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八十八章 我有一个梦想(2/4)
必搞这么大的动作,我越国水师由东,魏国由北,蜀国由西,三路进兵,要灭吴只是弹指之间的事。这次阅兵,实则是为了吴国好,大王想借着这次机会,由天子出面调停吴蜀的争端。当然了,也有威胁一下吴国的意思。”
张承看着谢承不甘的表情,暗自苦笑。孙权对谢夫人有始无终,谢家恨死他了,现在大概恨不得孙绍借机灭了孙权才开心。不过他也觉得自己的心态有些奇怪,虽说父亲和兄弟在越国已经有几年了,但他自己却一直以吴臣自居,如果几天前听到这个消息,只怕又会忧心冲冲,而现在他却是一点紧张的心情也没有,轻松得让他自己都有些奇怪。
“大概会有多少人参加?”
“我越国大概有一万水师,魏国应该是一万步骑,吴国的实力较小,应该在五六千左右吧。”谢承掰着指头猜道:“然后再加上护送天子的北军,总共应该在三万多人。”
“这么多人,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由谁支付?”
“各付各的,天子的费用由各国分担,当然了,他们只是意思一下,大头还是我越国出的。反正这几年真正能尊崇天子的,也只有我越国。”谢承一挥手,轻松的说道:“其实这次让他们来,调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是要重新排定座次。”
“坐座?什么座次?”张承一头雾水。
“四王的座次啊。”谢承笑道:“大汉四王,有强有弱,当然得分出个高低,春秋还有五霸呢。”
“越王想称霸?”张承笑了。
“我越王是尊王攘夷。”谢承挤了挤眼睛,得意的神色展露无遗。
张承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谢承的意思。孙绍召集这次大会的意思,大概是想展示自己的实力,震慑魏蜀吴,然后借重天子的道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当初弭兵大会的时候,越国力量的,现在不一样了,越国的实力已经和魏国相齐,超过了吴蜀,他当然要起更大的作用了。越国致力于向外发展,如果能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那么对大汉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汉虽然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大汉,但是相比于几年前喧嚣于尘上的大汉将亡的谣言谶纬,这个局面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张承和他的父亲张昭一样,心里多多少少还有些汉臣的情结,并不希望大汉四百年的基业就这么毁了。
张承在钱唐呆了一个月,新年将至的时候,钱唐城开始热闹起来,征服了扶南的大王将要回京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钱唐城。钱唐的百姓在兴奋的议论的同时,又不免有些失落,因为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说,大王可能会迁都扶南,钱唐作为越国都城的历史很快就会终结,一直觉得很傲气的钱唐人听到这个消息,未免觉得沮丧。
腊月二十,孙绍到达钱唐,与他同行的,还有南海督张昭、大农令沈玄等人。见到张承,孙绍十分高兴,比端着架子的张昭还要热情。“仲嗣,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一个月了,没地方住,一直借住在谢府。”
孙绍哈哈大笑,对站在一旁的谢承道:“住在谢府好,谢府房子大,比我那越王宫还阔绰呢。我说伟平,你没贪墨吧?要是被御史大夫发现了,你可就麻烦了。”
谢承一乐:“我谢家做正当生意就已经进项颇丰,何必再去冒那个险。孙子安(孙泰)也好,顾季则(顾裕)也好,都不是好惹的,我没那么大胆子。”
“哈哈哈……”孙绍爽朗的大笑,转过头对隐在他身后的御史大丞孙泰笑道:“子安,看来你的威名也不小啊。”
孙泰嘴角一挑:“大王放心,我从来不惹安份守已的人,我只是对那些想挖墙角的人比较狠一些。”
谢承脸色一僵,他没想到孙泰也在,一时有些尴尬。
“伟平,不要紧张,子安不是说了吗,他从来不惹安份守已的人。”孙绍笑着宽慰谢承道:“对了,这次天子出巡,你可以好好的做一篇文章,如果中了天子的意,我推荐你到洛阳做东观令史,你不是一直想去修史吗,这次是个好机会。”
谢承一听,顿时两眼放光。谢家产业不少,他无须出仕也能过得很滋润,他最感兴趣的不是做官,而是舞文弄墨,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部史书,象司马迁、班固那样青史留名。汉家一直很注重修史,灵帝时就在东观修过史,当时是蔡邕等人主持的,只是并不完备,谢承希望能有一天进入东观,修一部更庞大的史书。虽然官方的资料已经被几次战乱烧得差不多了,但仅是剩下的那些,也是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绝密档案,想修史的学者梦寐以求的资料。
一听到这个消息,谢承立刻把孙泰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在他看来,孙绍只要愿意推荐他,天子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张承看着谢承不甘的表情,暗自苦笑。孙权对谢夫人有始无终,谢家恨死他了,现在大概恨不得孙绍借机灭了孙权才开心。不过他也觉得自己的心态有些奇怪,虽说父亲和兄弟在越国已经有几年了,但他自己却一直以吴臣自居,如果几天前听到这个消息,只怕又会忧心冲冲,而现在他却是一点紧张的心情也没有,轻松得让他自己都有些奇怪。
“大概会有多少人参加?”
