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都市 > 韩娱大前辈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回归

韩娱大前辈 第四百七十三章 回归(2/3)

听音乐过程的简化,而在这种生活方式进步的背后,实体唱片面临着销量持续下跌,甚至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窘境。

  CD音质好过p3,黑胶更是音乐发烧友必备,可如今人们只图方便,实体唱片的辉煌在十几年间已经轰然崩塌。

  曾经,去逛音像店就像逛时装店一样,是人们正常的消费项目,而在智能手机和音乐流媒体盛行的当下,去传统唱片店买CD,无论从时间,还是金钱的角度,都是一种性价比很低的行为。

  音像店能提供的唯一体验,就是挑几张热门大碟放在那儿,可以戴上店里的耳机试听几首,然而呆的时间长了,还有可能遭到店员和后面排队人的白眼。

  既然在家里就可以舒舒服服从网站上听到想听的所有歌。何必还要跑到外面去?

  在很多人看来,如今已经无需跑去实体店购买唱片,不仅因为时间、人力成本太高,更根本的原因是。网络能给到的购买体验,唱片店已经给不了了。

  有了网络提供的免费音乐,哪怕是付费下载,显然也比去音像商店买CD成本低得多,至少省时省力。即便一张CD的价格也不是很贵。

  在数字音乐下载发展壮大的同时,盗版也在绞杀着唱片的销量。

  从销售层面来说,唱片的黄金时代是磁带时期,而当CD开始取代磁带后,销量反而越来越差,音像店的生意变差大概从1999年便开始了,而影响CD销量的罪魁祸首便是盗版。

  之所以磁带时期盗版不甚猖獗,是因为由于对灌制设备需求高,磁带的正版、盗版音质差别很大,但价格相差并不明显。

  然而由于CD为数字格式。在翻录上较为经济便捷,因此受到盗版商的青睐。盗版CD仅售正版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便宜,并且音质与正版无异,因此颇受听众喜爱。

  唱片卖不动了,受影响最大的当然是唱片公司和发片歌手,在这种不景气的环境下,转换思路是必须要做的。

  越来越多歌手,从做10首歌的完整专辑、到5首歌的迷你专辑、再到两三首歌的EP,后来甚至有的直接放弃实体形式的唱片。

  歌手都放弃靠卖唱片挣钱了。那听众还有人愿意花钱听音乐吗?

  虽然种种迹象表明,实体唱片好像随时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但事实上并没那么夸张,在听音乐越来越方便快捷的今天。对于仍然热衷购买CD的乐迷来说,其收藏意义早已远远超过了实用价值。

  所以说,李俊熙的专辑能够卖到几十万张,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了,现在很多经纪公司推出新人,推出歌手。根本就不是为了卖唱片,而只是为了推出歌手,那张唱片不过是为了给他们推出的歌手找一张正规些的身份证罢了。

  当李俊熙的专辑销量公布出来的时候,毫无疑问,这个行业的很多从业者都惊呆了,甚至有些人在高声欢呼,唱片的黄金时代又来临了。

  可事实呢?

  和李俊熙同期发唱片的歌手,他们的唱片销量依旧非常惨淡,这才是事实。

  很显然,属于李俊熙的奇迹,是不能被复制的,属于数字音乐的时代已经崛起,不会倒退。

  互联网对音乐产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从音乐的传播、发行、创作,音乐制作等等,数字音乐改变了传统音乐产业以唱片为介质的销售模式,让唱片业消亡的同时,没有了商业模式也让音乐人的收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数字音乐的崛起还让传统唱片业的搭售模式趋于消亡,以前用一两首主打歌搭售10首歌,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但是,消亡的只是唱片业,音乐并没有消亡。

  事实上,数字音乐也获得了唱片时代无法想象的优势,现在人们通过手机,社交网络、互联网获取音乐,音乐传播渠道变得多样化,互联网让音乐的流行变得更快、流行时间更短,迅速迭代。

  社交网络等渠道也让歌手与粉丝的距离更近,有粉丝的地方就有“粉丝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音乐可以有更好的变现模式。

  现在,传统音乐人需要做的就是转换思想,很明显的,大多数韩国经纪公司都很明白这一点。

  沉淀了一段时间之后,NRG公司官网对外宣布,李俊熙将会在2008年,SBS第一期《人气歌谣》的舞台上正式回归。ωww.xSZWω㈧.NēΤ

  一时间,李俊熙的粉丝激动了,兴奋了,他们都不知道等待了多长时间了,终于将李俊熙给等回来了。

  李俊熙上一次登上歌谣类节目的舞台,还是因为在《无限挑战》歌谣祭上取得第一名,和HAHA,沈恩真一起登台演出,自那之后,李俊熙就在音乐事业上,就陷入了一个空白期,虽然在这段时间里。李俊熙拍摄综艺节目,出演电影,依旧频繁的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但是人们显然还是更加期待他在音乐这个领域取得成绩。

  现在。李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