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s8小说 > 历史 > 新三国终结者 > 第七十七章 前沿阵地

新三国终结者 第七十七章 前沿阵地(2/3)

峡谷、密林,翻越悬岩峭壁,过了陇山,但山路凶险,一般人很难通过。”

        “公常,你要多派人手盯住这些羊肠小道,防止有人给叛逆通风送信!”

        “末将遵令!”

        “辛都尉,大散关情况如何?”

        大散关离汧阳也就一百五十里,沿回中道疾驰,一天不到的路程。

        虎牙都尉辛曾,字令舒,三十多岁,瘦长、俊秀,像个儒雅的书生,奉命率领一万骑兵从大散关赶到了汧阳。

        “禀报大帅,现在武都郡还在杨太守的手上,边关外没有发现叛逆踪迹,关内有二千官军把守。”

        “那就好!”

        “段校尉,陇关情况如何?”

        步兵校尉段毅,字镇古,四十岁左右,高大健壮,短须,面容坚毅。

        “禀报大帅,叛逆在关外十里扎下大营,封锁了关口,陇县的消息已经中断!”

        军帐。

        “这里的难民就交给黄大人了,从中再抽出一万人充当民夫,由征西将军府提供一日二餐,其余的人组织起来开垦农田,种些秋冬季的庄稼,不能光靠朝廷赈济!”

        “下官马上派人去办。”

        “皇甫校尉和王德明、韩文约和马寿成应该很熟吧?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回禀大帅,大帅只要坚守不出,叛逆必将撤退。”

        “皇甫校尉说得对!但我们兴师动众,十几万大军,耗费朝廷几十亿军费,难道这次就这么便宜的放这帮叛逆走?让他们明年有机会又返回来?让凉州的百姓再次经历一次流离失所?”刘靖面色突变,变得严肃起来,众将的脸上充满期待,皇甫鸿的面色阴沉。

        “背叛大汉者,诛灭九族!本帅听说凉州人把王德明、韩文约奉为神灵,但这两个叛逆能给凉州百姓带来什么?除了战争、家破人亡,还是贫穷!联合羌人攻击官府,杀害大汉官员,要挟朝廷,霸占一方,享受荣华富贵,还美其名曰帮大汉驻守边疆,这种大逆不道的小人,就该千刀万剐!”

        先给凉州将领洗洗脑,表明刘靖的立场!

        汧阳西面一里,一座巨大的军械营拔地而起。

        源源不断的黑煤从漆县驮运而来,黄勃、金熙两人从虎啸山带来了煅烧焦炭的技术,领着十个工匠和二百个民夫圈了一块地,搭建了十二间大屋和一座窑。

        中国的铁矿大部分布于华北和东北。

        华北的产量是全国的一半,分布于太原、邯郸、唐山、白云鄂博和包头;东北有本溪、鞍山铁矿;湖北有大冶,四川有攀枝花。

        西北缺铁矿,酒泉应该有铁矿,要不酒泉钢铁厂的矿石从何而来?

        如今的凉州还没有铁矿,铁料都是官府从益州、并州和南阳等地运来。

        铁料专营!

        荆州宛城、冀州邯郸、幽州渔阳、青州临淄和益州巩县是东汉五大冶铁中心。

        奏请朝廷,让宛城供应铁料。

        长年战争,损坏加上缴获的兵器,年久失修,锈迹斑斑,堆满了长安武库,命征西将军府主薄蒯明向京兆尹索要,生锈的溶成铁料,坏的修理一番。阴平想都没想就让人拖来了一千多车“垃圾”,他有机会向朝廷申请换新的!

        一百多个铁炉一字排开,二百多名铁匠敲热火朝天,打造铁镐、铁锹、铁钉、铁链和铁钩等。

        一万多民夫忙碌着,从山上砍伐树木,去掉枝叶,用大车拖进军械营,在工匠的指挥下,赶制拒马、巨矛盾、鹿砦和铁刺藜。

        张艺、郑浑两人忙前忙后,他们从南、北军械营带来了四百多名工匠,打造的军械堆积如山,

        六盘山古称陇山,位于安定郡南部,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主峰海拔二千九百多米,山势险峻,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六盘山后来因此而得名。

        陇山是六盘山脉向南的延续,海拔二千多米,山体呈南北走向,树木茂密,地势险要,曲折险峻,为关中西面的重要屏障。

        陇山的南段有一条二十五丈宽的山涧,有溪水流淌汇入汧水,呈东西走向,两侧石壁高耸。陇关有东西二门,城墙、城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烽火台等一应俱全,东门外还有瓮城,长二十五丈、宽十九丈、高十丈,用条石、粘土堆砌,高大雄伟,有一夫当



请下载app访问,点击下载app