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新三国终结者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

新三国终结者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2/3)

的六万多鲜卑人被围困在都斯图河南岸。卢爱卿,都斯图河在什么地方?”刘宏一脸喜悦,认真的问道。

        “微臣奏禀皇上,都斯图河位于河套地区,从神山中部发出,自东向西注入河水(黄河),围困的鲜卑人二面临水,一面临山,车骑将军依靠水师封锁河道,鲜卑人已成了瓮中之鳖。”尚书令卢植一脸笑容。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哈哈……西疆的战乱不日就可平息!刘爱卿还奏报,鲜卑人想据守待援,背水一战!为避免两败俱伤,刘爱卿奏请朕,急需大量弓箭等军械。何爱卿,刘爱卿急需的军械是否送出?”

        “微臣奏请皇上,军械已在路上,不日即可送达。”

        “刘爱卿还奏请朕,是否考虑围魏救赵?卢爱卿,刘爱卿是何打算?”

        “微臣回禀皇上,围魏救赵这个典故是讲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魏国围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战守年余,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国。起初,田忌准备直赴邯郸。孙膑向田忌建议,魏国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我们如带兵向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直扑进去,占据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地方,魏国必然回师救援。后来,齐军在桂陵迎敌于归途,魏军大败,赵国之围遂解!依微臣的理解,车骑将军想围住都斯图河南岸的鲜卑人,让鲜卑各部派兵前往救援,各部防守的兵力必然不足,我部趁势展开反攻,鲜卑人将顾此失彼!妙、妙、妙!微臣认为此计可行!”

        “何爱卿,既然车骑将军的计策这么好,大将军府和尚书台应赶紧布置。”

        “微臣立马和卢大人商议!”

        -----

        临戎。

        “下官叩见大王!”中部鲜卑大人拓跋诘汾带着大帅阙居、慕容鸿风尘仆仆赶到了临戎。

        拓跋诘汾,五十岁左右,高大魁梧,白发银须,满脸沧桑,浑身透着一股威严。

        拓跋(中部)鲜卑发源于大卑山(今大兴安岭),又称北部鲜卑。

        “拓跋”的含义是鲜卑父、匈奴母的后代之意。拓跋的先祖毛是部落联盟的酋长,毛下传五世而至拓跋推寅,正值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拓跋鲜卑乘隙第一次南迁,至“大泽”,即今呼伦池(达赉湖)。推寅后又经六世,至拓跋邻时,兄弟八人,分别为纥骨氏(胡氏)、普氏(周氏)、拔拔氏(长孙氏)、拓跋氏(元氏)、达奚氏(奚氏)、伊娄氏(伊氏)、丘敦氏(丘氏)和俟亥氏(亥氏)。七个兄弟分别统辖部落,连同拓跋氏形成“鲜卑八国”。

        后来拓跋邻又命叔父之胤为乙旃氏,疏属为车焜氏,形成帝室十姓。

        由于年老体衰,拓跋邻把位置传给拓跋诘汾。诘汾遵命率众南迁,几经险阻,才到达匈奴的故地,与留居故地的匈奴融合,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中部鲜卑大人,势力仅次于鲜卑王庭。

        “快快请起!”鲜卑大王魁头急忙上前搀扶起拓跋诘汾。按辈分,拓跋诘汾是他父亲的岳父(檀石槐娶了拓跋诘汾的大女儿为妻),是自己的爷字辈,但鲜卑人不讲这些。

        “下官马上聚集人马,前往都斯图河救援。”拓跋诘汾不容置疑的下令。

        -----

        军帐。

        “父亲大人,孩儿有一事不明,魁头和置鞬落罗遭受重创,我部趁势崛起,扶持骞曼取而代之。”大帅拓跋力微不解的问道。

        “力微儿考虑的不错,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假如我们不出兵救援,一是得罪了王庭、西部大人和东部大人;二是假如魁头大败,东西两部人马后撤,车骑将军会合镇北将军将从东南两面同时攻击北方五郡,我部将首尾不能相顾,败亡不可避免!”

        “父亲大人英明!”

        ------

        幽州,昌平县。

        “好消息!车骑将军已经把鲜卑大王赶出北地郡,六、七万鲜卑人被围困在都斯图河南岸!鲜卑人各部不得不派兵救援,朝廷命令我部向渔阳的叛逆发起攻击!刘袧听令!”

        “末将在!”护乌桓校尉刘袧出列。

        “本帅命你率本部人马坚守居庸关,阻止上谷的乌桓叛逆进入广阳郡。”

        “末将遵令!”

        “曹操、鲍鸿听令!”

        “末将在!”典威中郎将曹操、下军校尉鲍鸿拱手应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