和牵涉到官员们的刑事案件,这个镇抚司同样具有讯问以至拷打之权)却出面干预,将此事揽走!臣掌管之刑部虽有查究之心,然限于祖制,内府东厂不受内阁及六部管制,臣亦无能为力!”
这个严清擢是在张居正当权时,唯一一个不依附于他,而仍然能做着尚书的人。可见此人也确实有些能力的,要不然张居正早将他赶走!现在球被踢到了东厂身上,我倒要看看冯保怎么去踢这个球!
冯保脸上还是毫无表情,似乎东厂的事跟他毫不相干。或者在他心里,他要比起这朝上的大臣们要高上一些,所以根本就不屑跟他们一般计较。
事实上他也确实比他们要高上一些,因为他是站在平台之上,处在我与大臣们之间的位置,虽然仅仅只是比大臣们高了两级台阶的高度,但却给了他可以俯视群臣的角度。这在心理上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和满足感!
大家都是做奴才,尤其是太监,把奴才心态演译的更加出神入化!但奴才中也要分个三六九等,有人做万人的奴才,有人却只做一人的奴才,而冯保不管是手里掌握的东西,还是这朝堂之上站立的位置,都无疑是在暗示他,他是属于后者!这满朝的文武官员中,大至三公九卿,小至部曹掾吏,特别是京城里的这些官员,谁不是整天被东厂的眼睛盯着,就是你夜里起了几次床,第二天也会被厂卫们写在简报里,交给冯保过目。
明朝的官员里,又有几人会是清白的呢?一百个人里,要是能找出一个来,这明朝的百姓就会烧香谢谢老天爷了!只要你不清白,你就是再不喜欢冯保,也不敢出面弹劾他,因为他手里握着你把柄,一些足于在你赶走他之前,就先把你赶走的把柄?要说这十年来,也确实有人出面弹劾过冯保,可下场不是被调离京城,就是被革职。唯一敢对冯保下手,又没被他怎么样的,就只有张居正,他曾经惩办过冯保的的侄儿为霸乡里的事,但就是位高至张居正者,也还是要给冯保留几分面子,只是将其侄儿杖打五十,也就放过了!
可就是这唯一的一个张居正,现在也死了!
对冯保来说,他失去了一个臂力,也失去了内外廷相连的联盟。可他还是不担心这朝堂之上的这些官员,他担心的只有我这个皇帝!只要我不诛他,他就依然只会是一个人的奴才!而且面对我这个皇帝,他也不是肉板上的鱼肉,他还有太后那一层保护呢!
这一切光彩权势都促使他在张居正死后,还提出来给自己加个爵位的举动!当然,这最终也成就了他灭亡的一个口实,因为在明朝,太监里只有刘谨得到过爵位!
这吏部的王国光和刑部的严清擢之前一直不敢接招,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只要他们一接招,就必然会挥向冯保。之所以严清擢会先王国光一步跳出来,那也是因为他不是张居正的人。而王国光却是因张居正的提拔,才能坐到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位置,与冯保还是有些交情的!
堂上一时间变得沉默,大家都在想着冯保会如何接招,却是没人出来再往上面加把柴火,只是拿着咕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陈玠辩解道:“皇上!臣并非视而不见,一直都有尽督察之责,五月末时,已然将事委告知阁部!”
张四维一听,怎么又圈到我身上!五月底时,内阁虽说还是以张居正为首辅,但实际上别人都说是他张四维在主持的,恨的就是当时自己太过不自信,什么事都去找张居正决定。这事他不是不知道,而是把这事报给病中的张居正定夺了。
张四维只好出来反驳道:“启奏皇上,陈大人确实是上有一本,书及此事,但臣已然将本转给张阁老府上!具闻!此事张阁老已与病中严令刑部及吏部督查!”
