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决战1984 > 第六章:祸起萧墙(三)

决战1984 第六章:祸起萧墙(三)(2/4)

戴天的死敌,但是莫斯科还是对第三帝国的种种“奇思妙想”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

        “套娃”特种轻型滑翔机几乎照抄了采用高单翼加翼下支撑的混合式结构的设计,在长方形的机身采用钢管结构,以亚麻布为蒙皮,使之成本更低且便于生产。而德国人在DFS—230型突击滑翔机驾驶舱后加装了一挺机枪,以提供自卫火力或是地面压制射击的设计也被原封不动的照搬了过来,只是由昔日的德制空地两用MG15型机枪换成了火力更为凶猛的NSV重机枪。同时在机鼻两侧安装有两挺可拆卸的RPKS型轻机枪,除了进一步加强火力之外,这一设计也令滑翔机在着陆之后,突击部队可以拥用更强的压制火力。

        不过科技的进步已经使“套娃”特种轻型滑翔机不需要再象她的前辈们那样由空军的飞机拖曳飞行了。可以向两侧折叠收拢的机翼使得她们可以收纳在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的货舱之内,在伊尔-76型军用运输机抵达目标空域附近之后再由打开的后货舱门投放到战场的上空。从运输机上推出的那一刹那,无疑是“套娃”特种轻型滑翔机最为危险的时刻,如果收拢的机翼无法在短时间打开,那么整架运输机便会直接坠向地面。

        因此滑翔机配备有可以在空中使用的减速伞,这样滑翔机有足够的时间伸展双翼,并调整角度向目标区域进行俯冲。如果高度和风速都适合的情况之下,“套娃”特种轻型滑翔机可以在天空翱翔很长的一段距离。在一名训练有素的驾驶员的手中,依靠升降舵和方向舵滑翔机也可以飞向指定的目标。而在接近目标之时,向上打开的扰流板,也会将机翼上的气流扰乱,而使滑翔机减慢速度并下降高度。

        而此时机舱内的“信号旗”特种部队成员便将背着由民主德国研制的三伞合一的伞兵伞从不到百米的高度跃出,在这个高度从跳出滑翔机到落地整个过程将在12-14秒之内迅速完成。当然如果伞无法正常打开,那么整个自由落体在空中将只会停留4秒钟的时间。

        如果“信号旗”所装备的特种伞具有一向强调数量不重视质量的苏联工厂来生产,那么相信可怕的事故率会让莫斯科放弃这种如传统俄罗斯套娃般的复杂突袭模式。不过好在德国人的严谨保证了这种极限之跳的安全性。由民主德国生产的这种伞低空性能好,开伞成功率高,三伞只要有一个伞张开,就可保证跳伞人员安全着陆。

        而就在“信号旗”的伞兵逐一从“套娃”特种轻型滑翔机两侧的舱门全副武装跃下的同时,安装在驾驶舱后方的12.7毫米NSVS型机枪也已经开始瞄准着迎面驶来的开道红旗轿车猛烈的射击起来。“趴下……”许正阳第一时间将坐在自己身旁的分队长扑倒在座位上,几乎就在他低下头去的同时,苏联特别研制的12.7×108毫米口径大威力重弹瞬间便击碎了他们所乘坐的红旗CA772型轿车前方的防弹玻璃,坐在前排座位上的两名战友的身体当场被大口径子弹所洞穿。

        而许正阳他们所乘坐的轿车还位于车队的第三辆的位置。开道车和2号车的情况更糟糕。在对付1500米内的轻装甲目标及火力点都绰绰有余的NSVS型机枪面前,加装有装甲和防弹玻璃的特种轿车也被瞬间打成了筛子。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油箱被穿甲燃烧弹打穿的开道车猛然爆炸起来,整个被掀反在了路边。而如果不是担心误伤目标,而有意缩小射击范围,那么许正阳也可能在劫难逃。

        失去驾御的车子猛的歪向了路边,直到撞上了一根落叶梧桐才停了下来。分队长猛的坐起身来和许正阳分别推开两侧的车门跃出随时有可能爆炸的汽车。而迎面已经割短了伞绳的“信号旗”已经呈散兵线包抄了上来。透过开道车的残骸弥漫出的浓烟,AKS—74U型短突击步枪的子弹不断的擦着许正阳的快速移动身体飞过。

        “如果我手里有把54……”在路旁的一根大树后面,不断用手中的84式7.62毫米微声手枪进行还击的许正阳有些愤懑的想到,射程和威力上的不足使得中央警卫团的战士在这场对射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正阳,接着……”但就在许正阳一筹莫展的时候,分队长远远的甩过来一个手提箱。显然就在刚才许正阳寻找掩护的同时,分队长冒险生命危险打开了自己乘坐的红旗轿车的后尾箱,取出了原本预计备而不用的“重武器”。

        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之时,装备精良的美国总统卫队曾给当时仍处于相对闭塞状态的中国高层警卫部队以很大的刺激。因为除了配备有M—9型9毫米手枪之外,肩负着保卫总统安全的美国特勤局的成员们还装备有一种既拥有强大火力又可折叠的微型冲锋枪。这种可以折叠的冲锋枪据说被称之为UC-M21。而因为其收纳起来的形状很像手提式收音机,甚至还可以装上一条假的收音机天线,因此这种武器又有着“收音机冲锋枪”(Radio-**G)之称。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