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北地枪王张绣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司隶军屯,建南阳学宫

北地枪王张绣 第三百一十六章 司隶军屯,建南阳学宫(2/3)

于学宫争鸣斗辩,何其让人向往。既然建学府,何故只教授儒家典籍?如今百家虽然已经式微,但典籍仍在,既然如此,当授百家典籍以复当年稷下学宫之盛况。—  全文字版小说  首发  —”

        顿了一顿,张绣继续说道:“既有东观、兰台之藏书典籍,而岳父乃是当世大儒又精通音律,皇甫公、朱公精通兵法,公棋先生深明老庄与阴阳学说,有诸位在,不难复现当年稷下学宫之盛况。”

        蔡芭听得,时而欢喜,时而皱眉,最后还是说道:“伯渊所言有理。不过当年武皇帝定下独尊儒术。如此大张旗鼓讲百家学说,只怕

        张绣摆了摆手,说道:“无妨,如今天下分崩离析,各地诸侯只顾东征西讨,自不会来计较此事。如若岳父担心复兴百家,儒术式微那就错了。”

        蔡邑听得,不解道:“伯渊此言何解?。

        张绣说道:“武皇帝独尊儒术。使得百家式微,然而百家并未消亡。而是早已融入于儒家当中。圣人只言仁,而墨子以义攻之。

        然而自孟子之后,墨家开始式微,非是墨家无能人,实乃孟子已将墨家所言之义融入儒家当中,而又槟弃了墨家之糟粕,后人有云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而孟子之义却是取自于墨家。”

        顿了一顿,张绣又说道:“后道家、法家、阴阳纷起,然于武耸时董子一并纳之而入儒家。故此绣以为百家复兴,儒家非但不会式微,更因有百家攻击,而更为完善。孟子之前仅有仁,而孟子之后仁义并称可见一斑。”

        蔡邑听得,叹道:“不想伯渊对学说见解如此独

        皇甫嵩和朱隽亦同时点头道:“老夫亦赞成。”

        张绣点了点头,笑道:“《诸子略》中将先秦学派分为十家,其中儒墨道法为四大显学,另外还有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合计十家。然经过年岁洗礼。名家、农家、小说三家典籍基本已经遗失实难以重现昔日之辉煌。不过先素又岂止十家。孙武作《孙子》可为一家曰:兵;扁鹊神医,救万民。可为一家曰:医。皇甫公与朱公深通兵法,可讲兵家典籍;元化先生与仲景先生当世名医,可讲医家;岳父精通六艺,可分讲礼乐射御书数,如此学府不难重现当日稷下学宫之辉煌!”

        蔡邑听得不住点头,叹道:“伯渊所言有理,之前却是老夫眼光太过狭隘了。”

        张绣听得,笑道:“岳父只是一时未想到而已,既然如此,当在宛城中择一地而建学府。”说完,将目光望向钟繇。

        钟繇想了想,说道:“此事易尔。城北尚有原来世家离去之后丢空宅院,只需稍加改建即可。”

        张绣点了点头,又说道:“学府所讲深奥,未必人人难明,元常可在学府附近建蒙学三所,请儒士教授百姓识字。而进学府者”必先要考教才学,只有通过考验,才可进学府听课。绣以为学府之中讲学先生分三等,名传当世之大儒,有著书立说者为上师,各地名士为中师,而能通过考验之学子,有意在学府讲学则为下师,学府之长为祭酒。不禁各地大儒、名士到学府中讲学,亦不禁各地学子于学府中求学,不论出身世家、寒门,只论才学,不论出身,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听得,一同击掌赞道:“好!”

        法正笑道:“主公可酌情开放东观、兰台藏书,如此更好。

        张绣听得,笑道:“知我者孝直也。绣准备列项,如绣治下学子,可翻阅部分稀罕藏书,而外地士子。只能翻阅寻常典籍。天下读书人皆爱书,本将有近三万卷藏书在手,不愁各地英才不投至本将麾下!”

        法正听得,笑道:“只需学府建成并成功运作,不出十年,主公再不用依仗世家之力。”

        张绣听完,微笑以对。

        这时蔡琶却是说道:“既然商议已定,伯渊且为学府赐名。”

        张绣想了想,说道:“宛城属南阳郡,而又是是要重现当日之稷下学宫,就名南阳学宫。绣准备先在汉中郡以及新建的洛阳城中建学府。派中师和下师讲学,以后各地大城均设学府。如若各地学府中有英才,可送来学宫听课学习。如今学宫地址,就设在宛城,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蔡笆、皇甫嵩、朱隽三人自然同意。钟繇听完,想了想,说道:“兴建学府花费并不多,用钱最多处只在书籍,不过主公如今可印刷书籍,纸制书籍运送亦方便,当是无碍。”

        张绣听完,说道:“如此,兴建学府之事就交由元常处理。至于请各地大儒、名士到宛城讲学之事,就交由岳父处理,相信以岳父之名。当能请到不少当世名士来讲学。”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