球就这样被踢了出来,等着刑部接招了!我也奇怪,这刑部与吏部被几人来来回回提来提去,怎么也没见这两部的尚书跳出来说解一下呢?难道他们都没人来?应该不会!这尚书不来,侍郎也总会有的吧?再说了!我只不过是随口问上一问,大家要是都不回话,我也就把我的决定给说出来了!没想到你们却拿着踢来踢去,让我踢一脚的机会都没有!再看看站在平台一侧的冯保,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笃定的很呢!就像是在看一出妙趣横生的戏曲般!这死老太监,你明知我昨晚已经做出了决定,虽说现在张居正死了,你推的潘晟是没能入阁,在半路就给人堵了回去,可这朝中我就不信会没你一个亲信之人?你怎么就不提醒一下他们呢?真不明白这老太监在想些什么?
我还在想着呢,下面这时走出一人。
“臣刑部严清擢启奏皇上,张阁老将本转至刑部时,已近六月,臣一接到上谕就着手对此事彻查,但东厂南镇抚司(凡属触犯皇帝的案件和牵涉到官员们的刑事案件,这个镇抚司同样具有讯问以至拷打之权)却出面干预,将此事揽走!臣掌管之刑部虽有查究之心,然限于祖制,内府东厂不受内阁及六部管制,臣亦无能为力!”
这个严清擢是在张居正当权时,唯一一个不依附于他,而仍然能做着尚书的人。可见此人也确实有些能力的,要不然张居正早将他赶走!现在球被踢到了东厂身上,我倒要看看冯保怎么去踢这个球!
冯保脸上还是毫无表情,似乎东厂的事跟他毫不相干。或者在他心里,他要比起这朝上的大臣们要高上一些,所以根本就不屑跟他们一般计较。
事实上他也确实比他们要高上一些,因为他是站在平台之上,处在我与大臣们之间的位置,虽然仅仅只是比大臣们高了两级台阶的高度,但却给了他可以俯视群臣的角度。这在心理上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心理暗示和满足感!
大家都是做奴才,尤其是太监,把奴才心态演译的更加出神入化!但奴才中也要分个三六九等,有人做万人的奴才,有人却只做一人的奴才,而冯保不管是手里掌握的东西,还是这朝堂之上站立的位置,都无疑是在暗示他,他是属于后者!这满朝的文武官员中,大至三公九卿,小至部曹掾吏,特别是京城里的这些官员,谁不是整天被东厂的眼睛盯着,就是你夜里起了几次床,第二天也会被厂卫们写在简报里,交给冯保过目。
明朝的官员里,又有几人会是清白的呢?一百个人里,要是能找出一个来,这明朝的百姓就会烧香谢谢老天爷了!只要你不清白,你就是再不喜欢冯保,也不敢出面弹劾他,因为他手里握着你把柄,一些足于在你赶走他之前,就先把你赶走的把柄?要说这十年来,也确实有人出面弹劾过冯保,可下场不是被调离京城,就是被革职。唯一敢对冯保下手,又没被他怎么样的,就只有张居正,他曾经惩办过冯保的的侄儿为霸乡里的事,但就是位高至张居正者,也还是要给冯保留几分面子,只是将其侄儿杖打五十,也就放过了!
可就是这唯一的一个张居正,现在也死了!
对冯保来说,他失去了一个臂力,也失去了内外廷相连的联盟。可他还是不担心这朝堂之上的这些官员,他担心的只有我这个皇帝!只要我不诛他,他就依然只会是一个人的奴才!而且面对我这个皇帝,他也不是肉板上的鱼肉,他还有太后那一层保护呢!
这一切光彩权势都促使他在张居正死后,还提出来给自己加个爵位的举动!当然,这最终也成就了他灭亡的一个口实,因为在明朝,太监里只有刘谨得到过爵位!
这吏部的王国光和刑部的严清擢之前一直不敢接招,也就可以理解了。因为只要他们一接招,就必然会挥向冯保。之所以严清擢会先王国光一步跳出来,那也是因为他不是张居正的人。而王国光却是因张居正的提拔,才能坐到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位置,与冯保还是有些交情的!
堂上一时间变得沉默,大家都在想着冯保会如何接招,却是没人出来再往上面加把柴火,只是拿着咕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