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北汉 第二百零一章平定辽东(2/3)
心来,喝令大军进城。
平静,依然还是异样的平静,只不过公孙度的心思全都在如何防守辽隧城,不再出城与刘备大战,丝毫没有现这异常平静的背后,竟然隐藏着无边的杀机。
六万人,可不是个数目,城门口就那么大,单是进城就得一个时辰还要多。但是,周瑜可是不会等公孙度的大军全都进城,毕竟城内的幽州军只有三万,还要分出五千人去看管那八千俘虏,若是让公孙度的六万大军全都进城,只怕一场混战下来,不知鹿死谁手。眼下刘备的大军虽然慢慢向这边行进,但为了避免被公孙度现,与公孙度的大军之间相隔了十多里地,若真是城内混战起来,待到刘备大军赶到,只怕也分出胜负了。
就在公孙度的先头部队进入城中之后,城门头突然惊现无数弓箭手,对着城外正缓缓进城的辽东军一阵猛射,接着城门吊桥便趁机缓缓拉起。突然生的变故使得已经进城的辽东军大乱,最后进城的士兵刚刚回头,却现刚刚守在门旁的四个人的身上突然散出无边的杀意,一双铁戟、两把刀和一把矛,轻松地收割着这些辽东军的性命,片刻间城门口处的辽东军全都变成了死尸。
接着,城前内侧上也突然出现了无数的弓箭手,个个都是搭弓上箭,对准已经进入城内的五千辽东军。如此一来,城内的辽东军登时大乱,公孙度再傻也明白为何刘备会故意手下留情,而且将自己轻松放回来,敢情是在两军大战之极,乘虚将辽隧城取下。
就在这时,城头突然竖起了一面帅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周”字,帅旗下,一个面若潘安的俊秀少年含笑而立,不是周瑜还会是谁。
周瑜大声喝道:“公孙度,汝已经中了我家主公之计,辽隧城已经落入我军之手。眼下有两条路供汝选择,其死于乱箭之下,与之陪葬的还有公孙一门数百口;其二,下马受降,我主曾言,绝对不会因此事而坏汝之性命。公孙度,本帅给汝一炷香的时间考虑,一炷香过后,若是汝不能投降,则会乱箭齐。”
说罢之后,周瑜一招手,身后来了两名军士,一名捧着一个香炉,放在城头上,另外一人拿着一束香,插在香炉之中,然后第一个军士不知从何处弄了一个火把,将那一束香点燃。
这束香一经点燃,原本躁动的辽东军突然间安静了下来,除了公孙度之外,所有人的目光皆是在那束香与公孙度的脸之间不停切换着,而公孙度则是脸色阴晴不定地注视着那束香,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想什么?很容易猜,至少周瑜就能将公孙度的心思猜个十之**。
如果不投降,天上马上就会下箭雨,轻易收割走公孙度以及这五千部众的性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此一来,辽隧城的事情就会很快传到襄平城内,公诉康与公孙恭兄弟二人悲愤之余,自然会整军备战,一为替父报仇,二为拼死一战而保命,即便是战不过刘备,他们兄弟二人还可以从容向东退入高句丽国内。这些年来,公孙度与高句丽的国王相交不错,如果公孙康兄弟真是穷途末路相投,高句丽的国王一定会收留的。以自己一命得保公孙一门不灭,这笔账很值,不过公孙度却是担心一点,刘备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刘备一旦挥军东进,诡计连连,公孙康兄弟会不会也像自己一样呢,他实在是说不准。
第二条路就是下马投降,如果投降了呢,刘备会不会如信誓旦旦那样,轻易放了公孙一门的性命呢?即便刘备目前碍于一诺千金之限,不得不暂且饶过公孙一门的性命,但是,以后呢,以后刘备会不会随意再找借口将公孙一门铲除,须知历来称王称霸者,都是不会不排除异己的。
内心挣扎难决,但那束香却并不因为公孙度的踌躇难决而放慢自燃的度,转眼间已经燃了大半了。
周瑜见状,说道:“公孙度,燕王仁义之名,天下皆知,汝此次自理辽东王,虽然是大逆不道之举,然定是受旁人蛊惑所致,只要汝能悬崖勒马,放下刀兵,使得辽东百姓早日脱离战火,也算是大功一件。汝也莫要担心,燕王既然说了绝不深究此事,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不会如此,而且,燕王听过汝在辽东深得民心,也曾答应过汝继任辽东太守,继续为辽东百姓造福。如此之宽恕,若是汝依然还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岂非是不识时务。汝也睁眼看看,这些士兵那一个愿意随汝成为谋逆之叛贼,哪一个家中没有父母妻儿,难道汝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横尸在此,难道你忍心让他们的父母妻儿尝到那丧失亲人的滋味吗?而且,他们身死之后,家人非但不能得到任何的抚恤,更是还会因此事而遭受株连。公孙度,本帅言尽于此,汝好自为之吧。”
