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三国之第一神射 > 第三百三十七章凤雏险计

三国之第一神射 第三百三十七章凤雏险计(2/3)

当即一呆,显然他也没有想到自己在诸葛亮心中竟然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眼中不禁流露出感动的神色,随即凤雏的声音便已再度响起:“孔明,能认识到你,当真是不枉此生…”

        还没等诸葛亮再度劝阻,庞统的语气已然变得无比坚定:“都督,就让统前往一探曹性的虚实吧”

        周瑜其实也不想庞统去冒这个险,不过眼见连诸葛亮都无法改变他的心意,当下也唯有委婉地说道:“士元,纵使你欲诈降,那曹性又如何能信?”周瑜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庞统实行此计有多么地艰难,希望借此来打消对方心中的念头。

        “这有何难?”庞统淡然道:“统在东吴本就人缘不佳,若是再以下犯上公然顶撞都督,只怕在场诸位皆无一人会为在下求情。”

        这话一出,在场的东吴诸将顿时脸露惭愧之色,只因庞统这话确实是说到他们的心坎里去了。

        “苦肉计吗…”周瑜已然明白了庞统的意思,随即口中便已叹道:“罢了,就依你之见行事吧…”

        ——

        在经过一天一夜的休整后,刘备军的战力也再次恢复到全盛状态。虽然在樊城之战中也损失了数千人马,不过对于总数高达十五万人的刘备军来说,这点损失显然并不足以让他们停下前进的脚步。

        虽说樊城之战己方获得大胜,但却也暴露了军中猛将不足的弱点。因此在派人把战俘送回邺城的同时,曹性还另外写了一封书信给刘备,请他派些猛将过来助战。

        襄阳城和樊城的距离并不远,甚至可以说就是隔江而治。不过未免己方在渡桥时再度受到袭击,曹性还是先派出百余名斥候在渡桥四周进行彻底的查看,直到确定方圆百里内皆无伏兵后,这才让大军陆续渡桥。

        虽然同为南郡重镇,但襄阳城的坚固却远非的樊城可比;因此待大军尽数渡江后,曹性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派人去仔细查看襄阳城四周的地形,顺便也可以等待正从宛城运来的攻城器械。

        襄阳城外——曹性大营

        就在曹性和张辽徐庶贾诩在营中商议接下来的作战计划时,一名士兵却忽然走进营中汇报,说营外有一形迹可疑的陌生人求见。

        “在下蔡和,拜见曹将军。”这位陌生来客看上去十分平凡,但他说出来的名字却让曹性不禁大感意外。

        “蔡和?你是蔡瑁的什么人?”曹性显然还不太信对方所说出来的身份,因此方才故意问道。

        “蔡将军是在下的族兄。”仿佛是看出了曹性眼中的怀疑,当下蔡和又连续说出了一些昔日刘表麾下旧属的名字以及事迹,然后便低头静候曹性话。

        在确定蔡和说的话并没有什么破绽后,曹性又看了看身旁的贾诩和徐庶,待两人都齐齐点头示意后,他这才缓缓对低着头的蔡和说道:“蔡和,若是本将没有记错的话,你如今应当是东吴之臣吧?”

        见曹性没有再质疑自己的身份,蔡和连忙回道:“自从刘荆州身陨后,大兄虽为形势所迫不得已归降东吴,但其实心中一直欲为旧主报仇雪恨。”

        蔡和这话可谓是半真半假:当年在被东吴军攻破襄阳城后,与孙坚结怨已深的刘表当即在府中自刎,随后身为其麾下大将的蔡瑁则为了保存蔡氏家族而归顺了孙坚。但在归顺孙坚后,蔡瑁却一直得不到重用,手底的兵权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削弱。因此早在数日前得知刘备派军攻取荆州,蔡瑁心中便已有了另投明主的心思。

        当然,为了能够不让自家兄长蒙羞,蔡和在解说的时候自然会稍稍地‘美化’了一下蔡瑁的信念。而为了能让曹性意动,蔡和随后又说襄阳城中除了蔡家之外尚有一些刘表旧属不愿归降东吴,因此才特地让自己前来拜见曹性,希望可以助刘备军攻取襄阳。

        对于不少荆州旧属不满东吴之事,有优秀情报人员在手的曹性自然是一早得知。不过当下他却没有马上给予蔡和答复,而是先派人将其请到另外一个营帐中稍作休息。而蔡和似乎也知道曹性需要时间考虑,因此当下倒是十分乖巧地跟着前来相邀的士兵一同往别的营帐去了。

        待蔡和走后,曹性当即便向营内的三人问道:“文远、文和、元直,你们觉得蔡和之言是否属实?”

        “只怕不假。”张辽第一个回道。

        “的确不假,但却以在下之见,此计却难有成效。”张辽话音刚落,徐庶便已开口道。

        “也是,有卧龙和凤雏同在,纵使有荆州旧属作为内应,襄阳只怕也不易得手。”曹性自然明白徐庶所担忧的到底是什么。

        “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