“我越国大概有一万水师,魏国应该是一万步骑,吴国的实力较小,应该在五六千左右吧。”谢承掰着指头猜道:“然后再加上护送天子的北军,总共应该在三万多人。”
“这么多人,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由谁支付?”
“各付各的,天子的费用由各国分担,当然了,他们只是意思一下,大头还是我越国出的。反正这几年真正能尊崇天子的,也只有我越国。”谢承一挥手,轻松的说道:“其实这次让他们来,调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可能是要重新排定座次。”
“坐座?什么座次?”张承一头雾水。
“四王的座次啊。”谢承笑道:“大汉四王,有强有弱,当然得分出个高低,春秋还有五霸呢。”
“越王想称霸?”张承笑了。
“我越王是尊王攘夷。”谢承挤了挤眼睛,得意的神色展露无遗。
张承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谢承的意思。孙绍召集这次大会的意思,大概是想展示自己的实力,震慑魏蜀吴,然后借重天子的道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当初弭兵大会的时候,越国力量的,现在不一样了,越国的实力已经和魏国相齐,超过了吴蜀,他当然要起更大的作用了。越国致力于向外发展,如果能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那么对大汉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大汉虽然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大汉,但是相比于几年前喧嚣于尘上的大汉将亡的谣言谶纬,这个局面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张承和他的父亲张昭一样,心里多多少少还有些汉臣的情结,并不希望大汉四百年的基业就这么毁了。
张承在钱唐呆了一个月,新年将至的时候,钱唐城开始热闹起来,征服了扶南的大王将要回京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钱唐城。钱唐的百姓在兴奋的议论的同时,又不免有些失落,因为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说,大王可能会迁都扶南,钱唐作为越国都城的历史很快就会终结,一直觉得很傲气的钱唐人听到这个消息,未免觉得沮丧。
腊月二十,孙绍到达钱唐,与他同行的,还有南海督张昭、大农令沈玄等人。见到张承,孙绍十分高兴,比端着架子的张昭还要热情。“仲嗣,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一个月了,没地方住,一直借住在谢府。”
孙绍哈哈大笑,对站在一旁的谢承道:“住在谢府好,谢府房子大,比我那越王宫还阔绰呢。我说伟平,你没贪墨吧?要是被御史大夫发现了,你可就麻烦了。”
谢承一乐:“我谢家做正当生意就已经进项颇丰,何必再去冒那个险。孙子安(孙泰)也好,顾季则(顾裕)也好,都不是好惹的,我没那么大胆子。”
“哈哈哈……”孙绍爽朗的大笑,转过头对隐在他身后的御史大丞孙泰笑道:“子安,看来你的威名也不小啊。”
孙泰嘴角一挑:“大王放心,我从来不惹安份守已的人,我只是对那些想挖墙角的人比较狠一些。”
谢承脸色一僵,他没想到孙泰也在,一时有些尴尬。
“伟平,不要紧张,子安不是说了吗,他从来不惹安份守已的人。”孙绍笑着宽慰谢承道:“对了,这次天子出巡,你可以好好的做一篇文章,如果中了天子的意,我推荐你到洛阳做东观令史,你不是一直想去修史吗,这次是个好机会。”
谢承一听,顿时两眼放光。谢家产业不少,他无须出仕也能过得很滋润,他最感兴趣的不是做官,而是舞文弄墨,最大的愿望就是修一部史书,象司马迁、班固那样青史留名。汉家一直很注重修史,灵帝时就在东观修过史,当时是蔡邕等人主持的,只是并不完备,谢承希望能有一天进入东观,修一部更庞大的史书。虽然官方的资料已经被几次战乱烧得差不多了,但仅是剩下的那些,也是普通人根本看不到的绝密档案,想修史的学者梦寐以求的资料。
一听到这个消息,谢承立刻把孙泰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在他看来,孙绍只要愿意推荐他,天子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
转码声明:以上内容基于搜索引擎转码技术对网站内容进行转码阅读,仅作介绍宣传,请您支持正版
来源:999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