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万里 第247章 谨国公(2/5)
了份礼单,说是过年时候的年礼。”
“熊廷弼这次在辽东了笔横财,出手到阔绰起来了,朕可记得他往年可是只上份贺章就完事的。”朱由校笑吟吟的接过了礼单,可下一刻却变了脸色,“这上面的东西也要价值六十多万两吧?”
“万岁爷明察秋毫,这份礼单还真的有六十多万两之多。而且,”李良笑道,“熊大人这份礼单上大多是些金银制品,等送进来后熔化后,还可以供宫中用度……”
李良说的高兴,却没有注意到皇上的脸色早已变得非常难看,“是熊廷弼自己送的这份礼单,还是你这奴才故意向他索要的?”
“万岁爷?”李良一脸的惊愕。
“说。”
“是熊大人自己提出来的。”
“不对,”朱由校仔细一琢磨,就现了其中的问题,“即便是熊廷弼自己有心,可若是没有你从中做鬼,这份礼单也不会今日就呈了上来。”
朱由校只觉得又气又怒,皇帝向大臣索取财物,这要是传了出去自己还做人不做了?再说了,熊廷弼可是用手中的兵权换来的这些银子,自己总不能杯酒释兵权后,再把大臣的那杯酒给拿走不让喝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更是心头火气,看向李良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杀机。
“万岁爷息怒,奴才有下情回禀。”一看势头不对,顾谦也慌了神,急忙跪下求情道。
“李少监这次去熊府确实有索要钱财的想法,可也没有完全将这笔钱财收归宫内的意思。”顾谦叩头道,“想必是熊大人自觉有负圣恩,才主动把这笔财物交到宫内。”
“对,对,”后知后觉的现皇帝已经怒,李良只吓得肝胆俱裂,忙跪下泣道,“熊大人一直和奴才在一起,从没有动过笔墨,想必这份礼单是熊大人早就写好的……”
朱由校的嘴角挑了起来,“这么说你们还是有理了?”
“奴才不敢。”
“那你们谁给朕说说,”朱由校一瞪眼睛,“是谁让你们去向熊廷弼索要财物的?”
顾谦和李良对视了一眼,叩泣道,“是昨日奴才等听说万岁爷要从宫中放银两抚慰辽东军将,心中一时不忿,才商量了去熊府索要财物,还请万岁爷治罪。”
“很好,很好,”朱由校狞笑道,“你们司礼监和御马监联合起来,都可以替朕做决定了。”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顾谦两人吓得脸色煞白,跪在地上死命求饶,额头磕出了斑斑血迹,“奴才也是一心为了万岁爷啊……”
“为了朕?那好,”朱由校冷笑连连,“你们就给朕说说,是怎么个为了朕。”
其实,别看朱由校面上咬牙切齿怒不可竭,可在内心中,朱由校却只觉得丝丝寒气在不停的向上冒。无他,只是朱由校觉得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太监联合在一起,太令人感到害怕了。
“奴才们知道万岁爷内帑是想安抚辽东将士,可万岁爷你想,”听到皇上送了点口风,顾谦如蒙大赦,急忙奏道,“这在外人眼中却是万岁爷袒护熊大人,日后更会有侥幸之徒有样学样,而那些外臣们也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向宫内索取财物。”说到最后,顾谦已经是怆然泪下,“万岁爷,咱宫里才安稳了几天啊。”
听完这番话,朱由校一下子愣住了。
虽然顾谦说的比较隐晦,可朱由校还是听出了其中的含义。
明朝的大臣有个很令人讨厌的毛病,那就是一遇到财政困难就向皇帝请旨,要求放内帑。这其中固然有不少是真心为国家操劳,但其中也有不少是为了给自己博取个为民请愿的好名声。而据朱由校前世的记忆,更是有一种大明皇帝守财而死的说法,说是在崇祯皇帝身死国灭的时候,内帑还有两千多万两的白银库存。
可在实际上,明朝宫廷的正项收入却只有每年一百万两的定额金花银,除此之外就是御马监所辖的牧场和皇店的一些收入。金花银是由户部拨给,皇帝基本上还能全额拿到。而御马监下辖的牧场皇店什么的,却要经过大太监们的上下起手,所得十分有限。
这样的收入却要供应宫内外的各项开支,可谓是捉襟见肘,却还要和外面打不清的嘴官司。为此,朱由校一登基就用了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将内库公之于众,也算了断了外面大臣的想法,迫使朝臣们不得不从税收等正途上来正视朝廷的财政危机。
而在宫内,朱由校却悄悄的重组了御马监,采取了向暴利行业、垄断行业投资的方式来解决宫内的财政问题,并取得了极大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熊廷弼这次在辽东了笔横财,出手到阔绰起来了,朕可记得他往年可是只上份贺章就完事的。”朱由校笑吟吟的接过了礼单,可下一刻却变了脸色,“这上面的东西也要价值六十多万两吧?”