又过了一会儿,那束香基本上已经快要到了末尾,这五千辽东军的心也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处,宣决他们命运的时刻即将来到了。
周瑜见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平静,依然还是异样的平静,只不过公孙度的心思全都在如何防守辽隧城,不再出城与刘备大战,丝毫没有现这异常平静的背后,竟然隐藏着无边的杀机。
六万人,可不是个数目,城门口就那么大,单是进城就得一个时辰还要多。但是,周瑜可是不会等公孙度的大军全都进城,毕竟城内的幽州军只有三万,还要分出五千人去看管那八千俘虏,若是让公孙度的六万大军全都进城,只怕一场混战下来,不知鹿死谁手。眼下刘备的大军虽然慢慢向这边行进,但为了避免被公孙度现,与公孙度的大军之间相隔了十多里地,若真是城内混战起来,待到刘备大军赶到,只怕也分出胜负了。
就在公孙度的先头部队进入城中之后,城门头突然惊现无数弓箭手,对着城外正缓缓进城的辽东军一阵猛射,接着城门吊桥便趁机缓缓拉起。突然生的变故使得已经进城的辽东军大乱,最后进城的士兵刚刚回头,却现刚刚守在门旁的四个人的身上突然散出无边的杀意,一双铁戟、两把刀和一把矛,轻松地收割着这些辽东军的性命,片刻间城门口处的辽东军全都变成了死尸。
接着,城前内侧上也突然出现了无数的弓箭手,个个都是搭弓上箭,对准已经进入城内的五千辽东军。如此一来,城内的辽东军登时大乱,公孙度再傻也明白为何刘备会故意手下留情,而且将自己轻松放回来,敢情是在两军大战之极,乘虚将辽隧城取下。
就在这时,城头突然竖起了一面帅旗,上面写着一个斗大的“周”字,帅旗下,一个面若潘安的俊秀少年含笑而立,不是周瑜还会是谁。
周瑜大声喝道:“公孙度,汝已经中了我家主公之计,辽隧城已经落入我军之手。眼下有两条路供汝选择,其死于乱箭之下,与之陪葬的还有公孙一门数百口;其二,下马受降,我主曾言,绝对不会因此事而坏汝之性命。公孙度,本帅给汝一炷香的时间考虑,一炷香过后,若是汝不能投降,则会乱箭齐。”
说罢之后,周瑜一招手,身后来了两名军士,一名捧着一个香炉,放在城头上,另外一人拿着一束香,插在香炉之中,然后第一个军士不知从何处弄了一个火把,将那一束香点燃。
这束香一经点燃,原本躁动的辽东军突然间安静了下来,除了公孙度之外,所有人的目光皆是在那束香与公孙度的脸之间不停切换着,而公孙度则是脸色阴晴不定地注视着那束香,心里不知在想什么。
想什么?很容易猜,至少周瑜就能将公孙度的心思猜个十之**。
如果不投降,天上马上就会下箭雨,轻易收割走公孙度以及这五千部众的性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此一来,辽隧城的事情就会很快传到襄平城内,公诉康与公孙恭兄弟二人悲愤之余,自然会整军备战,一为替父报仇,二为拼死一战而保命,即便是战不过刘备,他们兄弟二人还可以从容向东退入高句丽国内。这些年来,公孙度与高句丽的国王相交不错,如果公孙康兄弟真是穷途末路相投,高句丽的国王一定会收留的。以自己一命得保公孙一门不灭,这笔账很值,不过公孙度却是担心一点,刘备实在是太厉害了,如果刘备一旦挥军东进,诡计连连,公孙康兄弟会不会也像自己一样呢,他实在是说不准。
第二条路就是下马投降,如果投降了呢,刘备会不会如信誓旦旦那样,轻易放了公孙一门的性命呢?即便刘备目前碍于一诺千金之限,不得不暂且饶过公孙一门的性命,但是,以后呢,以后刘备会不会随意再找借口将公孙一门铲除,须知历来称王称霸者,都是不会不排除异己的。
内心挣扎难决,但那束香却并不因为公孙度的踌躇难决而放慢自燃的度,转眼间已经燃了大半了。
周瑜见状,说道:“公孙度,燕王仁义之名,天下皆知,汝此次自理辽东王,虽然是大逆不道之举,然定是受旁人蛊惑所致,只要汝能悬崖勒马,放下刀兵,使得辽东百姓早日脱离战火,也算是大功一件。汝也莫要担心,燕王既然说了绝不深究此事,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都不会如此,而且,燕王听过汝在辽东深得民心,也曾答应过汝继任辽东太守,继续为辽东百姓造福。如此之宽恕,若是汝依然还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岂非是不识时务。汝也睁眼看看,这些士兵那一个愿意随汝成为谋逆之叛贼,哪一个家中没有父母妻儿,难道汝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横尸在此,难道你忍心让他们的父母妻儿尝到那丧失亲人的滋味吗?而且,他们身死之后,家人非但不能得到任何的抚恤,更是还会因此事而遭受株连。公孙度,本帅言尽于此,汝好自为之吧。”
又过了一会儿,那束香基本上已经快要到了末尾,这五千辽东军的心也全都提到了嗓子眼处,宣决他们命运的时刻即将来到了。
周瑜见状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