“万岁爷明察秋毫,这份礼单还真的有六十多万两之多。而且,”李良笑道,“熊大人这份礼单上大多是些金银制品,等送进来后熔化后,还可以供宫中用度……”
李良说的高兴,却没有注意到皇上的脸色早已变得非常难看,“是熊廷弼自己送的这份礼单,还是你这奴才故意向他索要的?”
“万岁爷?”李良一脸的惊愕。
“说。”
“是熊大人自己提出来的。”
“不对,”朱由校仔细一琢磨,就现了其中的问题,“即便是熊廷弼自己有心,可若是没有你从中做鬼,这份礼单也不会今日就呈了上来。”
朱由校只觉得又气又怒,皇帝向大臣索取财物,这要是传了出去自己还做人不做了?再说了,熊廷弼可是用手中的兵权换来的这些银子,自己总不能杯酒释兵权后,再把大臣的那杯酒给拿走不让喝吧?
想到这里,朱由校更是心头火气,看向李良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杀机。
“万岁爷息怒,奴才有下情回禀。”一看势头不对,顾谦也慌了神,急忙跪下求情道。
“李少监这次去熊府确实有索要钱财的想法,可也没有完全将这笔钱财收归宫内的意思。”顾谦叩头道,“想必是熊大人自觉有负圣恩,才主动把这笔财物交到宫内。”
“对,对,”后知后觉的现皇帝已经怒,李良只吓得肝胆俱裂,忙跪下泣道,“熊大人一直和奴才在一起,从没有动过笔墨,想必这份礼单是熊大人早就写好的……”
朱由校的嘴角挑了起来,“这么说你们还是有理了?”
“奴才不敢。”
“那你们谁给朕说说,”朱由校一瞪眼睛,“是谁让你们去向熊廷弼索要财物的?”
顾谦和李良对视了一眼,叩泣道,“是昨日奴才等听说万岁爷要从宫中放银两抚慰辽东军将,心中一时不忿,才商量了去熊府索要财物,还请万岁爷治罪。”
“很好,很好,”朱由校狞笑道,“你们司礼监和御马监联合起来,都可以替朕做决定了。”
“奴才不敢,奴才不敢,”顾谦两人吓得脸色煞白,跪在地上死命求饶,额头磕出了斑斑血迹,“奴才也是一心为了万岁爷啊……”
“为了朕?那好,”朱由校冷笑连连,“你们就给朕说说,是怎么个为了朕。”
其实,别看朱由校面上咬牙切齿怒不可竭,可在内心中,朱由校却只觉得丝丝寒气在不停的向上冒。无他,只是朱由校觉得司礼监和御马监的太监联合在一起,太令人感到害怕了。
“奴才们知道万岁爷内帑是想安抚辽东将士,可万岁爷你想,”听到皇上送了点口风,顾谦如蒙大赦,急忙奏道,“这在外人眼中却是万岁爷袒护熊大人,日后更会有侥幸之徒有样学样,而那些外臣们也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向宫内索取财物。”说到最后,顾谦已经是怆然泪下,“万岁爷,咱宫里才安稳了几天啊。”
听完这番话,朱由校一下子愣住了。
虽然顾谦说的比较隐晦,可朱由校还是听出了其中的含义。
明朝的大臣有个很令人讨厌的毛病,那就是一遇到财政困难就向皇帝请旨,要求放内帑。这其中固然有不少是真心为国家操劳,但其中也有不少是为了给自己博取个为民请愿的好名声。而据朱由校前世的记忆,更是有一种大明皇帝守财而死的说法,说是在崇祯皇帝身死国灭的时候,内帑还有两千多万两的白银库存。
可在实际上,明朝宫廷的正项收入却只有每年一百万两的定额金花银,除此之外就是御马监所辖的牧场和皇店的一些收入。金花银是由户部拨给,皇帝基本上还能全额拿到。而御马监下辖的牧场皇店什么的,却要经过大太监们的上下起手,所得十分有限。
这样的收入却要供应宫内外的各项开支,可谓是捉襟见肘,却还要和外面打不清的嘴官司。为此,朱由校一登基就用了个堂而皇之的借口将内库公之于众,也算了断了外面大臣的想法,迫使朝臣们不得不从税收等正途上来正视朝廷的财政危机。
而在宫内,朱由校却悄悄的重组了御马监,采取了向暴利行业、垄断行业投资的方式来解决宫内的财政问题,并取得了极大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